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DHA050116211060A663)
- 作品数:4 被引量:59H指数:3
- 相关作者:何善亮更多>>
- 相关机构:南京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语言文字哲学宗教更多>>
- 教学的本质:基于有效教学的分析被引量:28
- 2008年
- 教学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鉴于人的生存实践具有本源性、优先性和第一性的特征和学生学习活动是他们最为主要的生存实践活动这一事实,现代教学本质可以认为是由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特殊的学习活动,是教师促进和帮助学生实现有效学习的活动。从发展的观点看,随着一个人不断地受教育,他越来越不成为对象,而越来越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学也就越来越变成了学习。及时把握信息时代学校教学任务的这一变化,有助于我们从有效教学的视角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进而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 何善亮
- 关键词:教学有效教学教学本质
- 从意义建构到能力生成——“懂而不会”现象的原因探析、实践应对与理论思考被引量:17
- 2008年
- 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懂而不会"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其原因就在于程序性知识学习中"听懂"境界与"会做"境界的不同。为了实现从"听懂"(意义建构)境界到"会做"(能力生成)境界的跨越,学生一般需要经过"初级和高级获得、熟练、保持、迁移和调整"等五个具体阶段(或五种学习境界)。明确这一点,有助于我们理解学生学习中"懂而不会"现象的内在原因,并在实践中寻求消除"懂而不会"现象的具体方略。
- 何善亮
- 关键词:学习境界学习心理有效练习
- 主体性原则:有效教学的根本原则被引量:14
- 2007年
- 由于生物的最小行动都以"我运算"为前提,个体的自主性便成为个体建构行为的支柱。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学习活动又是学生自我建构的一种实践,于是,主体性原则便理所当然地成为有效教学的根本原则。为此,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把握主体性的发展机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并从后现代的视角对教学进行再审视等,不仅有助于人们从理论上全面认识主体性教育的实质,也有助于人们更好开展主体性教育实践活动,从而有效完成教学促进学生成长这一教学的根本任务。
- 何善亮
- 关键词:有效教学主体性教育主体性发展后现代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