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6AA020804)
- 作品数:25 被引量:95H指数:7
- 相关作者:沈建新梁春张运海廖文和钮赛赛更多>>
- 相关机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苏州六六视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中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 微机械薄膜变形镜的闭环校正模型
- 2009年
- 介绍了微机械薄膜变形镜(MMDM)面形影响函数的意义,并测量了Oko公司37通道MMDM的面形影响函数矩阵,实验验证了镜面形变和单个驱动电极电压平方之间的线性关系,分析了变形镜的校正能力,建立了自适应光学系统闭环校正的模型。搭建基于MMDM的自适应光学实验系统,采用人眼出射波前作为原始波前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模型能快速有效的对动态畸变波前进行校正,为基于MMDM的自适应光学系统提供了算法支持。
- 李邦明廖文和沈建新梁春
- 关键词:自适应光学
- 基于改进的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及支持向量机的眼底图像中硬性渗出检测方法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的模糊C-均值(improved fuzzy C-means,IFCM)聚类算法及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的检测算法,以实现对眼底图像中硬性渗出的自动识别。方法首先利用改进的FCM算法对由江苏省中医院眼科提供的120幅彩色眼底图像进行粗分割以获取硬性渗出候选区域;其次,利用Logistic回归对候选区域提取出的特征进行选择,并利用候选区域的优化特征集及相应判定结果建立SVM分类器,实现眼底图像中硬性渗出的自动检测;最后利用该方法对65幅眼底图像进行硬性渗出自动检测。结果硬性渗出自动检测得到的病灶区域水平灵敏度96.47%,阳性预测值90.13%;图像水平灵敏度100%,特异性95.00%,准确率98.46%;平均一幅图像处理时间4.56 s。结论利用改进的FCM算法与识别率较高的SVM分类器相结合的方法能够高效自动地识别出眼底图像中的硬性渗出。
- 高玮玮沈建新程武山王明红左晶
- 关键词:眼底图像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硬性渗出模糊C-均值支持向量机
- 视网膜细胞显微镜的照明系统被引量:1
- 2009年
- 为满足视网膜细胞成像照明光束的高亮度、窄谱宽要求,提出了一种用于视网膜细胞成像的照明系统,将半导体激光器发出的632.8nm激光耦合到芯径为105μm的多模光纤中,用聚光镜将多模光纤的出光端汇聚到一个旋转毛玻璃上,再用一个投射物镜将毛玻璃上的光源像投射到眼睛里照亮视网膜。试验发现该照明方法很好地消除了激光散斑,满足视网膜显微成像对高亮度光源的要求,光源有较窄的谱宽,成像系统色差很小,成像质量优于采用传统氙灯做照明光源的图像。该照明系统能较好地满足视网膜显微成像。
- 张运海沈建新李邦明梁迪
- 关键词:自适应光学视网膜细胞照明系统
- 基于乘子法的微机械薄膜变形镜电压求解方法
- 2010年
- 为了解决微机械薄膜变形镜控制电压容易超出可行域范围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乘子法的电压求解方法。将控制电压求解的约束最优化问题,转化为求解一系列无约束最优化问题。该算法不但保证了最优解一定在可行域范围内,消除了常用算法采用"截止电压"方法带来的误差,而且还克服了罚函数法因惩罚因子取的太大而带来的病态问题。搭建基于OKO公司37通道微机械薄膜变形镜的自适应光学实验系统,分别以模拟眼和人眼出射波前为入射畸变波前进行实验。与常用算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乘子算法在稳定性和快速性上更优,为搭建小型化、低成本的人眼波前像差校正系统提供了算法支持。
- 李邦明廖文和沈建新梁春
- 关键词:自适应光学乘子法
- 眼底横向显微成像系统的研制及应用
- 2011年
- 介绍了一套基于MEMS薄膜变形镜的人眼眼底横向显微成像系统。采用37单元MEMS薄膜变形反射镜作为波前校正元件,127微透镜阵列哈特曼夏克(Hartmann-Shack)波前传感器测量波前误差,在用计算机控制薄膜变形镜实现波前误差校正后,开启成像照明光源,用CCD相机记录视网膜图像。模拟眼试验表明,系统能够有效进行像差测量、校正和眼底成像,像差校正后成像质量达到衍射极限。临床试用表明,除少部分眼内比较浑浊的病人外,整个检查过程大部分病人都能够安全、快捷、可靠地进行。
- 张运海钮赛赛朱冀梁贾砚文
- 关键词:微机电系统眼底显微成像
- 免散瞳眼底图像中微动脉瘤的高效自动检测被引量:7
- 2012年
- 为快速、有效地自动检测免散瞳眼底图像中的微动脉瘤,构建基于免散瞳眼底图像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自动筛查系统,提出了一种简单而高效的微动脉瘤自动检测算法。在对免散瞳眼底图像G通道预处理的基础上,利用数学形态学分割提取硬性渗出和血管;并通过将二者从扩展极小值变换后的二值图像中去除而获得微动脉瘤候选区域;进而根据尺寸信息获取真正的微动脉瘤。利用该算法对两组不同质量免散瞳眼底图像进行微动脉瘤自动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两组图像检测结果精度均较高,相应指标间的相对误差均低于4%,且处理效率高(平均一幅图像的处理时间为9.7 s)。该算法能够高效地自动检测出免散瞳眼底图像中的微动脉瘤,且算法稳定可靠,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 高玮玮沈建新王玉亮梁春左晶
- 关键词:微动脉瘤数学形态学
- Hartmann-Shack波前传感器的自适应质心探测方法被引量:15
- 2009年
- 在分析影响Hartmann-Shack(H-S)传感器质心探测精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结合自平方算法、大津算法、光斑似置区域自适应标定、回归局部阈值法等方法,给出一套适合波前像差测量的质心自适应探测方法,该方法具有准确、自适心性强的特点。经验证,与传统的质心探测方法相比,该方法能准确识别并保留更多的有效光斑信息,提高质心探测的精度,扩人H-S传感器的适用范围。
- 梁春廖文和沈建新周宇
- 关键词:自适应光学波前传感器
- 哈特曼-夏克波前传感器的最优模式复原被引量:1
- 2008年
- 为了减少波前探测斜率噪声对基于哈特曼-夏克波前传感器的Zern ike复原模式的影响,采用对波前复原矩阵斜率噪声影响的相关分析和线性解耦变换的方法,得到一组基于哈特曼-夏克传感器斜率探测噪声的Zern ike最优复原模式,通过合理剔除波前模式复原中易受噪声影响的模式组合,减少了波前测量噪声引起的波前模式复原误差;采用蒙特卡罗随机试验法,验证了一子孔径成方形排布的波前传感器对于波前斜率噪声的受影响程度,仿真结果显示,复原模式系数误差由0.0212λ下降为0.0048λ。结果表明,在剔除部分模式项后,最优复原模式统计优化对于滤除波前斜率探测噪声有一定的作用,提高了波前探测器的探测精度和复原能力。
- 童桂廖文和梁春
- 基于半盲解卷积复原的高分辨率视网膜成像系统被引量:4
- 2012年
- 为获得高分辨率视网膜图像,建立了基于自适应光学的视网膜成像系统,并以成像时获得的残余像差作为图像复原的估计参数,通过半盲解卷积进行图像复原以获得高质量图像。通过Hartmann-Shark波前传感器和微机械薄膜变形镜组成的自适应光学系统对活体人眼像差进行测量与校正,并在成像时记录系统残余像差,据此重建光学传递函数作为图像复原模型初始参数估计,对获得的视网膜图像进行条件约束迭代半盲解卷积复原,消除像差对成像质量的影响,从而得到高分辨率视网膜图像。实验表明,系统获得的图像经该方法处理后可获得较满意视网膜图像,图像质量提高近一倍,成像成功率由38%提高至78%,成像时间缩短为原来的1/7。该方法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有效缩短了校正时间,提高了成像的成功率,提升了系统的适用范围。
- 梁春沈建新钮赛赛
- 关键词:自适应光学图像复原光学传递函数
- 微机械薄膜变形镜在人眼像差校正中的波前控制算法研究被引量:9
- 2010年
- 借助影响函数矩阵,分析了变形镜拟合波前像差的性能。提出了一种滤除高阶像差模式影响的波前控制算法,弥补了最速下降法无法通过模式选择优化校正过程的缺点,提高了变形镜的校正能力。对人眼出射的畸变波前进行实验,结果表明,经过6次迭代以后,波前的均方根值(RMS)达到衍射极限,系统闭环校正频率为15 Hz。说明基于该控制算法的微机械薄膜变形镜自适应光学系统能够实时校正动态人眼像差,为搭建小型化、低成本的人眼波前像差校正系统提供了算法支持。
- 李邦明廖文和沈建新梁春钮赛赛
- 关键词:自适应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