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373040)
- 作品数:6 被引量:77H指数:4
- 相关作者:朱建明秦海波李璐雷磊冯志刚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 鄂西南恩施高硒土壤中硒的结合态与自然硒
- <正>自然界中硒能够以多种氧化态形式存在,如 Se0、SeO32-,HSeO3-,H2SeO3、SeO42-和H2SeO4 等。不同形态的硒具有显著差异的地球化学特性, 影响着地质环境中硒的迁移、循环、生物可利用性和毒性...
- 秦海波朱建明李璐雷磊苏宏灿
- 关键词:自然硒硒中毒
- 文献传递
- 湖北恩施渔塘坝高硒土壤中硒的结合态被引量:31
- 2008年
- 湖北恩施渔塘坝是中国人群硒中毒爆发性流行的典型病区.使用改进的7步连续化学浸提技术,对渔塘坝土壤硒进行了水溶态、可交换态、有机态、元素态、酸性提取态、硫化物/硒化物态和残渣态硒的提取,并应用氢化物-原子荧光法测定了土壤总硒和各结合态硒.结果表明,渔塘坝高硒土壤中硒结合态分布基本可以分为4种类型,或以有机结合态硒为主,或以元素态硒为主,或是有机结合态和元素态硒为主,亦或是有机结合态和硫化物/硒化物硒为主,可交换态和元素态硒次之.上述硒的结合态分布特征说明,渔塘坝土壤硒来源或以人为引入硒为主,或以富硒碳质岩石的风化来源为主.渔塘坝旱地土壤中元素态硒(多以自然硒晶体形式出现)的普遍分布,揭示了人为来源硒的引入是导致田地土壤高硒的主要原因.也就是说,20世纪60年代初期,当地村民耕种田地的施肥方式是引入硒的主要途径.
- 朱建明秦海波李璐冯志刚苏宏灿
- 关键词:渔塘坝
- 西南寒武、二叠系富硒碳质岩中硒结合态的比较研究被引量:20
- 2007年
- 使用硒的7步连续化学提取技术,对采自贵州寒武纪牛蹄塘组和湖北恩施二叠纪茅口组富硒碳质岩中的水溶态、可交换态、有机态、元素态、酸性提取态、硫化物/硒化物态和残渣态硒进行了比较研究,应用氢化物-原子荧光法测定了岩石总硒和各结合态硒。结果表明,恩施二叠纪沙地新鲜富硒碳质硅质岩和碳质页岩中的硒主要以有机结合态和硫化物/硒化物态硒为主,残渣态硒较低;遵义松林早寒武世碳质硅质岩中的硒主要以有机结合态和硫化物态硒为主,碳质页岩与镍钼矿层中则以有机结合态、残渣态和硫化物态硒为主,斑脱岩中主要以有机结合态、元素态和可交换态硒为主。根据硒结合态的这种分布特征,推测二叠纪、寒武纪富硒碳质岩中硒初始富集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略有差异前者碳质硅质岩中主要以微生物还原为主,碳质页岩中则是微生物还原作用和生物同化吸收或吸附兼而有之;后者主要以生物同化吸收或吸附为主,微生物还原次之。
- 朱建明秦海波罗泰义李璐苏宏灿
- 关键词:寒武纪二叠纪
- 恩施渔塘坝富硒碳质岩石中硒的形态分析被引量:9
- 2007年
- 湖北恩施渔塘坝是中国人群硒中毒爆发性流行的地区,也是恩施较为典型的高硒地区之一。其北部出露的富硒碳质岩石,通常认为是渔塘坝硒的主要来源。采用7步连续化学浸提技术,将富硒碳质岩石中硒分为水溶态、可交换态、有机态、元素态、酸性提取态、硫化物/硒化物态和残渣态硒,使用氢化物-原子荧光法测定了岩石总硒和硒形态。结果表明,碳质页岩和碳质硅质岩中硒主要以有机态、硫化物/硒化物态和可交换态硒为主,碳质泥岩中硒以有机态、元素态和硫化物/硒化物态硒为主。碳质泥岩中的水溶态硒显著低于碳质页岩和碳质硅质岩中的水溶态硒,但元素态硒的比例显著高于后两者,说明碳质泥岩是富硒碳质岩层中硒易于富集的场所。富硒碳质岩中的可利用态硒主要以Se4+为主,而非是Se6+和有机硒。可交换态和有机结合态硒中Se4+与岩石总硒的显著正相关关系表明,Se4+离子的分布影响着岩石总硒,有机质与粘土在硒富集的地球化学过程中承担了重要作用。
- 韩文亮朱建明秦海波李璐雷磊苏宏灿
- 关键词:渔塘坝
- 高硒环境样品中硒的形态分析方法被引量:29
- 2007年
- 在恩施富硒碳质岩和土壤样品中硒矿物学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硒连续化学提取的改进方案。化学操作上定义为7个连续步骤:水溶态(MQ水提取)、可交换态(0.1 mol/L的K2HPO4+KH2PO4,pH=7.0)、有机结合态(0.1 mol/L NaOH)、元素态(1 mol/L Na2SO3溶液)、酸溶性提取态(15%CH3CO2H溶液)、硫化物/硒化物态(1 mol/L CrCl2+HCl溶液)和残渣态硒(HNO3+HF+H2O2混合消化液)。使用HG-AFS法检测了各结合态中的硒形态和总硒,上述流程提取硒加和与总硒间显著一致,平均回收率为99.2%,符合平行样品间变异系数低于10%的精度要求。该方法简单易行,能够准确地揭示富硒地质样品中硒的形态信息。
- 朱建明秦海波李璐魏中青雷磊苏宏灿
- 关键词:硒
- 湖北渔塘坝高硒环境中硒的分布、迁移和生物可利用性
- <正> 硒是人体和动物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具有益和有害的双重生物学功能。硒摄入不足,会引起缺硒性疾病;摄入过量,又会导致硒中毒的发生。我国硒中毒的最早发现见于20世纪60年代初期,陕西紫阳和湖北恩施两个高硒区内均有人畜硒...
- 朱建明凌宏文王明仕李社红苏宏灿
- 文献传递
- 湖北恩施渔塘坝地区发现的系列硒矿物
- 2006年
- 湖北恩施渔塘坝发现了自然硒和硒的系列矿物.硒矿物有自然硒、方硒铜矿、硒铜蓝、水硒铁石、硒银矿和难以定名的Fe-Se矿物,含硒矿物有含硒黄铁矿和含硒黄铜矿.自然硒分布广泛,成因上可分为原生型、次生型和"石煤"燃烧型.自然硒与方硒铜矿的矿物组合在高炭质泥岩中比较发育,而与硒铜蓝和方硒铜矿的矿物组合主要分布在紧邻断层面的炭质硅质岩中,水硒铁石及未确定的Fe-Se矿物主要见于富硒炭质页岩露头、废弃"石煤"堆和石窑的废渣堆.自然硒、水硒铁石和铜硒矿物的大量发育,表明不同氧化还原条件对硒的表生迁移和转化起着重要作用.
- 朱建明李社红郑宝山苏宏灿
- 关键词:硒矿物自然硒
- 高硒表生环境有机结合态硒中腐殖酸硒的初步研究
- <正>湖北恩施是中国典型的高硒区之一。境内风化、半风化富硒碳质岩中的硒结合态研究表明,大部分样品中有机结合态硒占总硒的50%以上,且主要赋存于腐殖酸中,该结果说明腐殖酸硒既可能是富硒碳质岩风化释放硒的重要汇,又可能是硒进...
- 秦海波朱建明雷磊苏宏灿
- 文献传递
- 鄂西南恩施高硒土壤中硒的结合态与自然硒被引量:2
- 2007年
- 自然界中硒能够以多种氧化态形式存在,如Se0、SeO32-,HSeO3-,H2SeO3、SeO42-和H2SeO4等.不同形态的硒具有显著差异的地球化学特性,影响着地质环境中硒的迁移、循环、生物可利用性和毒性.……
- 秦海波朱建明李璐李璐雷磊
- 关键词:自然硒硒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