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云浮市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
- 作品数:32 被引量:146H指数:6
- 相关作者:赖辉兵陈小敏黄毅慧黄仲义陈伟文更多>>
- 相关机构:云浮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市静安区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手术患者留置胃管时机与方法的研究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研究手术患者留置胃管时机与方法。方法 200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在清醒状态下将胃管置入,观察组在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后将胃管置入,两组患者均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将两组手术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手术患者的置管并发症(3.0%)低于对照组的(1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胃管置入时间为(10.21±1.01)min、一次成功率为95.00%,均优于对照组平均胃管置入时间(15.45±2.01)min,一次成功率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患者全身麻醉状态下置入胃管,能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一次成功率。
- 刘玮李锦芳青毅
- 关键词:手术患者
- Orem自理模式在神经内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探讨Orem自理模式在神经内科脑卒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2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运用Orem自理模式给予指导并贯穿于常规康复护理中,比较两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Fugl-Meyer评分、生存质量评分。结果入院4周后,观察组的生存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出院时,观察组的Barthel指数和Fugl-Meye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Orem自理模式运用于脑卒中患者的护理中能提高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
- 陈宪
- 关键词:脑卒中OREM自理模式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生活质量
-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60例急性肺损伤轻症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观察无创正压通气(NPPV)治疗急性肺损伤(ALI)轻症的临床疗效及探讨气管插管时机。方法:60例ALI患者使用NPPV治疗,观察治疗前、治疗2小时、治疗24小时的生命体征及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II(APACHE II)、氧合指数变化、气管插管率及死亡率。结果:NPPV治疗ALI成功率为78.3%,能显著降低气管插管率;肺源性ALI患者NPPV治疗效果稍差,必要时应尽早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结论:对于有选择的ALI患者,早期在基层医院实行NPPV治疗是安全、有效的,能有效地改善患者氧合情况,提高生存率。
- 潘明达陈海鸥邓金强赖幸桦
- 关键词:无创正压通气急性肺损伤临床疗效
- 比伐卢定和肝素在急诊冠脉介入治疗术中对血小板功能的影响被引量:8
- 2019年
- 目的探讨比伐卢定和肝素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对血小板功能的影响并比较两者安全性。方法将82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随机分为比伐卢定组和肝素组,各41例。在PCI过程中,比伐卢定组静脉应用比伐卢定,肝素组用肝素抗凝。比较用药前、用药后10 min、用药结束、用药结束后1 h和用药结束后2 h的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凝血酶原激活时间(ACT)和3个月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比伐卢定组用药后10 min、用药结束时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均低于用药前(P<0.01);肝素组用药后10 min,血小板最大聚集率高于用药前(P<0.05)。两组用药前后同期血小板最大聚集率比较,仅用药后10 min比伐卢定组低于肝素组(P<0.01)。用药10 min后,两组ACT值均明显上升(P<0.01);用药结束后,两组ACT值逐渐降低;结束2 h时,比伐卢定组降低至略低于用药前,肝素组仍高于用药前。两组用药前后ACT值同期比较,用药后10 min比伐卢定组高于肝素组(P<0.01);用药结束后1 h、用药结束后2 h比伐卢定组均低于肝素组(P<0.01)。比伐卢定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肝素组(P<0.05)。结论比伐卢定对PCI治疗STEMI患者的血小板功能的影响更显著,抗凝效果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好。
- 梁鉴文梁伦昌陈伟泉
- 关键词:血小板聚集率活化凝血时间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比伐卢定
- 视频健康教育在骨科患者功能锻炼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探究基层医院骨科患者在使用视频健康教育后的护理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15年5月—2018年1月收治的1 000例基层医院骨科患者,将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护理1组与护理2组,500例护理1组采用视频健康教育,另500例护理2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探讨实施不同治疗对满意度及依从性的影响。结果护理1组满意度及依从性均高于比护理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044、53.396,P<0.05)。结论将视频健康教育应用于基层医院骨科患者时,能提升患者依从性及满意度。
- 李群
- 关键词:骨科功能锻炼依从性
- 前列腺癌的MR扩散加权成像及动态增强成像的诊断价值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分析前列腺癌的MR扩散加权成像(DWI)及动态增强成像(DCE)表现,探讨DWI及DCE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前列腺癌(Pca)及20例前列腺增生(BHP)的MR征象,全部患者行DWI及DCE检查,分析病例的DWI及ADC图像,测量Pca及BHP的ADC值。DCE共采集36次图像,分析Pca及BHP的时间-强度曲线变化规律。结果前列腺癌于DWI(b=800)图呈高信号,ADC图呈低信号;受侵犯的精囊膀胱及骨、淋巴结转移在DWI(b=800)也呈高信号,ADC呈低信号;前列腺癌的ADC值与前列腺增生的AD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癌灶的DCE表现为早期明显强化,峰值出现后强化度快速减低(快进快出),病灶范围显示直观、清晰;前列腺增生早期明显不均匀强化,持续时间较长(快进慢出)。结论 DWI、ADC值的量化指标及DEC图像表现的时间-强度曲线可提高前列腺癌诊断的正确率,并且可以直观显示病变范围及转移情况,对前列腺癌进行准确的分期评估。
- 龙小武庄伟雄崔凌黄文飞冯渭昌
- 关键词:前列腺癌磁共振成像扩散加权成像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
- 针灸理疗对PCOS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研究被引量:24
- 2015年
- 目的:探讨针灸理疗对PCOS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方法:将180例PCOS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针灸理疗组和常规理疗组,每组各60例,分别采取药物促进排卵、针灸理疗及单纯理疗进行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相关指标。结果:治疗后对照组的平均子宫内膜厚度为(0.82±0.26)cm,常规理疗组为(0.89±0.31)cm,而针灸理疗组则为(1.03±0.28)cm,明显高于对照组。针灸理疗组、常规理疗组血流阻力、孕酮改善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针灸理疗法对PCOS不孕症患者进行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内分泌,增加患者子宫内膜厚度,降低子宫内膜血流阻力,对于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具有积极的意义。
- 林树煌邹小玲张美玲杨金龙冯木生彭斯霞
-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内膜容受性针灸理疗
- 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后手术标本的淋巴结检出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应用注射亚甲蓝和脂溶技术,提高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后手术标本微小淋巴结的检出率,以期获得准确的病理分期。方法选择2006年12月~2013年11月云浮市人民医院普外科收治的25例新辅助治疗后行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手术标本作为自身对照,先采用常规触摸法,后注射亚甲蓝在同一标本上寻找淋巴结,最后使用脂溶技术,再次取材,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依靠常规方法检出淋巴结127枚,平均每例(5.08±1.92)枚;直肠系膜组织经注射亚甲蓝及溶脂技术后检出淋巴结163枚,平均每例(6.52±2.24)枚,其中5 mm以下的淋巴结136枚。使平均淋巴结检获数增加到(11.60±2.5)枚。5例患者由ypN1升为ypN2。结论该方法能有效地检出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后手术标本的微小淋巴结,以获得更准确的病理分期。
- 杨凯侯远发宋耀明郑高平
- 关键词:直肠癌淋巴结病理分期
- 云浮市市售3类食品肠道致病菌污染状况调查
- 2005年
- 目的了解云浮市市售熟肉类、面包糕点类及水产类等3类食品受5种肠道致病菌的污染状况及各类肠道致病菌的分布及菌株生物学特点,为预防食源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每月抽取一定数量3类食品样品,依据国标检验方法,对样品分别进行沙门菌、志贺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蜡样芽胞杆菌和副溶血性弧菌的分离培养、生化试验,必要的菌株再作血清学鉴定分型。结果共检验3类食品样品1 353份,检出肠道致病菌32株,总检出率是2.37%;其中蜡样芽胞杆菌11株,副溶血性弧菌9株,沙门菌5株,致泻性大肠埃希菌4株,志贺菌3株;熟肉类食品、面包糕点类食品及水产类食品肠道致病菌检出率分别是2.95%、1.59%、2.66%;7、8、9月3个月的致病菌检出率相对较高,沙门菌、志贺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的主要血清型是鼠伤寒沙门菌,福氏志贺2 a、肠道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PEC)。结论云浮市市售3类食品均存在肠道致病菌污染,熟肉类食品以蜡样芽胞杆菌和沙门菌为主,面包糕点类食品以蜡样芽胞杆菌为主,水产类食品以副溶血性弧菌为主,3类食品的污染程度虽不算严重,但亦应引起卫生监督管理部门重视,加强监管和监测力度,减少和避免云浮市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 陈伟文冯文悦崔楚平莫群彩
- 关键词:食品肠道致病菌
- 穴位按摩加穴位贴敷护理在消化性溃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8
- 2016年
- 目的探讨穴位按摩加穴位贴敷护理在消化性溃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10月期间在我校门诊部治疗的52例消化道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中医穴位按摩加穴位贴敷结合常规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程度、焦虑状态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缓解疼痛有效率为65.3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3.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护理后的SAS得分为(45.21±4.12)分,低于对照组的(51.36±3.2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护理后生活质量的评分为(88.3±8.1)分,高于对照组的(79.6±3.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医穴位按摩加穴位贴敷护理干预可缓解患者疼痛程度、减缓焦虑、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于海英石天冠
- 关键词:穴位按摩穴位贴敷消化道溃疡疼痛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