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164026)

作品数:17 被引量:55H指数:4
相关作者:张邦文布林朝克张奇伟侯渊俞慧涛更多>>
相关机构:内蒙古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理学化学工程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一般工业技术
  • 5篇理学
  • 4篇化学工程
  • 3篇电气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6篇石墨
  • 6篇石墨烯
  • 5篇电容
  • 5篇电容器
  • 5篇超级电容
  • 5篇超级电容器
  • 3篇电化学
  • 3篇电化学性能
  • 3篇氧化石墨
  • 3篇氧化石墨烯
  • 3篇水热
  • 3篇水热法
  • 3篇热法
  • 3篇介电
  • 3篇复合材料
  • 3篇FE
  • 3篇复合材
  • 2篇电极
  • 2篇电损耗
  • 2篇电性能

机构

  • 18篇内蒙古科技大...

作者

  • 17篇张邦文
  • 11篇布林朝克
  • 4篇张奇伟
  • 3篇侯渊
  • 3篇张胤
  • 3篇俞慧涛
  • 2篇郭婷
  • 2篇李瑞红
  • 2篇王伟仁
  • 1篇袁泽明
  • 1篇王伟
  • 1篇汪丽丽
  • 1篇赵瑞超
  • 1篇王博
  • 1篇郑学文
  • 1篇宋志斌
  • 1篇孙鹏
  • 1篇程辉
  • 1篇葛鑫

传媒

  • 5篇内蒙古科技大...
  • 3篇金属矿山
  • 2篇高等学校化学...
  • 2篇无机材料学报
  • 1篇化工新型材料
  • 1篇物理化学学报
  • 1篇复合材料学报
  • 1篇材料科学研究...
  • 1篇材料科学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3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表面修饰对钛酸钡与聚酰亚胺复合材料结构和介电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16年
如何更好的控制相界面来提高介电性能是目前高分子介电复合材料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采用氨基硅烷、油酸和对氨基水杨酸对纳米钛酸钡进行表面修饰,然后通过原位聚合制备了纳米BaTiO3/聚酰亚胺(PI)复合材料。对表面修饰钛酸钡进行了表征,测量了其复合材料的介电性能。研究发现:三种改性剂均能促进BaTiO3在聚酰亚胺中的分散,并且改善复合材料的介电性能。当BT体积分数为15%时,在频率为1K Hz下,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达到30,而介电损耗为0.02。
宋志斌张邦文张奇伟布林朝克邢瑞光
关键词:钛酸钡高分子复合材料表面修饰介电损耗
过渡金属掺杂二硫化钼/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与储锂性能
近年来,二维层状过渡金属硫化物由于可以对其形貌、层数、晶格结构等进行调控来改进其物理化学特性,而得到了广泛关注和研究。六方二硫化钼(MoS2)纳米片作为其中重要的一员,被认为是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重要的替代者,因为它有弱的...
綦开宇
关键词:石墨烯二硫化钼锂离子电池过渡金属
功能化石墨烯/聚苯胺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和电化学性能被引量:18
2014年
利用水合肼还原十八胺(ODA)接枝的氧化石墨烯(GO),得到了十八胺功能化石墨烯(ODA-G),将ODAG与聚苯胺(PANI)通过溶液共混法,制备了功能化石墨烯和聚苯胺纳米复合材料(ODA-G/PANI).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X射线衍射(XRD)、热重分析(TGA)、拉曼(Raman)光谱及透射电镜(TEM),对复合材料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利用循环伏安、恒流充放电及交流阻抗谱等,对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少量ODA-G的引入为PANI的电化学氧化还原反应提供了更多的电子通道和活性位置,有利于提高PANI的赝电容.在电流密度1.0 A·g-1下,2%(w)ODA-G/PANI的比电容达到787 F·g-1,而相应的PANI仅有426 F·g-1.此外,ODA-G/PANI的循环稳定性也远高于纯PANI.
汪丽丽邢瑞光张邦文侯渊
关键词:聚苯胺超级电容器电化学性能
三维rGO/MnO_2复合材料的合成及其电化学性能被引量:1
2016年
本文以VC为还原剂,从氧化石墨烯(GO)获得了三维结构的还原氧化石墨烯(3D-rGO),之后与KMnO_4反应制备了3D-rGO/MnO_2复合材料,直接作为超级电容器用无添加剂的电极.采用XRD,FTIR,XPS,SEM和TEM等手段对材料进行了表征,通过循环伏安、交流阻抗和恒流充放电等曲线,测试了复合电极在1mol/LH_2SO_4中的电化学性能.结果显示:在1A/g电流密度的下,3D-rGO/MnO_2的比电容可达308F/g,远高于3D-rGO,经过500次循环后,电容保持率达到96%.
王伟邢瑞光张邦文
关键词:二氧化锰水热法电化学性能超级电容器
石墨烯材料的规模化制备及展望
2016年
石墨烯作为当今研究热点之一,其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使其制备方法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就规模化制备石墨烯进行整体论述.首先,对石墨烯的制备工艺流程进行简单介绍,其次,对于石墨烯材料的制备进行优缺点评估,最后对石墨烯规模化制备进行展望并预示其发展前景.
张邦文俞慧涛郑学文李学航王伟仁
关键词:石墨烯规模化
改性超细高岭土填充淀粉壳聚糖复合薄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选用辛基三甲氧基硅烷(OTMS),通过一步法制备了改性超细高岭土(FK)。以淀粉-壳聚糖(SCS)为基体,使用溶液插层法制备了超细高岭土-淀粉-壳聚糖复合薄膜(SCSFK)。经红外光谱仪和X射线衍射仪探究了偶联剂改性机理,高清扫描电镜结果表明填料与基体界面明显改善,热分析结果表明FK对复合材料热稳定性提升效果最佳,热机械分析检测SCSFK的玻璃转化温度(Tg)较SCS降低了77℃,拉伸实验表明SCSFK拉伸强度较SCS提升了330%,断裂伸长率提升了200%,耐水性实验表明SCSFK疏水性明显增强。
张枝健葛鑫邢瑞光张邦文
关键词:淀粉壳聚糖硅烷偶联剂
一步法制备三维还原氧化石墨烯/NiO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及其性能研究被引量:7
2018年
本研究以氧化石墨烯分散液(GO)和硝酸镍(Ni(NO_3)_2·6H_2O)为前驱体,通过一步水热法制备自支撑三维还原氧化石墨烯/NiO复合电极材料(3D rGO/NiO)。用XRD和SEM等分析结果表明,纳米NiO颗粒均匀分散在三维多孔石墨烯表面。当GO与Ni(NO_3)_2·6H_2O质量比为1:4时,3DrGO/NiO在电流密度为1A·g–1下比电容可达1208.8F·g–1;当电流密度从0.2A·g–1增加到10A·g–1时,复合电极材料电容保持率高于72.6%;在电流密度为10 A·g–1下进行恒流充放电循环测试10000次后,其比电容仍然保持为初始比电容的93%,表明该复合电极材料具有良好的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能。3D rGO/NiO复合电极材料具有比纯NiO或rGO更优异的电化学性能。
曾燕飞辛国祥布林朝克张邦文
关键词:氧化镍超级电容器
部分还原氧化石墨烯-Fe_3O_4对水中Mn(Ⅱ)的快速去除被引量:9
2017年
采用改进的Hummers法制备了氧化石墨烯(GO),继而用一步共沉淀法制备了部分还原氧化石墨烯-四氧化三铁复合物(PRGO-Fe_3O_4).采用X射线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X射线能量色散光谱(EDX)、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选区电子衍射(SAED)及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等技术对其进行了分析表征;考察了p H值、接触时间、吸附材料用量、共存物质、GO的还原、循环使用次数等因素对Mn(Ⅱ)吸附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PRGO-Fe_3O_4中Fe_3O_4颗粒分布均匀,大小为15~20 nm,剩磁和矫顽力均很小.因Fe_3O_4颗粒的锚定作用,石墨烯片层很薄,使PRGO-Fe_3O_4对Mn(Ⅱ)表现出高效的吸附性能和良好的循环使用性能:当p H=7、PRGO-Fe_3O_4用量为500 mg/g时,对201.3211 mg/L的Mn(Ⅱ)溶液仅3 min即达吸附平衡,吸附率和吸附量分别为99.35%和404.49 mg/g,磁分离仅需10 s,经5次循环吸附后,容量保持率为首次的78%.机理与热力学研究结果表明,吸附为吸热、自发的单层化学吸附.
布林朝克郭婷张邦文戴志安俞慧涛邢瑞光资卢雄
自支撑三维功能化石墨烯/聚苯胺电极材料的制备及超级电容性能被引量:4
2017年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三维石墨烯(3D-G),并以十八胺(ODA)为接枝剂对部分还原的氧化石墨烯进行氨基化处理,再利用原位聚合法在氨基化石墨烯表面生长聚苯胺,制备了十八胺功能化石墨烯/聚苯胺(G-ODA/PANI).对材料进行了结构表征、电化学性能分析和材料结构的比电容贡献分析.结果显示,电极材料的电容贡献大部分体现为材料的表面电容,G-ODA/PANI电极片在1 A/g电流密度时的比电容最高可达1080 F/g,是未功能化石墨烯/聚苯胺电极材料(G/PANI)的2.57倍,且循环稳定性也有很大的提高,循环10000周后的比容量保持率为90.8%,比G/PANI高9.6%.
李学航俞慧涛王伟仁布林朝克辛国祥张邦文
关键词:聚苯胺氨基化原位聚合超级电容器
La(Fe_(0.94)Co_(0.06))_(11.8)Si_(1.2)循环磁化过程中微观结构的演变
2013年
电弧熔炼制备的铸态La(Fe0.94Co0.06)11.8Si1.2合金在1 373 K(120 h)热处理之后冰水快淬得到了NaZn13相金属间化合物.将材料应用于自制磁热循环装置中,在其居里点Tc附近进行磁化-去磁化循环处理.经过绝热循环磁化5千次后,通过扫描隧道显微镜观察到化合物La(Fe0.94Co0.06)11.8Si1.2的磁畴细化;通过HRTEM观察到化合物晶粒内部出现了应变区,在[001]方向聚集了大量的位错线.循环磁化8千次后,晶粒内部出现了亚晶界、微观裂缝结构等不可逆结构演变.磁畴结构与微观结构的演变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经过不断的循环磁化去磁化处理,材料将会出现磁热性能和结构的同时衰变.
袁泽明张邦文
关键词:磁畴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