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965008)

作品数:14 被引量:36H指数:4
相关作者:赵运才刘政杨雷雷刘宗阳吴强更多>>
相关机构:江西理工大学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中国矿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教育厅科技计划项目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机械工程一般工业技术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金属学及工艺
  • 4篇机械工程
  • 4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化学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4篇合金
  • 3篇熔覆
  • 3篇涂层
  • 2篇电火花
  • 2篇电火花沉积
  • 2篇再制造
  • 2篇润滑
  • 2篇喷涂
  • 2篇显微硬度
  • 2篇激光
  • 2篇激光熔覆
  • 2篇合金涂层
  • 2篇NI基WC
  • 2篇Q235钢
  • 2篇残余应力
  • 1篇等离子
  • 1篇等离子体喷涂
  • 1篇动压
  • 1篇动压润滑
  • 1篇压头

机构

  • 12篇江西理工大学
  • 3篇浙江工贸职业...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江西恒大高新...
  • 1篇格特拉克(江...

作者

  • 11篇赵运才
  • 4篇刘政
  • 3篇林继兴
  • 3篇刘宗阳
  • 3篇杨雷雷
  • 3篇吴强
  • 2篇胡咏梅
  • 1篇郭德琅
  • 1篇童先
  • 1篇陈强
  • 1篇葛世荣
  • 1篇韩雷
  • 1篇杨菲

传媒

  • 4篇有色金属科学...
  • 2篇中国表面工程
  • 2篇材料导报(纳...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中国机械工程
  • 1篇润滑与密封
  • 1篇热加工工艺
  • 1篇表面技术
  • 1篇Journa...

年份

  • 1篇2021
  • 4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0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能量输出幅度对电火花沉积Ni201修复层界面行为的影响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获得电火花沉积质量较好的Ni201修复层。方法运用电火花沉积技术,采用DHD-6000型电火花沉积设备在Q235钢表面制备Ni201修复改性层,利用电子扫描显微镜(SEM)、能谱仪(EDS)、X射线衍射(XRD)等检测方法,研究修复层与基体结合界面的微观结构、元素分布、相组成以及修复层表面残余应力。结果 Ni201修复层组织均匀致密,基体与修复层之间发生元素扩散;修复层结合界面处主要由Fe10.8Ni、γ(Fe,Ni)固溶体、Co Fe15.7及Fe相组成;Ni201修复层表面残余应力随能量输出幅度的增加而增大,在40%与45%能量输出条件下,残余应力分别为-38.1,-81.6 MPa,残余应力较小。结论 Q235钢基体与Ni201修复层元素相互扩散,基体与修复层之间形成了冶金结合,Ni201修复层为冶金结合层。再制造修复设备工艺参数选择是决定修复层质量的关键因素,能量输出幅度为40%的修复层质量优于能量输出幅度为45%。
赵运才刘宗阳杨雷雷
关键词:电火花沉积再制造Q235钢残余应力
基于ANSYS的变速箱轴承压头选择可行性分析
2015年
为验证变速器装配中同一输出轴轴承压头能够适用2种不同机型的轴承压装,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中的静力学分析模块,分别对在A型号轴承压头作用下的A、B 2种型号轴承的压装进行应力、应变分析.结果表明,A、B 2种轴承的最大应力和最大变形均发生在轴承上端面靠外侧区域,且强度都安全可靠.证明无须专门对B机型轴承进行压头设计以及相关防错软硬件的配备,为日后相关问题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雷发成赵运才
关键词:变速箱轴承压头ANSYS强度分析
2205钢表面激光熔覆Ni基+WC合金涂层的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采用激光熔覆技术在2205双相不锈钢表面制备Ni基与WC合金熔覆层,并对添加不同WC含量的合金粉末在相同激光熔覆工艺参数下的合金熔覆层进行成分和性能分析,探讨不同WC添加量对熔覆层微观组织、耐腐蚀性能及硬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激光熔覆层与基体之间获得了良好的冶金结合,熔覆层与基体元素有较好的对流和扩散;熔覆层的耐腐蚀性能随wC添加量的增加呈负相关,在WC添加量为15%时,熔覆层的耐腐蚀性能最差;熔覆层的硬度值从熔覆层至基体呈梯度降低趋势,熔覆层硬度约为基体硬度的2-3倍,而单一熔覆Ni基WC合金层硬度值变化较大。
刘政吴强林继兴白光珠胡咏梅赵运才
关键词:激光熔覆显微硬度
激光表面强化技术提高20CrMnTi钢耐磨性能的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对20CrMnTi钢在不同激光功率和扫描速度条件下进行热处理试验,研究了激光工艺参数对20CrMnTi钢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通过比较试样经不同参数的激光表面淬火处理后的磨损量,可以得到最优的激光表面处理工艺参数:激光功率300 W、扫描速度50 mm/s。20CrMnTi表面经过激光表面处理后,马氏体数量明显增多,晶粒明显细化,表面硬化层厚度可达0.9 mm左右,最大显微硬度可以到达720 HV,从而使20CrMnTi的抗磨损性增强。
王梅华刘政宗超赵军超
关键词:激光表面处理耐磨性能晶粒细化
弧比变化对电火花沉积Ni201修复层界面行为的影响被引量:4
2016年
再制造修复设备工艺参数选择是决定修复层质量的关键因素。利用电火花沉积技术,在Q235钢表面制备Ni201修复改性层,对比分析弧比取不同值时对修复层质量的影响,并利用扫描电镜(SEM)、能谱仪(EDS)、X射线衍射(XRD)等检测方法,研究了修复层与基体结合界面的微观结构、元素分布及相组成。结果表明:弧比取值在35%~45%之间时,修复层组织均匀致密,基体元素与修复层元素相互扩散形成冶金结合,修复层主要由Fe19Ni、Co3Fe7、Fe0.9Si0.1和C0.055Fe1.945相组成。
赵运才刘宗阳杨雷雷
关键词:电火花沉积Q235钢
表面织构化喷涂涂层摩擦学性能的模糊综合评判被引量:3
2015年
运用等离子喷涂技术制备涂层,在涂层上采用激光表面微造型技术制备各种不同形貌的表面织构。对涂层进行不同温度、不同表面织构、不同润滑剂含量下摩擦磨损性能试验,然后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建立涂层评价指标集,并采用三角模糊数矩阵确定各个指标权重,建立涂层性能模糊评价模型,对等离子喷涂涂层各个影响因素进行综合评判。结果表明:该方法获得的最佳涂层与基于BP神经网络得到的结果一致,它为评定涂层优异性能提供一种直观的量化方案。
赵运才卓国海杨菲
关键词:喷涂涂层表面织构摩擦磨损性能模糊综合评判
部分表面凹槽织构动压润滑性能的CFD分析被引量:5
2013年
表面织构作为一种改善摩擦学性能的方法,已成功应用于工业领域。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模型模拟研究了流体润滑状态下部分表面凹槽织构的动压润滑性能,详细分析了表征部分凹槽织构在摩擦副表面排列布局的位置参数L以及凹槽宽度D和雷诺数Re对润滑油膜承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较低雷诺数Re下,位置参数L对油膜承载影响明显,当Re=3,D=0.2时,L从0.4减少到0.05,油膜承载提升了58.99%,然而,随雷诺数Re的增加,位置参数L对油膜承载的作用逐渐减弱。另外,凹槽深度一定时,存在最优的凹槽宽度D,其对应着最大的油膜承载。
赵运才韩雷
关键词:动压润滑CFD数值模拟雷诺数
重轨九辊水平矫直压下量的模拟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利用ansys workbench以及ansys/ls-dyna软件相结合的方法,对60 kg/m的重轨在利用九辊水平矫直时的压下量进行分析,分别在实测值的压下量以及利用虚拟支点理论建立的理论压下量的基础上,建立了矫直规程并进行了模拟仿真,对两种规程下的重轨平直度、重轨纵向残余应力的大小和分布、横截面的应力大小和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利用理论值矫直后的重轨平直度有了很大的提高,残余应力也有了显著的减少,并且分布更加均匀.
赵运才郭德琅陈强
关键词:重轨残余应力平直度压下量有限元
激光功率对碟阀表面熔覆Ni基合金涂层性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16年
采用半导体激光器在2205双相不锈钢表面激光熔覆Ni基合金涂层.借助扫描电镜、电化学综合测试仪和硬度测试仪等,探讨了激光功率对涂层稀释率、微观组织、耐腐蚀性能及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激光功率越大,涂层稀释率越大,熔覆层与基体元素发生更多的对流扩散;熔覆层的耐腐蚀性能随激光功率的增加而降低,当激光功率为2.7 k W时,熔覆层的自腐蚀电位最低,为-0.46 m V,腐蚀电流最小,为3.47×10^(-5)A/cm^2.硬度测试实验表明,激光熔覆Ni基合金涂层硬度最高达680 HV,约为基体硬度的2.5倍.
吴强刘政林继兴童先白光珠赵运才
关键词:NI基合金稀释率显微硬度
Ni基WC合金3D激光熔覆工艺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以正交实验规则设计3D激光熔覆试验来研究不同工艺参数对熔覆指标的影响,实验表明,WC添加量对熔覆层硬度、抗磨性影响最大,激光功率影响稍次之,激光扫描速度影响次之,送粉速度影响最小。对熔覆层组织分析表明,随WC添加量增多,更易生成CrB、W2B等硬质相,未分解的WC颗粒也越多,粘结相Ni枝晶越细小。激光熔覆Ni基WC合金涂层表面摩擦磨损特性表现为以磨粒磨损为主,塑性变形、粘着磨损和磨粒磨损相结合。
刘政吴强林继兴邓可月胡咏梅沈俊波
关键词:激光熔覆正交试验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