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中医药局滚动资助项目

作品数:20 被引量:248H指数:12
相关作者:李博萍庆方郭洁文郑琳颖叶碧波更多>>
相关机构:广州市中医医院广东省药物研究所广州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基金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胰岛
  • 10篇胰岛素
  • 8篇胰岛素抵抗
  • 6篇葛根素
  • 5篇血压
  • 5篇诱导大鼠
  • 5篇糖耐量
  • 5篇糖尿
  • 5篇糖尿病
  • 5篇高血压
  • 5篇半乳糖
  • 5篇D-半乳糖
  • 4篇水飞蓟
  • 3篇血糖
  • 3篇胰岛素敏感
  • 3篇胰岛素敏感性
  • 3篇皂苷
  • 3篇水飞蓟宾
  • 3篇肿瘤坏死因子
  • 3篇肿瘤坏死因子...

机构

  • 12篇广州市中医医...
  • 4篇广东省药物研...
  • 2篇广东药学院
  • 2篇广州市第一人...
  • 2篇广州中医药大...
  • 2篇暨南大学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广东省医学实...
  • 1篇广东化工制药...
  • 1篇解放军第45...

作者

  • 5篇李博萍
  • 4篇庆方
  • 4篇郑琳颖
  • 3篇林洁茹
  • 3篇郭洁文
  • 2篇吕俊华
  • 2篇陶树高
  • 2篇张世平
  • 2篇潘甜美
  • 2篇廖惠芳
  • 2篇叶碧波
  • 2篇文彬
  • 2篇贺松其
  • 2篇邝少松
  • 1篇江燕梅
  • 1篇吴仕九
  • 1篇陈文慧
  • 1篇关庆丽
  • 1篇王玉生
  • 1篇梁北梅

传媒

  • 5篇广东药学
  • 4篇中国临床康复
  • 2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针刺研究
  • 1篇药物分析杂志
  • 1篇中国现代应用...
  • 1篇中医研究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上海中医药杂...
  • 1篇中国药业
  • 1篇中医药临床杂...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7
  • 8篇2006
  • 4篇2005
  • 5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清热祛湿法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细胞凋亡的影响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清热祛湿法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复合因素诱导肝纤维化大鼠模型,期间每日灌服清热祛湿法代表方清香散,6周后,观察清热祛湿法对肝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清热祛湿法能明显减少肝纤维化大鼠肝细胞凋亡的数目(P<0.01)。[结论]清热祛湿法能明显抑制肝细胞凋亡,其抗凋亡效应可能通过抑制肝细胞或肝星状细胞分泌转化生长因子β1实现。
文彬贺松其罗显荣杨俊
关键词:清热祛湿法肝纤维化肝细胞凋亡转化生长因子Β1
清热祛湿方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SOD、MDA及超微结构的影响被引量:7
2005年
探讨清热祛湿方对肝纤维化大鼠肝功能、肝组织SOD、MDA及超微结构的影响。采用复合因素诱导大鼠肝纤维化,光镜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电镜观察肝组织的超微结构、并测定血清ALT、AST水平及肝组织SOD活性、Hyp、MDA含量。结果显示,清热祛湿方能明显改善大鼠肝组织病理变化和超微结构,降低模型大鼠血清ALT、AST水平以及肝组织Hyp、MDA的含量并提高肝组织SOD活性。提示,清热祛湿方可以有效抑制复合因素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形成,其作用机制与抑制脂质过氧化、保护肝细胞,抑制肝纤维化的启动有关。
文彬贺松其吴仕九廖荣鑫
关键词:清热祛湿方肝纤维化脂质过氧化超微结构
葛根素拮抗胰岛素抵抗-高血压大鼠肿瘤坏死因子-α及肾素-血管紧张素的作用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研究葛根素对胰岛素抵抗-高血压大鼠(IRH)的肿瘤坏死因子-α及肾素-血管紧张素的影响。方法用喂饲高糖高盐高脂的方法建立胰岛素抵抗-高血压(IRH)病理模型,随机分为模型卡托普利(Cap)组、葛根素注射液(Pue)高、中、低三个剂量组、模型阴性对照组,分别给药后,测定血浆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肾素、血管紧张II(Ang-II)、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含量及给药前后的血压变化。结果Cap和Pue80mg·kg-1及40mg·kg-1组均能明显降低IRH大鼠的肾素、Ang-II的含量及血压(P<0.05~0.01)。Pue20mg·kg-1组对上述各指标,则差异均未见显著性(P>0.05)。Cap和Pue80mg·kg-1组,能降低Fins及TNF-α含量(P<0.05~0.01),改善IRH大鼠的高胰岛素血症;提高低下的ISI,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而其余两个剂量组,则差异均未见显著性(P>0.05)。结论Pue可以有效增强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胰岛素抵抗-高血压大鼠的肾素—血管紧张素的含量,降低高血压。
庆方潘竞锵肖柳英韩超
关键词:葛根素胰岛素抵抗高血压肾素血管紧张素肿瘤坏死因子-Α
甘草对抗D-半乳糖诱导大鼠糖耐量减低的作用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观察甘草拮抗D-半乳糖诱导大鼠糖耐量减低作用,分析该作用性别差异性,并与二甲双胍和水飞蓟宾作对照。方法:实验于2003-03/05在广州市中医中药研究所药理研究室的普通级动物室完成。①选用鼠龄6~8周的SD大鼠103只,雌雄不拘,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n=21)、模型组(n=18)、甘草组(n=22)、二甲双胍组(n=20)、水飞蓟宾组(n=22)。除正常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溶媒代替D-半乳糖连续56d外,其余组大鼠腹腔注射D-半乳糖150mg/kg,1次/d,连续56d造成糖耐量减低模型。在后42d造模同时,甘草组:按0.44g/(kg·d)剂量灌胃甘草混悬液(主要成分:甘草,由广东一方制药厂生产,批号:020315,5g/袋,将甘草颗粒剂用蒸馏水配成混悬液);二甲双胍组:以0.25g/kg剂量灌胃二甲双胍(由深圳中联制药厂生产,生产批号:200212305,0.5g/片)溶液;水飞蓟宾组:以0.25g/kg剂量灌胃水飞蓟宾(由江苏中兴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030303,50mg/片)溶液;均1次/d,连续42d。②造模成功后,大鼠称体质量,测空腹血糖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后2h血糖,计算空腹血糖与餐后2h血糖差值。③计量资料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方差不齐,用t’检验)。结果:大鼠103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模型组大鼠空腹血糖与正常对照组接近,但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后2h血糖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t=6.5214,P<0.01),即糖耐量减低的胰岛素抵抗状态;而甘草组、二甲双胍组、水飞蓟宾组大鼠体质量和空腹血糖与模型组相近(P>0.05),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后2h血糖明显低于模型组(t=3.585~5.980,P<0.01),空腹血糖与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后2h血糖差值明显低于模型组(t=2.897~6.094,P<0.01),即改善D-半乳糖诱导胰岛素抵抗大鼠的糖耐量减低。另外,模型组大鼠体质量低于正常对照组,但差异不明显(P>0.05)。雄性大鼠各指标组间差异同前。②模型组雌鼠空腹血糖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后2h血
林妮潘竞锵肖柳英谭海荣林洁茹郑琳颖李博萍
关键词:胰岛素抗药性甘草水飞蓟素半乳糖葡糖耐受不良
抗高血压药改善胰岛素抵抗的药理研究被引量:19
2002年
综述近 4年来 ,国内抗高血压药物在改善高蔗糖、高盐 -高糖或高果糖喂饲普通大鼠或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胰岛素抵抗 -高血压 (IRH)动物模型和胰岛素抵抗细胞模型的药理效应 ,以及模型的病理、病理生理机制研究进展。结果表明 ,由上述致病因子诱导动物产生高胰岛素血症或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和胰岛素抵抗是高血压、血糖和脂质代谢紊乱的共同病理生理基础 ,肾素 -血管紧张素 -醛固酮系统、交感神经系统、纤溶 /凝血系统和血管舒缩功能失调 ,是IRH形成的重要因素。IR细胞模型则作为进一步研究IR和药物作用机制。抗高血压药中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Ⅰ拮抗剂 (AT1RA)、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 CEIs)、牛磺酸和一些中药方剂等 ,能干预引致IR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多个不同环节 ,改善了IR ,并产生降压效应。
潘竞锵郭洁文李博萍韩超
关键词:高血压抗高血压药胰岛素抵抗胰岛素增敏剂病理模型
荔枝核皂苷对地塞米松致胰岛素抵抗糖尿病大鼠血糖血脂的影响被引量:30
2003年
目的 研究荔枝核皂苷对地塞米松 (DX)致胰岛素抵抗 (insulinresistance,IR)大鼠血糖、血脂的影响。方法 采用DX诱导IR大鼠模型 ,观察荔枝核皂苷和罗格列酮对病鼠空腹血糖 (FBG)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OGTT)后 2h血糖 (2hBG)以及给药后 2h空腹血清血糖 (FSG)、总胆固醇 (TC)、三酰甘油 (TG)、高密度脂蛋白 -胆固醇 (HDL -C)、低密度脂蛋白 -胆固醇(LDL -C)、丙二醛 (MDA) ,以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等指标的影响。结果 荔枝核皂苷改善DX致IR模型大鼠的IGT ,降低OGTT后 2h期BG和FSG(P <0 .0 5 ) ;并能显著降低病鼠TC、TG、LDL -C含量 (P <0 .0 5 - 0 .0 1) ,显著提高HDL -C含量 (P <0 .0 5 ) ;抑制AST、ALT活性 (P <0 .0 5 ) ,降低AST/ALT ;加强SOD活性和降低MDA的含量 (P <0 .0 1) ,增强抗氧化能力。结论 荔枝核皂苷对DX致IR大鼠有降血糖、调血脂改善肝功能等的作用 。
郭洁文廖惠芳潘竞锵叶碧波廖雪珍谢婉君肖柳英韩超
关键词:荔枝核皂苷罗格列酮地塞米松胰岛素抵抗血糖血脂
荔枝核皂苷对高脂血症-脂肪肝大鼠的降血糖调血脂作用被引量:22
2004年
目的 :研究荔枝核皂苷和罗格列酮对高脂血症 脂肪肝大鼠血糖血脂的影响。方法 :采用高脂血症 脂肪肝大鼠模型 ,观察荔枝核皂苷和罗格列酮、格列齐特对病鼠空腹血糖 (FB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OGTT)后 2h血糖 (2hBG)以及给药后 2h空腹血清血糖 (FSG)、总胆固醇 (TC)、三酰甘油 (TG)、高密度脂蛋白 胆固醇 (HDL C)、低密度脂蛋白 胆固醇 (LDL C)、血清尿素氮 (BUN)、肌酐 (Cr)、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及镜检肝组织病理学等指标的影响。结果 :荔枝核皂苷和罗格列酮能显著改善高脂血症 脂肪肝致胰岛素抵抗 (IR)模型大鼠的IGT ,降低OGTT后 2hBG和FSG(P <0 .0 5 ) ;并能显著降低病鼠TC、TG、LDL C含量(P <0 .0 5~ 0 .0 1) ,显著提高HDL C含量 (P <0 .0 5 ) ;降低病鼠ALT、AST活性和BUN、Cr含量 (P<0 .0 5 ) ,改善肝细胞脂肪变性 (P <0 .0 1)。结论 :荔枝核皂苷和罗格列酮能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 ,调整高脂血症 脂肪肝所致的糖脂代谢障碍 ,并具有改善病鼠肝肾功能的作用。
郭洁文廖惠芳潘竞锵叶碧波简小兵魏丹蕾戴莲仪
关键词:荔枝核皂苷罗格列酮高脂血症脂肪肝
葛根芩连汤对抗地塞米松诱导大鼠胰岛素抵抗作用被引量:14
2003年
目的 研究葛根芩连汤时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EX)诱导大鼠胰岛素抵抗模型动物糖耐量的效应,同时观察丙二醛(MDA)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影响,初步探讨其降低动物血糖的作用机制。方法 以DEX诱导胰岛素抵抗(insulinresistance,IR),糖耐量减退(IGT)大鼠模型,测其空腹血糖(FBG)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后2 h血糖(2 hBG)以及给药后2 h空腹血清血糖(FSG)、SOD活性和MDA含量。结果 该方降低病鼠FBG和OGTT后2 hBG(P<0.01),改善DEX致IR模型大鼠的IGT;降低FSG(P<0.05),但对SOD和MDA无显著影响(P>0.05)。DEX抑制SOD的活性(P<0.01),并使MDA的含量升高(P<0.01)。结论 葛根芩连汤具有磺脲类药物的降糖作用。地塞米松致氧自由基清除受阻,导致机体脂质过氧化损伤,但方剂未显示对抗作用。
潘竞锵韩超谭海荣肖柳英庆方关庆丽陈文慧
关键词:葛根芩连汤地塞米松胰岛素抵抗糖耐量减退
黄芩对D-半乳糖诱导大鼠糖耐量减退作用的研究
目的:研究黄芩、二甲双胍(metformin,met)及水飞蓟宾(silibinin,sil)对 D-半乳糖(D-galactose,D-gal)诱导大鼠糖耐量减退(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
林洁茹潘竞锵肖柳英郑琳颖李博萍
关键词:黄芩二甲双胍水飞蓟宾D-半乳糖糖耐量
文献传递
葛根素对胰岛素抵抗-高血压大鼠胰岛素敏感性的增强作用和降糖降脂作用被引量:16
2006年
目的:观察葛根素对胰岛素抵抗—高血压大鼠血压、血糖、血脂的影响。方法:用喂饲高脂高糖高盐的方法建立胰岛素抵抗.高血压(IRH)病理模型,随机分为模型卡托普利组(Cap)、葛根素注射液(Pue)高、中、低3个剂量组、模型阴性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分别给药后,测定大鼠的血压、血脂、空腹血糖(FBG)及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2h后血糖(2hBG),以及空腹血浆血糖(FPG)和胰岛素含量的变化,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结果:模型组的血压及血糖、血脂、Ins含量均有显著升高,胰岛素敏感指数(ISI)降低(P〈0.05~0.01);Cap、Pue 80mg/kg和40mg/kg组能降低IRH大鼠血压及OGTY-2hBG、TG、TC和胰岛素含量,并提高ISI(P〈0.05—0.01)。但不影响FPG(P〉0.05);Pue20mg-/kg组的上述各指标值,与模型阴性对照组比,差异均未见显著性(P〉0.05)。结论:Pue可以有效降低IRH大鼠的血压、血糖,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对改善IR有着积极的意义。
庆方潘竞锵肖柳英韩超
关键词:胰岛素抵抗降脂降糖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