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06089)

作品数:1 被引量:3H指数:1
相关作者:贺世杰王传远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鲁东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篇氮同位素
  • 1篇影响因素
  • 1篇同位素
  • 1篇

机构

  • 1篇鲁东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烟...

作者

  • 1篇王传远
  • 1篇贺世杰

传媒

  • 1篇鲁东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8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环青海湖区域植物稳定碳氮同位素空间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3
2018年
选取环绕青海湖周围的^(15)组典型植物样品,通过对植物样品中总有机碳(TOC)、总氮(TN)、总有机碳跟总氮的比值(TOC/TN)、稳定碳氮同位素(δ^(13)C、δ^(15)N)等生物地球化学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环青海湖区域植物有机质特征及稳定碳氮同位素组成,进而探讨其空间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TOC值的变化范围为^(13).57%~44.11%,均值为30.79%.TN值的范围为0.90%~3.04%,均值为1.85%.TOC/TN值的范围为7.31~43.57,均值为18.62.相同的景观类型由于植被的不同导致TOC和TN含量发生变化,推测植物代谢产生的有机质含量受生态环境中的降水影响较大.本区植物中是否含有陆源有机质,仍有待于进一步探讨.TOC/TN值与植被类型及海拔高度有关系;本研究区域所采集植物主要为C3植物,δ^(13)C含量范围为-28.24‰^-21.54‰,平均值为-25.57‰,降水量并不是主导植物的δ^(13)C含量变化的主要因素;δ^(15)N值的范围为-17.35‰~0.07‰,均值为-4.66‰.由于长期放牧引起氮循环速率减小,从而使土壤δ^(15)N值降低.相同景观类型由于土壤δ^(15)N、海拔高度、植物类型、景观类型不同形成了不同的δ^(15)N值.综合表明,环青海湖区域植物稳定碳氮同位素空间分布规律表现为与土壤、海拔高度、降水量、景观类别及植物类别有关.
李雪双贺世杰贺世杰王传远
关键词:影响因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