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J07B09)
- 作品数:24 被引量:163H指数:5
- 相关作者:高万林李佩佩胡慧侯云先赵龙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大学枣庄学院浙江工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强模糊支持向量机在稻瘟病气象预警中的应用被引量:13
- 2010年
- 针对稻瘟病气象预警中样本含有模糊信息,支持向量机对含有模糊信息样本无法处理的问题,建立适合稻瘟病气象预警特点的分类预警算法(强模糊支持向量机)。以模糊事件的可信性测度为基础,将模糊分类问题转化为求解模糊机会约束规划问题;将模糊机会约束规划化转化为与其等价的二次规划,据此给出强模糊支持向量机。并且研究了强模糊支持向量机在稻瘟病气象预警中的应用方法。对浙江省宁波市某水稻种植区2004—2007年稻瘟病气象预警试验,数据结果与实际情况吻合。由此可说明强模糊支持向量机能较好地解决样本中含有模糊信息的分类问题,基于强模糊支持向量机的稻瘟病气象预警方法对于稻瘟病气象预警有较大的优越性。
- 杨志民梁静刘广利
- 关键词:稻瘟病预警
- 国外村镇信息服务业发展对中国的启示被引量:1
- 2010年
- 村镇信息服务业是农村服务业的重要内容,加快发展村镇信息服务业对于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意义。经过对近年来国内外农村信息服务业发展情况的分析比较,笔者认为,加快中国村镇信息服务业发展要根据中国国情,结合村镇实际,吸收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技术和管理方式,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高复合型人才培养,完善信息服务业体系,健全农业网站及数据库,加大立法和行业规范管理的力度。
- 刘竹青刘玉梅高颖
- 三方协力加快农村信息化人才培育被引量:3
- 2013年
- 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关键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提高农民整体素质,特别是要培养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的农村信息化人才队伍,逐步造就一代"有文化、懂技术、善管理和会经营"的新农民。如何加强农村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将直接影响到农村信息化的进程,针对现阶段农村信息化的发展概况,探讨了在农村信息化过程中,农村信息化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存在的问题及培养策略,同时提出了加快农村信息化人才培训的"三方协力"策略,以期加速中国农村信息化的稳步发展,推动新农村信息化建设。
- 高万林刘自力李桢李佩佩
- 关键词:农村信息化新农民
- 基于设施选址理论的中国国家级应急物资储备库配置被引量:27
- 2010年
- 针对我国国家级应急物资储备库选址合理性定量分析文献较少的现实,结合中国国家级应急物资储备库将由10个扩至24个的需要,对前人的设施选址理论模型进行改进,构建了考虑覆盖半径内需求满意差异的最大覆盖设施选址模型,并利用蚁群算法进行求解,得出24个国家级应急物资储备库的归属单位,服务省份与服务半径,并画出配置图。最后,提出了进一步拓展研究的方向。
- 陆相林侯云先
- 关键词:蚁群优化应急物资储备库
- 农业产中信息化的分析与探讨被引量:2
- 2015年
-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日新月异的信息化技术成为推进农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农业信息化按生产过程分为了产前、产中、产后的信息化,产中信息化是其中极其复杂重要的一个过程,从农业生产过程信息化、生长过程信息化以及产品管理信息化3个方面出发,详细论述了农业产中信息化的3个主要环节及其辩证关系,对于厘清农业信息化发展进程、加快农业科技运用于农田实践具有促进作用。
- 高万林郑远陶红燕李佩佩胡慧
- 关键词:生产过程信息化
- 我国村镇突发自然灾害事件应急服务管理体系建设研究被引量:1
- 2010年
- 分别从救助主体、预防措施、信息沟通和人才培养等4个方面着手,对我国村镇突发自然灾害事件应急服务管理体系建设进行了研究,对我国村镇的防灾应急具有指导作用。在参照国外经验和我国目前村镇突发自然灾害事件现状的基础上,为我国村镇突发自然灾害事件应急服务管理体系的建设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建议。
- 杨磊刘巍
- 关键词:危机管理应急管理
- 我国村镇突发事件应急服务管理体系建设的对策研究被引量:1
- 2010年
- 在分析我国突发事件应急服务管理体系不足的现状和所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村镇突发事件应急服务管理体系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 刘巍杨磊
- 关键词:村镇突发事件
- 中外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比较研究被引量:9
- 2011年
- 本文在对中国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对美国、欧洲等国家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进行了对比分析。在对比研究中找到中国发展乡村旅游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 高颖刘竹青刘玉梅
- 农业产后信息化的分析与探讨被引量:4
- 2015年
- 农业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目标。而农业信息化又可分为农业产前、产中和产后信息化。笔者首先通过对中国农产品生产出来后到消费者手中的具体流通环节进行研究,得到农产品产后流通模式。然后通过对农产品流通模式中的加工、储运和销售3个环节的信息化现状进行研究,得出现阶段这3个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和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最后探讨了实现农业产后信息化的方法,一方面可以通过建立信息系统代替传统的各种人工管理,减少人员操作的方式,一方面可以通过建立信息系统结合一定的硬件技术实现更加自动化、高效化的管理,实现产后加工、储运和销售等流通过程的信息化,为农业产后信息化提供了可行的方式。
- 高万林岑光李佩佩
- 现代村镇服务业技术集成示范
- 2013年
- 加快发展农村现代服务业,积极提升农村服务业发展水平,这是国内外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但是国内对农村现代服务业的研究较少,基本停留在理论层面,对农村现代服务业技术应用效果评价体系研究较少。课题以农村现代服务业为研究目标,通过农村现代服务业技术应用典型案例的分析,构建一套农村服务业技术应用效果评价体系。
- 关键词:服务业村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