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04JY029-003-08) 作品数:10 被引量:41 H指数:4 相关作者: 赵志刚 刘兴利 曾碧涛 石云 唐晓丽 更多>> 相关机构: 西南民族大学 四川大学 宜宾职业技术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理学 更多>>
新型脱氧胆酸钳形阴离子受体的设计合成及其对阴离子的识别性能研究 被引量:2 2007年 A novel type of molecular tweezer receptors based on deoxycholic acid has been designed and synthesized.Their structur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1H NMR,IR,MS spectra and elemental analysis.Their binding properties for anions were examined by UV-vis spectra titration.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olecular tweezers 5a and 5b have good recognition properties for the anions examined and the supramolecular complexes formed between the hosts and guests consist of 1∶1 host and guest molecules.The main driving forces are the multiple hydrogen bonding interactions between host and guest molecules.The selective sequence is F->Cl->Br->I->AcO->H2PO4-. 刘兴利 赵志刚关键词:脱氧胆酸 分子钳 阴离子 分子识别 手性不对称脲氨基醇的合成 被引量:4 2007年 L-氨基酸甲酯盐酸盐与三光气和苯胺反应合成了手性不对称脲氨基酸甲酯(2),2经NaBH4还原得到8个手性不对称脲氨基醇,其结构经1H NMR,IR和MS确证。 杨学军 钟熠 谭炯 赵志刚关键词:氨基酸 手性 微波干法合成脱氧胆酸分子钳人工受体 被引量:11 2007年 在微波辐射无溶剂条件下,以固体K2CO3为载体,脱氧胆酸甲酯与芳酰氯反应合成了11个脱氧胆酸分子钳人工受体,其中5个为新化合物,所有化合物的结构均经1^H NMR,IR,MS及元素分析所确证.同传统方法相比,该法具有简单、安全、快速、有效、对环境友好等优点.同时考察了这类受体对中性和手性分子的识别性能.结果表明,这类分子钳受体不但对中性分子具有识别性能,而且对D/L-氨基酸甲酯具有对映选择性识别性能. 刘兴利 赵志刚 曾碧涛关键词:脱氧胆酸 分子钳 微波辐射 分子识别 新型脱氧胆酸类手性不对称脲分子钳的设计合成 被引量:3 2008年 以刚性的脱氧胆酸甲酯为隔离基,在其3位连接苯甲酰基,12位连接手性不对称脲,设计合成了一类新型的手性分子钳.其结构均经1HNMR,IR,MS和元素分析确证,并且考察了其对中性分子和D/L-氨基酸甲酯的识别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这类分子钳人工受体不仅对中性有机小分子具有良好的识别能力,而且对D/L-氨基酸甲酯亦具有优良的对映选择性识别性能. 赵志刚 刘兴利 李晖 唐晓丽关键词:脱氧胆酸 分子钳 手性不对称脲 联苯二甲酸类手性分子钳的微波合成 被引量:5 2007年 在微波辐射条件下,以联苯二甲酸为间隔基,L-氨基酸甲酯为手臂,合成了7个新型手性分子钳.其结构经1H NMR,IR,MS和元素分析所证实.与常规加热的一般合成方法相比,该法明显地提高了反应速度和产率.初步的实验结果表明,这类分子钳人工受体对D/L-氨基酸甲酯具有良好的对映选择性识别性能. 石云 赵志刚 刘兴利关键词:联苯二甲酸 微波辐射 分子识别 氨基甲酸酯型石胆酸裂口分子的手性识别性能研究 2008年 用差紫外光谱滴定法考察了新型裂口分子1-3对D/L-氨基酸甲酯的手性识别性能,测定了主客体间的结合常数(Ka)和自由能变化(△G°),结果表明,裂口分子主体对所考察的客体分子显示良好的手性识别作用,其对D-氨基酸甲酯的识别优于对L-氨基酸甲酯的识别,识别作用的主要推动力为氢键,范德华力等的协同作用.讨论了主体与客体间形状、大小匹配和几何互补等因素,对形成超分子配合物的影响,并利用计算机分子模拟作为辅助手段对实验结果与现象进行了解释. 赵志刚关键词:分子识别 手性不对称脲联苯二甲酸分子钳对中性分子的识别性能研究 被引量:3 2008年 用差紫外光谱滴定法考察了新型分子钳1~5对苯胺、对甲氧基苯胺、对氨基苯乙酮等中性分子的识别性能,测定了主客体间的结合常数(ka)和自由能变化(ΔG°).结果表明,分子钳主体对所考察的客体分子显示良好的识别作的协同作用.讨论了主体与客体间形状、大小匹配和几何互补等因素,对形成超分子配合物的影响,并利用计算机分子模拟作为辅助手段对实验结果与现象进行了解释. 石云 赵志刚 陈静 唐晓丽关键词:分子识别 联苯二甲酸 分子钳 分子模拟 分子钳人工受体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2009年 分子识别是生物体系的基本特征,并在生命活动中起中心作用.利用合成的人工受体与适当底物间的分子识别以建立化学模型或化学仿生体系对生命过程中的分子识别现象进行模拟研究是生物有机化学和超分子化学前沿富于挑战的课题之一.按照不同的隔离基,综述了分子钳人工受体的研究进展. 赵志刚 刘兴利 李清寒 陈淑华关键词:分子钳 人工受体 分子识别 手性联苯二甲酸分子裂缝对氨基酸衍生物的对映选择性识别 2009年 用差紫外光谱滴定法考察了新型分子裂缝1~3对D/L-氨基酸甲酯的手性识别性能,测定了主客体间的结合常数(ka)和自由能变化(?G°).结果表明,裂口分子主体对所考察的客体分子显示良好的手性识别作用,其对D-氨基酸甲酯的识别优于对L-氨基酸甲酯的识别,识别作用的主要推动力为氢键,范德华力等的协同作用.讨论了主体与客体间形状、大小匹配和几何互补等因素,对形成超分子配合物的影响,并利用计算机分子模拟作为辅助手段对实验结果与现象进行了解释. 黄志 叶英 曾碧涛 赵志刚关键词:分子识别 联苯二甲酸 分子裂缝 微波促进无溶剂合成查尔酮衍生物 被引量:8 2007年 在微波辐射无溶剂条件下,用固体KF-Al2O3催化苯乙酮与芳香醛进行羟醛缩合反应,合成了8个查尔酮衍生物,产率90%-98%,其结构经^1H NMR,IR和MS表征。 曾碧涛 赵志刚 易奉敏 石云关键词:查尔酮 KF-AL2O3 微波辐射 无溶剂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