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2012GXNSFAA053032)

作品数:6 被引量:20H指数:2
相关作者:李建平付丛魏小平常川吴芳更多>>
相关机构:桂林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理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5篇分子
  • 4篇分子印迹
  • 3篇树枝状大分子
  • 2篇乙二醇
  • 2篇乙二醇酯
  • 2篇二醇
  • 2篇二茂
  • 2篇二茂铁
  • 2篇分子印迹传感...
  • 2篇感器
  • 2篇赤霉
  • 2篇赤霉素
  • 2篇传感
  • 2篇传感器
  • 1篇电催化
  • 1篇电化学
  • 1篇电化学传感
  • 1篇电化学传感器
  • 1篇电极
  • 1篇多巴

机构

  • 7篇桂林理工大学

作者

  • 7篇李建平
  • 4篇付丛
  • 2篇魏小平
  • 1篇常川
  • 1篇马飞
  • 1篇吴芳
  • 1篇韦宏伟

传媒

  • 2篇分析化学
  • 1篇化工环保
  • 1篇分析科学学报
  • 1篇化学学报
  • 1篇分析试验室

年份

  • 3篇2014
  • 4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基于标记树枝状大分子-二茂铁的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检测痕量赤霉素
建立了一种新型的通过树枝状大分子标记模板分子进而提高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灵敏度的方法。与传统的酶标放大方法相比,该方法能够取得同样的效果。传感器以邻苯二胺为功能单体,赤霉素为模板分子,通过电聚合的方法在金电极上制备得到。...
付丛李建平
关键词:分子印迹传感器树枝状大分子赤霉素二茂铁
文献传递
铋电极差分脉冲伏安法测定水中痕量2,4-二硝基苯肼被引量:1
2014年
以自制铋电极作为工作电极,建立了铋电极差分脉冲伏安法测定2,4-二硝基苯肼的分析方法。实验结果表明:以0.1mol/L NaOH+0.1 mol/L KCl混合溶液(pH=13.0)配制测定底液,在扫描速率为100 mV/s的条件下,2,4-二硝基苯肼于-0.53 V处产生灵敏的氧化峰;在2,4-二硝基苯肼浓度为3.0×10-8~1.0×10-5 mol/L范围内,空白和试样的氧化峰电流强度差值与对应2,4-二硝基苯肼浓度的对数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达8.37×10-9 mol/L;将该方法应用于工业废水中痕量2,4-二硝基苯肼的检测,回收率为95.6%~103.1%,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
马飞石登武李建平
关键词:2,4-二硝基苯肼差分脉冲伏安法
基于二茂铁甲酸多重标记的树枝状大分子放大效应的赤霉素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被引量:4
2014年
建立了多重标记模板分子提高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灵敏度的方法.通过修饰有大量二茂铁甲酸的树枝状大分子标记的赤霉素与样品中的赤霉素分子之间的竞争反应来进行定量测定.由于实现了二茂铁甲酸的多重标记,故测量电信号得到了明显放大,灵敏度显著提高,线性范围为2.0×12-9 ~ 1.2×12-7 mol/L,检出限达9.3×12-10 mol/L.本方法已成功用于啤酒样品中赤霉素测定.
付丛李建平
关键词:树枝状大分子赤霉素分子印迹二茂铁甲酸GIBBERELLIN
树枝状大分子及其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3年
树枝状大分子是一类能够精确设计,通过枝化单元逐步重复增长人工合成出来的一类新型化合物。它们一般具有对称的高度枝化结构,分子内含有大量的空腔,同时表面分布大量的官能团,可以实现多种特殊的功能。本文介绍了树枝状大分子的基本概念,着重评述了树枝状大分子在分析化学中的最新应用,同时简单介绍了其在纳米科学、制药和临床医学等领域的一些应用情况。
付丛李建平
关键词:分析化学树枝状大分子
葡萄糖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的研制及其应用被引量:1
2014年
本文结合分子印迹技术与电化学检测手段,制备了高选择性、高灵敏度和价格低廉的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并利用该传感器对食品中的葡萄糖进行定量分析。由于该分子印迹膜为非导电膜,本实验以铁氰化钾-亚铁氰化钾离子作为底液与电极之间的探针并通过铁氰化钾-亚铁氰化钾氧化还原电流信号的变化来对葡萄糖浓度进行间接测定。实验结果表明,在0.01~2μmol/L的范围内,葡萄糖浓度的变化与铁氰化钾-亚铁氰化钾氧化还原电流信号变化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7.68×10-9 mol/L。该传感器的制备和测量方法简单,可用于实际样品的检测。
付丛韦宏伟杜娟李建平
关键词:葡萄糖
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选择性识别及电催化检测多巴胺被引量:10
2013年
以多巴胺为模板分子、溴酚蓝为单体,在玻碳电极表面制得分子印迹膜.洗脱后重新吸附多巴胺分子,同时利用聚溴酚蓝膜对多巴胺氧化的电催化作用,对多巴胺进行定量分析.多巴胺在0~1.2×10-6mol/L浓度范围内与电流变化值有线性关系.由于印迹膜的催化作用,检出限达1.62×10-10mol/L.该传感器可用于选择性测定多巴胺,抗坏血酸和尿酸等共存物不干扰测定.利用该传感器直接测定了血清中多巴胺含量,回收率在95.2%~103.0%之间.
魏小平常川李建平
关键词:分子印迹电催化多巴胺传感器
应用门效应-分子印迹传感器测定盐酸强力霉素被引量:2
2013年
利用邻苯二胺作为功能单体,盐酸强力霉素为模板分子,用电聚合的方法在金电极表面制备出对盐酸强力霉素可进行特异识别的分子印迹膜,利用门控制原理对盐酸强力霉素进行测定。表征了分子印迹膜的性能、印迹效应;试验了测定条件;该传感器对盐酸强力霉素的检测具有良好的选择性。盐酸强力霉素的浓度在2.0×10-9~1.0×10-7mol/L范围内与响应电流呈线性关系,检出限达8.7×10-10mol/L,低于现有分析方法。该传感器可用于鱼肉样品中盐酸强力霉素的检测,回收率在96.6%~103.1%。
魏小平吴芳李建平
关键词: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