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72582)

作品数:9 被引量:13H指数:2
相关作者:周春水宁雪莲孙悦孙慧莹白静更多>>
相关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肿瘤
  • 2篇细胞
  • 2篇瘤活性
  • 2篇活性
  • 2篇DNA损伤
  • 1篇凋亡
  • 1篇阳离子
  • 1篇抑瘤
  • 1篇抑瘤活性
  • 1篇原核表达
  • 1篇融合蛋白
  • 1篇肿瘤靶向
  • 1篇肿瘤靶向治疗
  • 1篇肿瘤发生
  • 1篇肿瘤活性
  • 1篇位点特异性
  • 1篇位点特异性重...
  • 1篇细胞凋亡
  • 1篇细胞坏死
  • 1篇细胞老化

机构

  • 4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作者

  • 4篇周春水
  • 4篇宁雪莲
  • 3篇孙慧莹
  • 2篇刘佳玮
  • 2篇张海员
  • 2篇徐晖
  • 2篇傅松滨
  • 2篇白静
  • 2篇范芳芳
  • 2篇孙悦
  • 1篇邱晓红
  • 1篇刘慧
  • 1篇胡建东

传媒

  • 1篇中国肿瘤生物...
  • 1篇生物工程学报
  • 1篇国际肿瘤学杂...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5
  • 1篇2014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新人工阳离子多肽AIK抗肿瘤活性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研究新发现的人工阳离子多肽AIK在体内外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和杀伤机制。方法:MTS方法检测AIK对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细胞HL-60的抑制作用,确定AIK最佳作用浓度及作用时间,并以此条件测定其对10株人肿瘤细胞(95C、95D、HL-60、He La、B95-8、HO-8910PM、HO-8910、SMMC-7721、U2OS和A549细胞)及人正常肝细胞HL-7702的抑制效应。流式细胞术检测AIK对宫颈癌He La细胞凋亡的影响,并经DAPI染色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学变化。制备小鼠荷肝癌H22细胞皮下移植瘤模型,将36只模型小鼠随机分为PBS阴性对照组、AIK低剂量组[8 mg/(kg·d)]、高剂量组[15 mg/(kg·d)]以及MTX阳性对照组[1 mg/(kg·d)],给予连续10 d瘤旁注射治疗,记录小鼠体质量并观察其活动状态;用药结束后,脊椎脱臼法处死小鼠,比较肿瘤质量及体积。结果:AIK对10种肿瘤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杀伤活性,600μg/ml AIK作用24 h后对肺巨细胞癌95C、白血病HL-60和宫颈癌Hela细胞生长的抑制分别达(90.33±0.75)%、(89.06±1.28)%和(76.09±3.68)%。AIK处理组He La凋亡细胞[(4.88±0.57)%vs(0.51±0.19)%,P<0.05]及坏死细胞比例[(2.96±0.50)%vs(1.87±0.27)%,P<0.0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400μg/ml AIK处理组50%以上的H22细胞出现胞膜破碎、细胞裂解等坏死表型。AIK高剂量组、低剂量组和MTX阳性对照组的移植瘤体积和质量均显著低于PBS阴性对照组(P<0.01)。4组小鼠体质量在治疗期间没有显著差异,但MTX组小鼠体质量在治疗第5天开始出现下降,其余3组在药物处理期间呈上升趋势。结论:AIK能够抑制多种肿瘤细胞的生长,诱导细胞凋亡和坏死;显著抑制肝癌H22细胞小鼠皮下移植瘤的生长,无明显不良反应。
范芳芳徐晖孙慧莹刘佳玮张海员李亦兰宁雪莲白静傅松滨周春水
关键词:肿瘤细胞凋亡细胞坏死
重组阳离子抗肿瘤肽AIK的原核表达、纯化及活性测定被引量:5
2015年
利用Gateway克隆技术构建重组抗瘤肽AIK的原核表达体系,建立表达及纯化重组AIK的最优条件,为深入研究和利用AIK奠定基础。首先,设计含AttB重组位点的引物,通过重叠PCR技术扩增出Att B-TEV-FLAG-AIK序列,利用BP重组反应将目的序列TEV-FLAG-AIK克隆到供体载体pDONR223中,构建入门载体,再通过LR重组反应,将目的序列转移到目的载体pDEST15中,构建GST-AIK融合蛋白原核表达质粒。随后,在BL21(DE3)工程菌中优化诱导融合蛋白表达的条件。以谷胱甘肽磁珠纯化GST-AIK融合蛋白,再以rTEV酶切除GST,获得FLAG-AIK重组蛋白。最后以MTS法检测FLAG-AIK对白血病细胞HL-60的细胞毒性。菌液PCR验证和测序分析表明成功构建了重组抗瘤肽AIK的入门质粒和原核表达质粒。在BL21(DE3)工程菌中实现了GST-AIK融合蛋白的高效可溶性表达。并测得在37℃下以0.1 mmol/L IPTG诱导工程菌(OD600=1.0)4 h,重组蛋白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30%以上。经GST亲和层析、rTEV酶切除GST标签及二次GST亲和层析获得纯度高于95%的FLAG-AIK蛋白。MTS法测得所制备的FLAG-AIK蛋白抑瘤活性与化学合成的AIK相当。总之,本课题应用Gateway克隆系统成功构建了抗瘤肽AIK的原核表达质粒,实现了GST-AIK融合蛋白的高效可溶性表达,经亲和层析获得了有生物活性的重组AIK多肽,为后续深入研究和大规模制备奠定了基础。
范芳芳孙慧莹徐晖刘佳玮张海员李亦兰宁雪莲孙悦白静傅松滨周春水
关键词:位点特异性重组GST融合蛋白抑瘤活性
翻译控制肿瘤蛋白在肿瘤靶向治疗中的分子作用机制及应用被引量:2
2015年
翻译控制肿瘤蛋白(TCTP)是一种在多种生物中高度保守的小分子蛋白。TCTP在多种肿瘤细胞中高表达,已被证明参与调控细胞凋亡、DNA损伤与修复和耐药性形成等多种复杂功能。近年来,随着TCTP相关的分子作用机制不断被揭示,TCTP已成为肿瘤靶向治疗中的新型重要药物靶点。
韩玉婧李亦兰宁雪莲孙慧莹周春水
关键词:DNA损伤抗药性肿瘤
DNA损伤应答与细胞老化及癌变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 DNA损伤是引起细胞老化的主要原因,细胞老化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研究旨在探讨DNA损伤应答和磷酸肌醇生物合成通路调控细胞老化及肿瘤发生的机制。方法以"肿瘤、DNA损伤、细胞老化和磷酸肌醇"等为关键词,检索PubMed、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2000-01-2016-07的相关文献。纳入标准:(1)涉及到DNA损伤与细胞老化和肿瘤之间的相关性;(2)与磷酸肌醇生物合成通路对细胞老化和肿瘤的调控有关;(3)论述了细胞老化的相关表型及其产生机制。根据纳入标准,符合分析的文献42篇。结果 DNA损伤主要通过p53/p21、p16INK4a/pRB以及GATA4通路调控细胞老化进程。磷酸肌醇生物合成通路中的一些分子和蛋白激酶,如IP6、IP7和IP6K等也参与DNA损伤修复的调控,影响细胞老化及肿瘤发生。细胞老化既可以抑制肿瘤的发生也可以促进肿瘤的发生。结论DNA损伤应答和磷酸肌醇生物合成通路通过多种途径调控细胞老化及肿瘤的发生,为肿瘤的防治提供了新靶点。
何路平宁雪莲孙悦胡建东刘慧邱晓红周春水
关键词:肿瘤发生DNA损伤磷酸肌醇细胞老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