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KZCX3-SW-331)

作品数:17 被引量:335H指数:10
相关作者:江南周连义李新国胡斌邵华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天文地球
  • 3篇经济管理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4篇太湖
  • 3篇遥感
  • 3篇长江
  • 2篇遥感技术
  • 2篇灾害
  • 2篇湿地
  • 2篇GIS
  • 2篇城市
  • 2篇城市化
  • 1篇地理信息
  • 1篇地理信息系统
  • 1篇地形
  • 1篇调度
  • 1篇动态调度
  • 1篇信息系统
  • 1篇悬浮物
  • 1篇养殖
  • 1篇遥感调查
  • 1篇影响因素
  • 1篇生态环境

机构

  • 15篇中国科学院
  • 7篇南京大学
  • 2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河海大学
  • 1篇南京邮电大学
  • 1篇环境保护部环...
  • 1篇辽宁师范大学
  • 1篇电信科学技术...
  • 1篇国土资源

作者

  • 11篇江南
  • 4篇周连义
  • 3篇李新国
  • 3篇邵华
  • 3篇胡斌
  • 2篇许有鹏
  • 2篇杨桂山
  • 2篇朱红云
  • 2篇马荣华
  • 2篇杨英宝
  • 2篇邹志强
  • 2篇吕恒
  • 2篇殷立琼
  • 1篇李雪铭
  • 1篇陈雯
  • 1篇刘新
  • 1篇王鹏
  • 1篇葛幼松
  • 1篇赵沫
  • 1篇曹凯

传媒

  • 3篇湖泊科学
  • 2篇资源科学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自然资源学报
  • 1篇农村生态环境
  • 1篇水科学进展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计算机应用
  • 1篇山东农业大学...
  • 1篇自然灾害学报
  • 1篇地理与地理信...
  • 1篇地球信息科学

年份

  • 1篇2010
  • 5篇2007
  • 4篇2006
  • 5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镜像变换的GPS坐标变换方法研究被引量:2
2006年
解算GPS坐标系和国家坐标系间的转换参数,传统方法是最小二乘法和高斯约化相结合,通过解算由误差方程组推导出的法方程组,间接求出结果。该方法有两个缺陷:一是精度不高;二是“病态”矩阵带来的不稳定问题。采用最小二乘法和镜像变换相结合的方式直接解算误差方程组,不需解算法方程组,不但提高了解算精度,而且避免了“病态”法方程组问题。
胡斌江南邵华林大地
关键词:最小二乘法
基于反射光谱和模拟MERIS数据的太湖悬浮物遥感定量模型被引量:41
2005年
利用地物光谱仪研究了太湖水体的反射光谱特征,通过对比分析,发现580nm反射率值和810nm的反射峰高是太湖悬浮物的敏感波段,并通过光谱微分的方法,发现840nm附近的一阶微分与悬浮物浓度相关性最好,基于上述结论,分别建立了太湖悬浮物的反射光谱和一阶微分遥感定量模型,并利用反射光谱数据,模拟MERIS数据的波段设置,结果表明MERIS第5、12、13波段可以很好的估测太湖的悬浮物浓度.
吕恒李新国江南
关键词:太湖悬浮物反射光谱水质监测
苏州城市化进程对降雨特征影响分析被引量:34
2006年
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中,城市下垫面的改变以及人类的生产生活共同作用使大气边界层的特性发生变化,从而影响了城市地区的降雨。位于太湖流域平原水网地区的苏州城市化发展迅速。在分析了苏州城市化发展进程的特点及1953~2000年降雨时间序列特征基础上,采用同时期城区(苏州站)与郊区(望亭站)雨量横向对比、城市化发展不同时期同一站雨量纵向对比的方法,研究了城市化对该地区降雨量、降雨年内分配、降雨发生次数等的影响。通过研究发现:城市化对年雨量、汛期雨量和最大日雨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作用,其中对最大日雨量的影响最显著;受城市化影响,降雨年内分配有集中的趋势;城市化使不同类型降雨发生次数均增加,其中对暴雨发生次数的影响最大。
李娜许有鹏陈爽
关键词:城市化降雨特征时间序列分析
浙东沿海城镇化对河网水系的影响被引量:50
2007年
我国东南沿海地区,近年来由于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河网水系结构遭到了较大破坏,导致了洪涝、干旱和水质恶化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为此以浙东沿海鄞东南平原区为例,以GIS技术作支撑,利用航空遥感图像作为信息源,采用河网水系分级量算统计和图形叠加对比等方法,通过城镇化过程中河网形态结构的变化,分析了鄞东南地区河网水系的变化情况,揭示了城镇化的发展与河网演化之间的联系,并定量预测了研究区在目前城镇化速度下的河网结构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遏制这种发展趋势的措施,即在城镇化过程中应多保留现有的河道水系,尤其是村镇级中小河道,重视河网结构与功能的恢复,才能改善河网水质和水生态环境。
陈云霞许有鹏付维军
关键词:城镇化河网水系水生态环境洪涝灾害
南京沿江湿地资源现状与保护被引量:10
2007年
在3S技术支持下,结合野外调研和大量文献研究,全面调查监测了南京沿江湿地的类型、面积及分布情况,深入分析了沿江湿地资源现状和面临的主要问题,并结合南京市生态城市发展战略,对适于南京沿江湿地资源的科学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的途径进行探讨,为南京市沿江湿地生态规划和保护提供了策略依据。
朱晓华江南周连义
大规模室外动态场景调度机制研究被引量:5
2007年
论文分析了传统的地形流式处理方法和八叉树场景组织的优缺点,然后把松散八叉树引入动态场景的组织,并提出了数据调度流水线的概念,在此基础提出了粗粒度页和细粒度片的动态调度方法。该方法是基于外存(Out-Of-Core)的实时调度方法,用粗粒度页Page组织地形,用细粒度片Tile渲染地形,既避免了频繁读取外存,又实现了对大范围的地形场景数据的精细调度;通过把调度过程分散到流水线的各阶段和各帧,减少了"爆发式"内存和磁盘I/O请求,确保了渲染的平稳性;利用数据调度流水线的阶段性管理Page和Tile的生命期,避免了Page和Tile不必要的状态转移带来的开销。
胡斌江南邹志强邵华王鹏
太湖围湖利用及网围养殖的遥感调查与分析被引量:7
2005年
利用多期LandsatTM、LandsatETM+和航片从时间、空间和利用类型3个方面分析了太湖围湖利用、网围养殖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1984—2003年间太湖围湖利用面积为4.45km2,与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中期相比,围湖利用规模较小、速度较慢,围湖利用的主要类型是鱼塘养殖,主要分布在苏州市;太湖网围养殖增长迅速,尤其是1995年以后,1990年太湖网围养殖面积13.17km2,1995年为25.95km2,2003年为107.72km2,1995—2003年间网围养殖年增长速率是1990—1995年间年增长速率的4倍,太湖网围养殖主要分布在东太湖。
杨英宝江南殷立琼李新国
关键词:网围养殖太湖遥感
基于遥感技术的太湖近15年面积动态变化被引量:33
2005年
本文利用80年代后期以来不同时期的LANDSAT卫星遥感图像,研究了近15年太湖的面积变化状况。研究结果表明:从1988年到2003年的15年来,太湖面积共减少9.0226km2,其中湖泊围垦了4.4584km2,湖滩地面积0.6968km2,取土围堰面积3.8674km2.
殷立琼江南杨英宝
关键词:太湖遥感技术面积变化判读标志水环境
长江苏州段岸线资源利用遥感调查与GIS分析评价被引量:30
2003年
了解岸线资源利用现状,科学、合理地评价岸线资源条件是实施沿江开发战略、建立沿江基础产业带、科学合理地确定沿江产业布局的前提和基础。利用高分辨率卫星影像,通过影像融合,快速发现目标靶区,精确确定岸线占用单位的空间位置与几何形状;运用GIS分析技术,弄清长江岸线江苏段的资源与利用现状,选取科学合理的评价单元,对研究区内的岸线资源进行评价,为长江岸线苏州段的合理利用与开发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马荣华杨桂山朱红云万荣荣
关键词: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
城市化地区湿地变化分析——以南京市为例被引量:15
2010年
城市化地区湿地的退化和消失是全球越来越关注的问题。本文以南京市为例,采用5期南京地区Landsat MSS和TM数据,结合历史数据、土地利用及野外踏查资料,采用决策树分类方法,提取南京湿地,分析1979年—2004年来南京湿地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30年来南京湿地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发生了明显变化。总量由397.91km2下降到363.66km2,共减少34.25km2。江洲湿地变化较小,到2004年在各类型湿地中所占比重最大。乡村内河流湿地是各湿地类型中变化最大的;城乡交错带内湖泊、河流湿地数量由于城市扩张,变化频繁;城市内湖泊湿地面积变化较小。各阶段中南京湿地都有不同数量转变为城市建设用地而消失。空间变化特征中,乡村内湿地正逐渐被替代为交错带或城市内湿地,在新城区及交通线周围通常是湿地受干扰的主要区域。
周连义江南窦鸿身
关键词:城市化湿地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