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西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

作品数:277 被引量:1,099H指数:16
相关作者:黄日波陈波覃仙玲陈东陈宪云更多>>
相关机构:广西科学院广西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7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7篇生物学
  • 55篇农业科学
  • 33篇轻工技术与工...
  • 31篇医药卫生
  • 29篇天文地球
  • 26篇化学工程
  • 24篇环境科学与工...
  • 14篇理学
  • 3篇自然科学总论
  • 2篇动力工程及工...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水利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4篇活性
  • 22篇酵母
  • 16篇植物
  • 15篇基因
  • 14篇酿酒
  • 14篇酿酒酵母
  • 14篇细胞
  • 13篇养殖
  • 13篇乙醇
  • 12篇星虫
  • 12篇学成
  • 12篇化学成分
  • 12篇发酵
  • 11篇光谱
  • 11篇方格星虫
  • 10篇卵形鲳鲹
  • 10篇杆菌
  • 8篇多糖
  • 7篇生物活性
  • 6篇群落

机构

  • 188篇广西科学院
  • 50篇广西大学
  • 47篇广西壮族自治...
  • 22篇广西海洋研究...
  • 17篇广西师范大学
  • 14篇河南师范大学
  • 11篇桂林医学院
  • 11篇广西民族大学
  • 7篇北部湾大学
  • 6篇桂林理工大学
  • 6篇华南农业大学
  • 5篇广西壮族自治...
  • 4篇广西科技大学
  • 4篇北京航空航天...
  • 4篇中国海洋大学
  • 4篇广西中医药大...
  • 3篇广东药学院
  • 3篇广东工业大学
  • 3篇昆明理工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36篇黄日波
  • 26篇陈波
  • 23篇覃仙玲
  • 22篇陈东
  • 17篇黄庶识
  • 17篇陈宪云
  • 15篇许铭本
  • 15篇董德信
  • 13篇柯珂
  • 12篇李典鹏
  • 12篇张穗生
  • 12篇赖俊翔
  • 12篇史艳财
  • 11篇何碧娟
  • 11篇邹蓉
  • 11篇徐艳
  • 10篇庄军莲
  • 10篇陆琦
  • 10篇陶站华
  • 10篇姜发军

传媒

  • 81篇广西科学
  • 42篇广西科学院学...
  • 12篇广西植物
  • 5篇食品与发酵工...
  • 5篇食品工业科技
  • 5篇水产科学
  • 4篇生物技术
  • 4篇生物技术通报
  • 4篇海洋科学
  • 4篇食品研究与开...
  • 4篇基因组学与应...
  • 3篇海洋学报
  • 3篇热带亚热带植...
  • 3篇广东化工
  • 3篇中药材
  • 3篇湿地科学
  • 2篇生态学报
  • 2篇光谱实验室
  • 2篇中国抗生素杂...
  • 2篇中国酿造

年份

  • 12篇2023
  • 14篇2022
  • 16篇2021
  • 12篇2020
  • 18篇2019
  • 29篇2018
  • 15篇2017
  • 20篇2016
  • 21篇2015
  • 39篇2014
  • 32篇2013
  • 13篇2012
  • 18篇2011
  • 11篇2010
  • 8篇2009
27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钦州湾茅尾海周年环境因子及浮游植物群落特征被引量:11
2012年
2010年1月、3月、6月及9月,共设14个调查站位对钦州湾茅尾海海域的环境因子及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优势种类、数量分布和群落多样性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茅尾海海区营养盐中PO34-P值为0.01~0.07mg/dm3,DIN值为0.16~0.78mg/dm3,PO34-P值和DIN值均有超4类海水水质标准现象。浮游植物共鉴定出82属,262种,优势种类16种,年平均丰度为6.29×104 cells/L,生物多样性指数的年平均值为3.87。2010年茅尾海浮游植物种类和数量都比较丰富,种类的季节变化呈现由冬至秋减少的趋势,数量的季节变化比较明显,春季最低,平均密度仅为3.28×104 cells/L,夏季最高,平均密度为9.25×104 cells/L。
庄军莲姜发军许铭本张荣灿王一兵柯珂雷富何碧娟
关键词:环境因子浮游植物多样性
不同来源金槐槐米的红外光谱及芦丁含量的比较被引量:15
2019年
金槐是广西特色中药材,具有止血凉血等功效。不同来源的金槐槐米质量具有一定区别,但生产中常将其看做同一类别,严重影响了以槐米为原料的药材质量。该研究以8个广西栽培金槐主流品种(金槐J2、金槐J3、金槐J4、金槐J5、金槐J6、金槐J7、金槐J8、金槐J9)和三种不同年限的野生金槐(20 a以下、20~30 a、30 a以上)槐米为材料,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其红外光谱特征及芦丁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1)金槐J3和3个不同生长年限的野生金槐槐米颗粒较大。(2)栽培品种金槐槐米和野生金槐槐米化学成分类似,但化学成分含量存在一定差异。所测槐米样品芦丁含量在22.85%~36.78%之间,其顺序依次为20~30 a野生金槐>30 a以上野生金槐>金槐J3>金槐J6>20 a以下野生金槐>金槐J2>金槐J8>金槐J4>金槐J9>金槐J5>金槐J7,11种样品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3)基于芦丁含量制定的质量分级标准中,20~30 a野生金槐符合一级标准,金槐J2、金槐J3、金槐J6、20 a以下野生金槐以及30 a以上野生金槐符合二级标准,金槐J4、金槐J5、金槐J7、金槐J8、金槐J9符合三级标准。(4)栽培金槐可作为野生金槐的替代品,金槐J3有效成分含量高、品相好,更适于工业提取芦丁和金槐茶等产品的研发。
韦源林史艳财邹蓉唐健民蒋运生熊忠臣陈建雄
关键词:芦丁
南岭栲叶的化学成分的研究
目的南岭栲(Castanopsis fordii Hance)为锥属植物,在广西、云南等省广泛分布,为我国南方优良的速生乡土树种及萌生林的先锋树种之一,植物资源非常丰富,在民间广泛用于止血、止泻、慢性溃疡等疾病的治疗。但...
刘章彬黄永林杨克迪卢凤来李典鹏
关键词:化学成分
文献传递
不同潮区矮大叶藻地上高度和覆盖度以及生物量的动态变化被引量:1
2012年
于2006年3月到2007年2月,研究广西珍珠港交东海草床高潮区、中潮区、低潮区矮大叶藻(Zosterajaponica)地上高度、覆盖度和生物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矮大叶藻地上高度4月最大(10.2cm),9月最小(4.3cm),平均6.8cm;平均覆盖度46.1%,3月最大(65.0%),9月最小(36.1%);地上部分、地下部分的平均生物量分别为27.8g.m-2和30.9g.m-2,平均4月最大,8月最小;地上高度、覆盖度及生物量低潮区>中潮区>高潮区,中潮区与整个海草床最相近;生物量与地上高度、覆盖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
李森范航清邱广龙彭胜
关键词:覆盖度生物量
一种适合珊瑚礁生态区用海项目的礁系生物群落调查方法被引量:4
2012年
对国内常用的3种珊瑚礁生态系生物群落调查方法:Reef Check、截线样条法、HY/T 082-2005珊瑚礁生态监测技术规程方法的生物指标、主要调查内容、工作效率、适用范围等进行对比分析,提出一种适合珊瑚礁生态区用海项目的珊瑚礁生物群落的调查方法。
梁文黎广钊谭趣孜农华琼
关键词:珊瑚礁生物群落
The Interplanting Technology of Pleurotus ostreatus and Dendrobium officinale被引量:1
2015年
In summer, Cha No. 39 of 292 bags and 205 of 244 bags were inter- planted with Dendrobium officinale on cultivation bed, respectively, whose yields and biological efficiencies reached 102.46 kg and 103.98%, and 96.77 kg and 113.32%, accordingly. The seedlings of Dendrobium officinale interplanted with Pleurotus os- treatus grew by 2.78 cm during 10 weeks on cultivation beds, and the seedlings grew by 2.68 cm in the cultivation beds without interplanting arrangement. These demonstrated that the interplanting of Dendrobium officinale and Pleurotus ostreatus has none adverse effects on growth of Dendrobium officinale.
莫祺晖罗先群郑元涛何达崇李发盛孙文波张红岩莫勇生蒋永强
关键词:INTERPLANTING
广西北部湾海域表层海水细菌多样性及其潜在生物合成基因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本研究选取广西北部湾3处近海海域,以其表层海水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细菌多样性分析,旨在挖掘潜在抗生素生物合成的菌株。选用传统稀释涂布法和基于16S rRNA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树分析海水中可培养细菌多样性,并对其基因组DNA进行抗生素生物合成基因聚酮合酶(PKS)基因、非核糖体肽合成酶(NRPS)基因及卤化酶(Halo)基因的扩增及检测。从海水中共分离到252株细菌,隶属于4门37属52种,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是绝对优势类群(占总株数的68.25%),其后依次为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17.06%)、厚壁菌门(Firmicutes,8.73%)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5.95%)。在属水平,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链霉菌属(Streptomyces)、假交替单胞菌属(Pseudoalteromonas)和芽孢杆菌属(Bacillus)是主要的优势类群,共占总株数的38.89%。在4种分离培养基中,2216E培养基中分离细菌的数目与种类最多(83株,37种),其多样性指数均较高。分离获得的细菌新颖性突出,10株细菌与其近缘菌株16S rRNA基因的最高相似度低于98.65%,推测其为潜在的新种。此外,22株细菌的基因组DNA均扩增出至少1种次级代谢产物合成基因。综上所述,广西北部湾海域表层海水中可培养细菌多样性丰富,新颖性突出,可对含有抗生素生物合成基因的菌株进一步开展次级代谢产物的化学研究。
李菲苏芯莹李喆王巧贞黄庶识杨慧欢覃仙玲
关键词:细菌多样性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珍珠龙胆石斑鱼和红鳍笛鲷肠道菌群的多样性被引量:1
2022年
鱼类肠道菌群的组成与宿主健康紧密相关,且受众多因素的影响。为分析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珍珠龙胆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E.lanceolatu♀)和红鳍笛鲷(Lutjanus erythropterus)肠道细菌组成及其与养殖环境菌群的关系,本研究采用高通量测序的方法对两种鱼肠道和养殖水体的细菌组成及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珍珠龙胆石斑鱼和红鳍笛鲷肠道细菌与其各自养殖水体中共有的可操作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OTU)占比分别为19.39%和25.68%,珍珠龙胆石斑鱼中有高达75.41%的OTUs与红鳍笛鲷一致。两种鱼肠道微生物之间的相似性比其养殖水体中的细菌相似性高。珍珠龙胆石斑鱼肠道优势菌群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中的α-变形菌纲Alphaproteobacteria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红鳍笛鲷肠道优势菌群为变形菌门中的δ-变形菌纲Deltaproteobacteria和γ-变形菌纲Gammaproteobacteria。综上所述,珍珠龙胆石斑鱼和红鳍笛鲷肠道细菌均独立于其各自养殖海水细菌群落;在同一个工厂化循环水系统养殖两种鱼类,其肠道细菌种类大部分一致,但关键的优势菌群并不同。
熊向英王志成刘旭佳姚坤志梁志辉
关键词:红鳍笛鲷肠道菌群
涠洲岛海域球形棕囊藻藻华过程中营养盐及浮游植物群落组成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球形棕囊藻(Phaeocystis globosa)是近年来北部湾常见的有害藻华原因种,涠洲岛海域作为广西沿海藻华的高发区之一,目前仍缺乏关于该海域球形棕囊藻藻华过程的相关研究。为探究涠洲岛海域球形棕囊藻藻华过程中营养盐的状况及藻华的发生对浮游植物群落组成的影响,对2017年3月下旬涠洲岛周边发生的球形棕囊藻藻华区域进行取样调查。结果表明,藻华期间水体中溶解有机磷含量与细胞及囊体密度呈显著正相关。本次藻华主要受水体中溶解态无机氮含量影响,多个调查站点的无机氮/无机磷(DIN/DIP)<10,且硅酸盐/无机氮(SiO3^(2)–/DIN)>1,表明这些站点存在氮限制现象,而氮限制可能是本次藻华消亡的主要因素。调查区域共鉴定出浮游植物4门58种,球形棕囊藻细胞密度最高可达1.04×10^(8) cells/L,占浮游植物总细胞密度的98.28%。球形棕囊藻细胞密度与物种多样性指数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在营养缺乏条件下,有利于球形棕囊藻成囊的链状硅藻种类具有相对较大的细胞密度。
苏芯莹陈波牙韩争朱冬琳张荣灿覃仙玲
关键词:球形棕囊藻有害藻华营养盐
酿酒酵母Mbp1基因缺失突变株耐受性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为了研究Mbp1基因对工业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耐受性的影响,在敲除野生型工业酿酒酵母MF1015菌株Mbp1基因的基础上,分析Mbp1基因缺失菌株(突变菌株)与野生型在乙醇耐受性、耐热性、细胞壁完整性、呼吸强度、海藻糖含量、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乙醇脱氢酶(ADH)活性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在含刚果红或SDS的平板上突变菌株的菌落比野生型小、菌体存活率比野生型低;突变菌株的乙醇耐受性和耐热性均下降,在乙醇浓度为9%的液体培养基中,突变菌株的最大OD600约为3.15,而野生型最大OD600值约为3.48;在30℃和37℃时突变菌株和野生型的生长趋势基本一致,而在40℃时,突变菌株最大OD600约为3.0,而野生型约为4.5;用9%乙醇处理后,突变菌株胞内海藻糖含量、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乙醇脱氢酶酶活分别比野生型低49%、80%、24%、37%、73%,而未经乙醇处理的突变菌株和野生型酶活无明显差别。推测Mbp1基因有助于工业酿酒酵母适应外部不良环境。
陈小玲陈英陆雁陈东
关键词:耐受性酿酒酵母酶活
共2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