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2BAC20B04) 作品数:17 被引量:167 H指数:8 相关作者: 蒋佳妮 李玉娥 何霄嘉 王灿 滕飞 更多>> 相关机构: 清华大学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政治法律 环境科学与工程 经济管理 更多>>
论气候有益技术转让的国际法律协调制度的构建——兼论中国的利益和应对 被引量:2 2015年 促进气候有益技术尽快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和应用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所在。近期的纽约全球气候峰会为2015年在巴黎达成气候变化新协议凝聚了政治动力,但在与气候变化密切相关的资金和技术转让问题上并没有达成互信和共识。长期以来,气候有益技术的国际转让面临转让不利的困难,尤其是向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转让存在较大障碍。从国际法制角度看,这种困境之根源在于相关国际立法之间存在利益难以协调甚至难以实现的问题。文章基于市场范式下气候有益技术转让相关国际立法的法律经济学分析,结合康德生态范式和现有国际实践的动态思考,探讨构建气候有益技术转让之国际法律协调制度的必要性、可能性及初步设想。中国应当在国际社会提出气候有益技术转让国际法律协调制度的构想,并改善国内技术立法和知识产权立法,以便为中国发展气候有益技术提供良好的国际和国内环境。 张桂红 蒋佳妮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政策和市场展望 被引量:11 2016年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政策和市场大体经历了两个阶段,一是1992年至2008年的探索、准备和基本建制阶段,这个阶段的政策主要以"无悔减排"的节能目标为主,伴随着"巴厘路线图"进程开启和国内工作的起步,新的工作体制得以建立,此时的市场机制主要是项目层、收益性的、单向的国际交易;二是2009年至2015年的过渡、培育和战略决策阶段,这个阶段的政策正式过渡到以碳强度、能源强度并重的结构减排目标为主的体系,伴随着"德班平台"进程开启和国内试点的需要,国家中长期低碳发展的宏观战略部署得以开展,决策支撑体系更为完善,碳强度、非化石能源占比、碳汇、峰值时间等多重新目标正式提出,此时的市场机制主要是探索性的、自下而上的、基于配额的地方试点创新。随着2015年《巴黎协定》的达成和碳排放峰值目标的实施进入日程,中国当前正步入应对气候变化政策实施和市场建设的第三阶段,宏观政策施力点将逐步过渡到总量控制,化石能源消费将出现拐点、低碳能源投资将超过传统能源,全国碳市场正式启动,以增长转型、能源转型、消费转型为主的低碳革命进入提速增效阶段。 李俊峰 柴麒敏 马翠梅 王际杰 周泽宇 王田关键词:低碳发展 气候谈判 碳市场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应对气候变化损失与危害问题谈判分析 被引量:12 2013年 201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简称《公约》)多哈会议期间,应对气候变化不利影响的损失与危害问题突然升温,成为影响大会能否成功的关键议题之一。通过回顾《公约》下损失与危害问题谈判的背景历程,对主要集团的观点和核心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发达国家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弱化《公约》下承担的历史责任,甚至向发展中国家转嫁责任,是损失与危害谈判进展缓慢的根本原因。并提出在2013年第十九次缔约方大会(COP19)上损失与危害谈判中,发展中国家需要坚持损失与危害议题的本质是要求发达国家承担历史责任,坚决抵制责任转嫁;损失与危害谈判必须加强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让部分发展中大国承担出资义务是不公平的要求;确保损失与危害国际机制具备活动组织、资金来源、效果评估与报告等一系列核心职能,以争取损失与危害议题谈判取得成功。 马欣 李玉娥 何霄嘉 王文涛 刘硕 高清竹关键词:气候变化 谈判 中国适应气候变化政策评价 被引量:10 2015年 自2007年国务院发布《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方案》以来,我国政府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适应气候变化政策,有力推动了我国适应气候变化工作的快速发展。本文通过对我国已经发布的适应政策进行梳理,采用适应政策组成要素评估方法,对适应政策的目标设定、适应能力与资源评估、决策、实施与评估等4个阶段进行系统评估,结果表明:根据适应政策要素组成评估框架,单个适应政策可获得的最高综合评分为38分,我国发布的8项针对性的适应气候变化政策平均得分为15.8分,约为总分的41.6%,与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的57项适应政策平均评分为总分的37%相当,整体处于相近水平。从适应政策制定的四个阶段来看,适应政策的目标设定平均为11.5分,适应能力与资源评估平均为2.6分,决策平均为6.6分,实施与评估平均为9.2分。适应政策的目标设定较清晰,适应能力与资源评估是主要的短板。同时,提出我国适应政策仍存在的问题包括:我国适应政策的目标与对应的适应能力与适应资源不匹配,需要加强适应气候变化人力资源、资金、社会资本、自然资源和实物资本等方面的投入。我国适应政策决策重视利益相关方和影响评估基础,但适应政策中忽视了对非气候因素的评估,对当前气候变化领域的科学假设和不确定性考虑不足,对适应决策很关键的未来风险评估仍欠缺。适应政策推广部署较好,我国部门适应政策向下传达渠道明确,政策主要由省级政府和相关机构负责实施,实施机制相对较完善,但监督与评估不足,适应政策多数对监督机制、成效评估没有明确的表述。 张雪艳 何霄嘉 孙傅关键词:气候变化 《巴黎协定》适应和损失损害内容的解读和对策 被引量:16 2016年 《巴黎协定》基本照顾了各缔约方的核心关切,坚持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的原则,基本体现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区分。在适应部分,《巴黎协定》设立了与全球温升目标相联系的全球适应目标,明确了对发展中国家的适应支持,并确定了具有一定法律约束力的全球适应信息通报和5年周期的全球盘点。在损失损害部分,《巴黎协定》锁定了《公约》下的华沙损失损害国际机制,并基本确定了一个各国通过可持续发展和国际合作共同解决损失损害问题的框架。但是,《巴黎协定》仍然没有解决很多技术性问题和缔约方之间关键性和实质性的分歧。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将继续在适应和损失损害问题中面临着出资压力,应通过增强国内适应行动、强化适应和损失损害相关研究和高效利用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3个方面,为谈判争取主动并为推动全球适应气候变化减少损失损害做出贡献。 陈敏鹏 张宇丞 李波 李玉娥Simulation of Climate Negotiation Strategies between China and the U.S. Based on Game Theory 被引量:2 2014年 Consensus and disagreements between China and the U.S. are the key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direction that global climate negotiation is heading for. By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uncertainties of temperature increment and its impact on GDP growth, together with the positive, negative and spillover effects of climate change investment on utility, a strategic simulation model including China and the U.S. is developed. Based on utility and game theory, a sensitivity analysis is conduc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irst-mover disadvantage exists in the game, and the scale of each country's climate change investment under non-cooperative win-win basis for global cooperation, the technology transfer and funding to China scenario is too small to ensure the 2℃ simulation results also indicate that it target. To guarantee the stability and makes sense to assist and compensate JIN Zhu-Gang CAI Wen-Jia WANG Can关键词:UTILITY STRATEGY 气候变化损失与危害的内涵与应对机制 被引量:2 2014年 当前全球减缓与适应的努力无法有效应对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巨大的气候变化损失与危害需要直接的解决方案。201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简称《公约》)多哈会议期间,应对气候变化不利影响的损失与危害问题突然升温,成为影响大会能否成功的关键议题之一。本文通过对气候变化损失与危害的定义和内涵的探讨,将损失与危害归纳为人类通过减缓或适应未能避免的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并与影响、脆弱性和风险等相关概念进行辨析,提出较完整的损失与危害的概念模型,认识到应对气候变化损失与危害是对减缓与适应的有效补充。系统阐述国际上基于政治、法律和市场的损失与危害的应对机制,初步展示了损失与危害机制的可能形式,包括:小岛国联盟在《公约》下提出的"应对损失与危害的多窗口机制",主要包括保险、恢复与赔偿、风险管理,由发达国家根据国民生产总值(GNP)和温室气的排放量提供资金支持;慕尼黑保险公司提出的"慕尼黑气候保险计划",主要包括预防和保险,实施慕尼黑气候保险计划预计需要每年投入约100亿美元购买保险服务;遭受气候变化损失与危害的国家通过国际诉讼向气候变化的责任方提出赔偿要求也是一种潜在的应对机制,其原理基础是国际惯例法的重要通行原则——"无害原则",但具体实施受国际法院强制管辖权的有限性和国际诉讼高风险的制约。最后,提出损失与危害可能的学术研究方向,为构建气候变化损失与危害国际与国内应对机制及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马欣 李玉娥 何霄嘉 王文涛 刘硕 高清竹关键词:气候变化 应对气候变化损失与危害国际机制对中国相关工作的启示 被引量:2 2014年 气候变化造成的损失与危害已经威胁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国际多边框架下减缓与适应工作进展缓慢,应对气候变化损失与危害国际机制作为潜在的直接解决方案日益引起科学界和决策者的重视。本文回顾了气候变化损失与危害国际机制的由来,深入分析了气候变化损失与危害国际机制的内涵,梳理出国内应对气候变化损失与危害相关工作的现状,主要包括国家财政转移支付、社会捐助制度和自然灾害保险。总结出其对我国应对气候变化损失与危害工作的启示,并提出国内应对气候变化损失与危害工作的对策与建议:构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损失与损害框架系统,建立国内应对气候变化损失与危害相关的政府财政转移支付、救灾捐赠体系和农业灾害保险等的整合机制;充分利用气候变化损失与危害机制中的保险工具,重点发展巨灾类保险产品的研究与开发,适度增加政府的引导和财政支持力度,不断扩大气候灾害保险的覆盖度和受益度;加强国内重点区域和领域的气候变化风险管理,通过建立完善的风险预估、灾前预警、灾中救助和灾后恢复等机制,有效降低重点区域和领域的气候灾害风险;开展气候变化损失与危害机制的科学基础研究,加强损失与危害评估理论、方法和数据获取等方面的研究;警惕气候变化损失与危害机制带来的出资压力,明确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的定位,不能承担与发达国家"具有同等能力"的责任,并制定损失与危害机制谈判中"污染者付费"责任的应对策略。 何霄嘉 马欣 李玉娥 王文涛 刘硕 高清竹关键词:气候变化 “十三五”时期创新驱动我国低碳技术发展的政策建议 2016年 "十三五"时期,我国要应对气候变化和实现经济绿色可持续发展,从根本上讲要依靠创新驱动低碳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发展。本文提出我国低碳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应用中面临的挑战,并分析其根源是我国尚缺乏具有针对性的且能引导和保障低碳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发展的政策环境,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蒋佳妮 王灿关键词:低碳技术创新 应对气候变化 政策环境 全球气候谈判中的知识产权问题——进展、趋势及中国应对 被引量:9 2016年 长期以来,知识产权问题一直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技术谈判的争议热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之间围绕知识产权与气候有益技术的转让、知识产权是否应纳入气候谈判及知识产权具体利益等问题僵持不下。导致上述僵局的核心原因有三:一是作为知识产权既得利益者的发达国家维持并扩大了其在全球知识产权体系中的话语权;二是随着新兴经济体气候有益技术的发展,绿色产业的利益之争在全球范围内愈演愈烈;三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气候变化领域的知识产权问题上的信任危机加剧。随着《巴黎协定》进入全面落实阶段,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知识产权问题将更加复杂。中国作为气候有益技术发展较快的新兴国家,在这一问题上有着独特利益,需要明确自身利益诉求的本质,并尽早从战略和策略上提出预案。 蒋佳妮 王灿关键词:气候谈判 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