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30325)
- 作品数:5 被引量:5H指数:1
- 相关作者:李才明莫照龙卢锡林姚晓黎周世锋更多>>
- 相关机构:海南农垦总局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博士启动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ACE-1基因和MTHFR基因多态性与海南黎族缺血性脑卒中的遗传易感性
- 2007年
-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1转换酶(angiotensin-1 converting enzyme,ACE-1)基因和N^5 N^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N^5,N^10-methylene tetrahydrofolate reductase,MTHFR)基因多态性与海南黎族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的关系。方法对87例海南黎族IS及83名对照分别应用PCR技术检测ACE-1基因多态性和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检测MTHFR基因多态性。结果Is患者ACE-1基因的DD基因型及D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THFR基因的TT基因型及T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CE基因多态性与MTHFR基因多态性之间存在协同作用。结论MTHFR基因TT、CT型可能是海南黎族IS的危险因子,ACE-1基因与MTHFR基因间存在协同作用。
- 卢锡林莫照龙姚晓黎陈飞周世锋周少珑李才明张为西
-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
- 海南黎族人缺血性脑卒中与MTHFR基因多态性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探讨N5,N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多态性与海南黎族缺血性脑卒中(IS)的关系。方法运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HPLC)技术检测87例海南黎族IS组及83例对照组的MTHFR基因多态性。结果IS患者的MTHFR基因TT、CT、CC基因型频率分别为8.0%、64.4%、27.6%,T等位基因频率为40.2%,C等位基因频率59.8%;对照组的TT、CT、CC基因型频率分别为3.6%、39.8%、56.6%,T等位基因频率为23.5%,C等位基因频率76.5%,两组的TT基因型及T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MTHFR基因多态性与海南黎族IS有一定关系,MTHFR基因可能是IS的易感基因,对人群进行大规模筛选,早期对TT和CT基因型的人群进行维生素干预,对预防IS的发生有一定价值。
- 卢锡林莫照龙姚晓黎陈飞周世锋周少珑李才明
- 关键词:基因多态性
- HPLC法测定脑梗死患者血清PDE活性及临床意义
- 2008年
- 目的建立血清磷酸二酯酶(PDE)活性测定的HPLC方法并探讨其在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分离293例脑梗死患者和148例对照组外周血白细胞,匀浆可溶部分为酶样品,以cAMP为反应底物,采用底物的减少来测定PDE的活性。色谱柱为Nova-Pak18C(3.9 mm×150 mm,4μm),流动相为甲醇-磷酸盐缓冲液(10:90,V/V);流速为0.8mL/min,柱温为室温;检测波长为254nm。结果PDE底物(cAMP、cGMP)和系列产物(5’AMP、5’GMP、腺苷、次黄嘌呤和腺嘌呤)分离良好,无干扰。cAMP和cGMP检测限分别为0.125μmoL/L和0.0625μmoL/L;平均回收率91.2%~102.8%;日内及日间RSD均<10%。脑梗死组外周血PDE活性为(13.805±3.121),对照组为(7.334±2.3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脑梗死患者PDE活性增高;HPLC法简单易行,能精确可靠地测定外周血白细胞的PDE活性。
- 林月好吴婉玲姚晓黎李才明莫照龙苏全喜张为西卢锡林
- 关键词:脑梗死磷酸二酯酶高效液相色谱法
- 海南黎族缺血性脑卒中患者ACE-1基因多态性研究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研究海南黎族缺血性脑卒中(IS)血管紧张素-1转换酶(ACE-1)基因多态性,旨在探讨其与IS发病易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及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87例海南黎族IS组及83例对照组的ACE-1基因多态性进行基因分型并计算其优势等位基因频率。结果IS患者ACE-1基因DD、ID、II基因型频率分别为6·9%、57·5%、35·6%,D等位基因频率为35·6%,I等位基因频率为64·4%;对照组的DD、ID、II基因型频率分别为4·8%、49·4%、45·8%,D等位基因频率为29·5%,I等位基因频率为70·5%;经卡方检验,两组的DD基因型及D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研究结果未发现ACE-1基因与海南黎族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相关,提示ACE-1基因可能并非海南黎族人群中缺血性脑卒中相关发病基因。
- 莫照龙卢锡林陈飞周世锋周少珑姚晓黎李才明
-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基因多态性
- ACE基因多态性和吸烟与缺血性脑卒中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多态性和吸烟与缺血性脑卒中(IS)患病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HPLC)技术筛查454例IS患者(病例组)和334例非IS患者(对照组)的ACE基因的多态分布,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基因型、吸烟情况与缺血性脑卒中患病的关系。结果携带有DD基因型和D等位基因的吸烟群体患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对危险度分别为1.992和1.679;而携带有II基因型的吸烟群体患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对危险度则为0.523。相反,非吸烟IS患者的ACE基因的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10)。结论携带有D等位基因的吸烟群体容易患缺血性脑卒中,但携带有I等位基因的吸烟群体不容易患缺血性脑卒中,ACE基因与吸烟在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过程中存在协同作用。
- 卢锡林李才明吴婉玲莫照龙张为西苏全喜姚晓黎
- 关键词:脑卒中基因基因多态性吸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