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农业结构调整重大技术研究专项项目(2002-01-05A) 作品数:14 被引量:85 H指数:6 相关作者: 曾玲 梁广文 钟平生 刘光华 董红霞 更多>> 相关机构: 华南农业大学 惠州学院 仲恺农业技术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农业部农业结构调整重大技术研究专项项目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博士科研启动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生物学 更多>>
海芋的利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08年 综述了海芋在医学、害虫防治、城市绿化及饲料等方面的应用,同时对其在有害生物防治方面的利用前景进行了讨论并提出建议。 刘光华 曾玲 梁广文关键词:海芋 有害生物防治 植物粗提物对褐稻虱成虫取食的影响 被引量:12 2009年 分别用31科47种非嗜食植物乙醇提取物处理的稻株饲养褐稻虱Nilaparvata lugensStal成虫,研究对褐稻虱成虫的拒取食作用。结果表明,大多数供试植物提取物对褐稻虱有一定程度的拒取食效果。大蒜、苦楝油、白花非洲山毛豆的提取物对褐稻虱成虫拒食效果最好,24h后的拒取食率分别达89.19%、75.63%与63.74%。薇甘菊、蟛蜞菊、荚竹桃、含羞草、鱼尾葵、艾蒿、人心果和走马箭8种植物提取物拒取食率均达50%以上。相反,莎草、鸡矢藤、甘草、飞机草、地肤、水葫芦、华南毛蕨、假连翘、鼬瓣草、尾叶桉和白花丹11种植物提取物对褐稻虱成虫取食具有一定的刺激作用。 钟平生 梁广文 曾玲关键词:褐稻虱 拒食 生物活性 飞机草乙醇提取物对褐稻虱种群的干扰作用 被引量:7 2008年 应用扩展的均匀设计与干扰作用控制指数,评价了飞机草乙醇提取物使用浓度、次数对褐稻虱种群的干扰作用。结果表明,飞机草乙醇提取物对褐稻虱成虫具有较强的产卵驱避作用,干扰作用控制指数为0.549-0.600;对褐稻虱各龄幼虫具有一定的毒杀效果,同时建立了干扰作用与使用次数、使用浓度之间的回归模型:Y=0.2527—0.046 1X1-0.023 0X2。使用浓度与次数的不同组合,大多可将褐稻虱种群趋势指数Ⅰ降至1.00以下,使用浓度对防治褐稻虱的干扰作用大于使用次数。 钟平生 梁广文 曾玲关键词:褐稻虱 胜红蓟提取物对拟澳洲赤眼蜂的影响 被引量:5 2007年 从保护天敌的角度出发,以敌敌畏、印楝素乳油和清水作对照,测定了胜红蓟提取物对拟澳洲赤眼蜂的成蜂和蛹毒性以及对赤眼蜂的寄生抑制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胜红蓟提取物对拟澳洲赤眼蜂的寄生作用以及对其蛹的羽化没有影响,但对成蜂存活具有一定的影响,但其影响明显低于印楝素及敌敌畏。 刘光华 曾玲 梁广文 黄赟 曾春燕关键词:胜红蓟 次生物质 拟澳洲赤眼蜂 有机稻田褐稻虱种群动态及天敌作用分析 被引量:4 2008年 为组建有机稻田褐稻虱Nilaparvata lugens(Stal)种群生态控制系统,系统调查实施有机耕作1年后褐稻虱种群动态,并应用生命表技术评价自然天敌的作用。结果表明,有机晚稻田中褐稻虱种群发生2个世代。高峰期分别为9月底-10月初、10月下旬,平均百丛达502.3,164.5头,种群增长率为常规稻田的31.76%。水稻移栽后天敌数量迅速回升,有机稻田中蜘蛛、捕食性天敌、寄生性天敌分别比常规稻田增长66.10%,166.67%,44.24%。将各类天敌作用相加,以“捕食及其它”、“寄生”对褐稻虱种群的控制作用最强,其EIPC值均显著高于常规稻田相应天敌因子EIPC。 钟平生 梁广文 曾玲关键词:有机稻 褐稻虱 种群动态 天敌 薇苷菊乙醇提取物对褐稻虱种群的干扰作用 被引量:6 2008年 应用扩展的均匀设计与生命表技术,评价薇苷菊乙醇提取物使用浓度、次数对褐稻虱种群的干扰作用。结果表明,薇苷菊乙醇提取物对褐稻虱成虫具有强烈的产卵驱避作用,干扰作用控制指数IIPC为0.300~0.500;对褐稻虱各龄幼虫具有较好的毒杀效果。同时建立干扰效果与这些因素之间的回归模型,其使用浓度与次数的不同组合,大多可将褐稻虱种群趋势指数,降至1.00以下,使用次数对防治褐稻虱的干扰作用大于使用浓度。 钟平生 梁广文 曾玲关键词:褐稻虱 非嗜食植物乙醇提取物对褐飞虱产卵的驱避作用 被引量:8 2010年 应用干扰作用控制指数IIPC(interference index of population control),评价47种非嗜食植物乙醇提取物对褐飞虱(Nila parvata lugens)的产卵驱避效果。结果表明,处理后48h,大多数供试植物提取物(浓度均为10.0g/L)对褐飞虱均有较强的产卵驱避作用。其中山姜(Alpinia japonica)、长叶马兜铃(Aristolochia championii)、华南毛蕨(Cyclosorus parasiticus)等8种乙醇提取物处理的稻株上未见产卵;飞机草(Chromolaena odorata)、蒜(Alliumsativum)、苍耳(Xanthium sibiricum)等9种植物的乙醇提取物的IIPC小于0.100;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马缨丹(Lantana camara)、蓖麻(Ricinus communis)等13种植物的乙醇提取物的效果达80%以上。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产卵驱避持续效果逐渐减弱,持续驱避作用时间为3d。此外,随着提取物使用剂量的提高,产卵驱避作用增强,具有产卵驱避作用的浓度为10.0g/L以上。 钟平生 梁广文 曾玲关键词:褐飞虱 驱避作用 几种植物次生物质对褐稻虱种群的控制作用模拟 被引量:1 2010年 为探讨褐稻虱Nilaparvata lugens(Stal)种群生态控制的作用机理,应用状态空间方程和作用因子添加分析法,研究植物次生物质不同组合对褐稻虱种群的控制作用;本研究以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乙醇提取物、飞机草Eupatorium odoratum乙醇提取物与现代苦楝Melia azedarach油的不同组合,作用于褐稻虱种群;根据不同虫期的调查数据,拟合出控制矩阵中各分块矩阵的元素值,并对褐稻虱种群的控制作用进行模拟。结果表明:单独施用薇甘菊乙醇提取物(1gDW/100mL)、飞机草乙醇提取物(1gDW/100mL)、现代苦楝油(200倍)各1次,能显著降低褐稻虱种群数量,然而种群趋势指数I(population trend index)仍在1.00以上,即下代褐稻虱种群仍呈增长趋势,联合添加其中2种或3种能持续控制褐稻虱下代种群的增长。同时,植物次生物质对褐稻虱种群的控制作用主要表现在对成虫产卵的忌避作用,尤其是在本田种群建立的初期,由于其显著的忌避作用,降低田间卵量,使其种群数量明显降低,可有效地控制其为害。 钟平生 梁广文 曾玲关键词:褐稻虱 植物次生物质 薇甘菊 飞机草 苦楝 乙醇提取物 有机肥对稻飞虱种群及其天敌的影响 被引量:13 2005年 有机肥区早稻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Harvath)1-2龄若虫、3-5龄若虫及成虫发生量均明显低于单施化肥区,单施化肥区发生量为有机肥区的4.48-5.63倍;晚稻单施化肥区褐稻虱(Nilaparvata lugensStal°)1-2龄若虫、3-5龄若虫及成虫发生量为有机肥区的2.23-3.92倍;施用有机肥,蜘蛛、捕食性天敌昆虫与寄生性天敌昆虫的物种数(S)、Shonnon-W iener多样性指数(H′)与均匀度指数(E)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与单施化肥区相比,未达到显著差异。以上表明,施用有机肥能显著降低稻飞虱种群的为害,有利于自然天敌的保护利用,恢复稻田生态环境。 钟平生 梁广文 曾玲关键词:有机肥 白背飞虱 褐稻虱 天敌 植物次生化合物在害虫防治中的作用 被引量:15 2005年 在化学生态学领域,植物次生化合物的研究一直是十分活跃的.在植物与昆虫的关系中,植物次生化合物起着重要的作用.文章对植物次生化合物与植食性昆虫的关系、植物次生化合物在害虫防治中的作用、植物次生化合物在害虫防治中的研究方法以及不同作用的评价指标进行了综述,并对植物次生化合物在害虫防治中的主要应用进行了讨论. 董红霞 王敬淑 刘光华 凌冰关键词:植物次生化合物 杀虫剂 害虫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