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300279)
- 作品数:9 被引量:29H指数:4
- 相关作者:许建宁黄慧隆杨敏王雅文王全凯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DNA错配修复基因hMSH2与肿瘤关联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 2008年
- 错配修复基因hMSH2是DNA错配修复系统的重要基因,其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已成为研究的热点。hMSH2基因多态性影响肿瘤发生的易感性;hMSH2蛋白表达的改变与多种肿瘤发生相关,并对肿瘤发生发展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 李瑛许建宁
- 关键词:HMSH2肿瘤基因多态性
- DNA修复基因XPD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肿瘤危险性关系被引量:5
- 2005年
- 着色性干皮病基因D(XPD)作为重要的核苷酸切除修复基因,参与核苷酸切除修复和基因转录,其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个体肿瘤易感性密切相关。本文就目前广泛研究的XPD基因密码子15 6、密码子312和密码子75 1位点的多态性与肺癌、皮肤癌。
- 黄慧隆许建宁郑玉新
- 关键词:着色性干皮病基因D多态性易感性
- XRCC1、XPD、XRCC3、CCND1基因多态性与职业慢性苯中毒发病工龄的关联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探讨 DNA 损伤修复基因 XRCC1、XPD、XRCC3基因和细胞周期调控基因CCND1的多态性与慢性苯中毒发病工龄的关系。方法以确诊的80名慢性苯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 PCR-RFLP 分析技术,检测 DNA 损伤修复基因 XRCC1(C26304T、G27466A、G28152A、G36189A 位点)、XPD(C22541A、C23591T、A35931C 位点)、XRCC3(C18067T 位点)和细胞周期调控CCND1基因 G870A 位点的多态性,比较不同基因型 Kaplan-Meier 生存曲线,评价慢性苯中毒发病工龄与 XRCC1、XPD、XRCC3和 CCND1基因多态性的关联。结果携带 XRCC1 27466G/G 基因型的个体发生慢性苯中毒的发病工龄比携带27466G/A+A/A 变异基因型的个体长6.9年;携带 CCND1870G/G 基因型的个体比 G/A+A/A 基因型个体的发病工龄短6.2年。结论 XRCC1和 CCND1基因多态性可能影响慢性职业性苯中毒的发病工龄。
- 许建宁黄慧隆王全凯王雅文杨敏郑玉新
- 关键词:基因多态性慢性苯中毒发病工龄
- 修复基因XRCC1、XPD和XRCC3多态性与苯致DNA损伤修复能力关系的研究被引量:4
- 2007年
- 目的探讨XRCC1、XPD、XRCC3基因多态性与苯致DNA损伤修复能力的关系。方法以确诊并已脱离苯作业的80名慢性苯中毒患者作为病例组,以同期接苯的62名苯作业工人为对照组,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技术,检测XRCC1 C26304T(Arg194Trp)、G27466A(Arg280His)、G28152A(Arg399Gln)、G36189A(Gln632Gln)和XPD C22541A(Arg156Arg)、C23591T(Asp312Asn)、A35931C(Lys751Gln)以及XRCC3 C18067T(Thr241Met)位点的多态性,采用细胞阻滞微核试验和碱性彗星试验分别从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检测DNA修复能力。结果携带XPD35931 AC+CC变异基因型的个体、携带XPCC318067C/T变异基因型的个体均比携带相应野生基因型个体的苯致DNA损伤修复能力强。
- 许建宁杨敏黄慧隆王全凯王雅文李桂兰
- 关键词:苯中毒DNA修复能力
- XPD基因多态性与慢性苯中毒遗传易感性的相关性被引量:8
- 2006年
- 目的探讨着色性干皮病基因D(XPD)基因多态性与慢性苯中毒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以确诊并已脱离苯作业的80名慢性苯中毒患者为病例组,以同期接苯的62名苯作业工人为对照组,应用PCR-RFLP分析技术,检测XPD基因密码子156、312和751位点的多态性。结果校正性别、工龄、吸烟和饮酒等因素后,携带XPD 751Gln变异等位基因的个体发生慢性苯中毒的危险性升高,OR_(adj)为2.903,95%CI:1.054~7.9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相同苯作业暴露环境下,携带XPD 751Gln变异等位基因个体发生慢性苯中毒的危险性升高。
- 黄慧隆许建宁王全凯王雅文杨敏陈艳李桂兰
- 关键词:着色性干皮病基因D慢性苯中毒基因多态性遗传易感性
- 错配修复基因hMSH2多态性与职业性慢性苯中毒遗传易感性的关系
- 2008年
- 目的探讨DNA错配修复基因hMSH2多态性与慢性苯中毒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设计,以确诊的80名慢性苯中毒患者为病例组,以同期接苯的62名苯作业工人为对照组,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hMSH2基因C471A、IVS12-6(T〉C)和IVS1+9(C〉G)位点多态性,并利用PHASE2.1软件经Rayesian法计算单体型,分析与职业慢性苯中毒的关系。结果携带hMSH2 IVSI+9G变异等位基因的个体较hMSH2 IVSI+9CC野生基因型的个体发生慢性苯中毒的危险性增高2.3倍(OR=2.285,95%C1:1.085-4.812,P=0.03),校正性别、工龄、吸烟、饮酒等因素后,上述关联仍然存在(ORoaj=2.439,95%CI:1.089~5.467,P=0.03)。结论在相同的苯作业暴露环境下,携带hMSH2 IVSI+9G变异等位基因的个体发生慢性苯中毒的危险性升高。
- 李瑛许建宁王全凯杨敏王雅文陈艳李桂兰
- 关键词:HMSH2基因慢性苯中毒遗传易感性
- DNA修复基因XRCC1和XRCC3多态性与慢性苯中毒易感性的关系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探讨DNA修复基因XRCC1、XRCC3多态性与慢性苯中毒遗传易感性的关联及其与慢性苯中毒潜伏期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以确诊并已脱离苯作业的80名慢性苯中毒患者为病例组,以同期接苯的62名苯作业工人为对照组,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技术,检测XRCC1基因C26304T(Arg194Trp)、G27466A(Arg280His)、G28152A (Arg399Gln)、G36189A(Gln632Gln),位点和XRCC3基因C18067T(Thr241Met)位点的多态性,并采用生存分析方法对慢性苯中毒的潜伏期进行分析。结果携带XRCC3 18067C/T基因型的个体发生慢性苯中毒的危险性低于携带XRCC3 18067C/C基因型的个体(OR=0.233,95%CI:0.085~0.639,P=0.0046);携带XRCC1 27466G/G基因型的个体发生慢性苯中毒的潜伏期比携带27466G/A或A/A基因型的个体长6年。结论在相同的苯作业暴露环境下,携带XRCC3 18067T变异等位基因的个体发生慢性苯中毒的危险性降低;在慢性苯中毒患者中,携带XRCC1 27466 G/G基因型的个体发生慢性苯中毒的潜伏期较长。
- 黄慧隆许建宁王全凯杨敏王雅文陈艳李桂兰
- 关键词:基因DNA修复疾病遗传易感性
- XPD基因多态性与慢性苯中毒遗传易感性的相关性
- 2005年
- 黄慧隆许建宁郑玉新王全凯王雅文
- 关键词:XPD基因多态性慢性苯中毒遗传易感性
- XPD基因多态性与慢性苯中毒遗传易感性的相关性
- <正>目的探讨着色性干皮病基因(XPD)多态性与慢性苯中毒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设计,以确诊的慢性苯中毒并已脱离苯作业的80名患者(当地职业医师根据慢性苯中毒标准诊断)为病例组,以同一车间、同工种的未患慢性...
- 黄慧隆许建宁郑玉新王全凯王雅文
- 关键词:XPD基因多态性慢性苯中毒遗传易感性
- 文献传递
- DNA修复通路间的相互作用及对肿瘤风险性评估的影响被引量:4
- 2006年
- DNA修复能力缺陷会导致基因组不稳定和肿瘤发生。人类基因组计划以来,大量研究集中于修复基因型与肿瘤易感性的关系并将其用于指导暴露相关的风险评估,然而各研究结果间的差异较大,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在于损伤修复是数量众多的蛋白质参与的过程,各个修复通路之间并非完全独立。本文通过阐述DNA损伤修复通路间存在的交联和交互作用,及其对肿瘤风险评估存在不容忽视的影响,为DNA损伤修复机制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 杨敏许建宁
- 关键词:DNA修复相互作用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