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2007FY110400)
- 作品数:25 被引量:305H指数:9
- 相关作者:曹伟王力华郭忠玲范春楠阴黎明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华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黑龙江省被子植物分布新记录被引量:1
- 2013年
- 从2008年至2011年连续4年对黑龙江完达山地区的植物进行调查,并通过标本鉴定和相关资料查阅,发现了黑龙江省被子植物的7个地理分布新记录:毛茛科(Ranunculaceae)的银莲花Anemone cathayensis Kitag.)、报春花科(Primulaceae)的矮桃(Lysima chiaclethroides Duby)、豆科(Fabaceae)的长柔毛野豌豆(Vicia villosa Roth)、伞形科(Apiaceae)的短果茴芹[Pimpinella brachycarpa(Komar.)Nakai]、龙胆科(Gentianaceae)的小蓄菜[Nymphoides coreanum(Lévl.)Hara]、紫草科(Boraginaceae)的斑种草(Bothriospermum chinense Bge.)以及石竹科(Caryophyllaceae)的根叶漆姑草(Sagina maximaA.Gray)。
- 王洪峰王庆贵孙阎张义赵立波徐利剑
- 关键词:被子植物
- 基于Holdridge分类系统的东北地区主要树种的水热分布类群被引量:2
- 2013年
- 根据东北地区树种分布资料和233个气象站资料,利用Holdridge生命地带分类系统计算了东北地区50种主要树种的Holdridge生命地带分类系统的年生物温度(BT)、可能蒸散(APE)、年降水量(PREC)和可能蒸散率(PER)。构建了Holdridge指标与树种分布的纬度、经度和海拔高度的回归模型,定量的分析了东北地区树种分布的气候规律。综合年生物温度(BT)和可能蒸散率(PER)两个气候指标将50种主要树种划分为8个水热指标类群,分别为寒温耐旱型、寒温湿润型,寒温潮湿型,中温耐旱型,中温湿润型,中温潮湿型,暖温耐旱型和暖温湿润型。
- 曹伟郑美林刘童燕
- 长白山植物群落谱系结构及环境因子对其的影响被引量:22
- 2013年
- 以往在长白山植物群落生态学的研究中极少考虑物种间的亲缘关系。由物种亲缘关系所度量的群落谱系结构可以反映进化与生态过程对群落结构的影响,因而可以从全新的角度来了解群落构建的成因。文中研究以长白山76块样地为基础,分析了群落的谱系结构以及环境因子对其所造成的影响,结果显示:各样地、各群落类型均表现出一定的谱系结构,表明长白山植物群落构建过程主要是受生态位机制的作用;海拔、林分郁闭度、坡度及土壤腐殖质厚度与谱系结构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进一步将群落谱系结构结合环境因子的分布状态进行分析可以推测,环境压力作为生境过滤的形式是高山苔原以及岳桦林群落构建的最主要驱动力;干扰与环境压力对低海拔阔叶林群落构建起到重要作用;环境压力的缺失使得竞争作用放大,这成为决定阔叶红松林群落结构的主要方面。
- 刘巍曹伟
- 关键词:植物群落环境因子
- 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模拟氮沉降对文冠果结实的影响被引量:3
- 2010年
- 文章研究了土壤不同水分条件下200、400kg/(株.a),不同氮沉降0、45和135g/(株.a)对文冠果结实(包括果实产量、种子千粒重、种仁含油率、果实纵横径及其比值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文冠果结实具有明显的变化特征。氮沉降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果实产量和果实横径。氮沉降对种子千粒重、种仁含油率的影响与土壤水分条件有关。低水分条件下,前者随着氮沉降的增加而增加,后者变化不明显。高水分条件下,前者变化不明显,后者则升高。2种水分条件下,果实的纵径、纵横径比均随着氮沉降的增加而降低。
- 李庆军阴黎明王力华刘阳
- 关键词:生物质能源水分氮沉降
- 哈达岭山系森林群落维管束植物区系特征分析
- 2019年
- 以“东北森林种质资源专项调查(2007FY110400)”为契机,经哈达岭山系森林群落植被组成样方调查,共计收录了哈达岭山系维管束植物87科301属635种,科的组成以含2~5种植物科的数量最多,属的组成以1~3种的小属为主,属的优势相对科的优势小,优势科属分别以菊科的蒿属、风毛菊属所含物种数多。属的分布区系包含13个类型和8个变型,地理成分混杂、交错、融合,存在过渡性。区系的性质以温带分布为主,以北温带分布类型为优势,世界分布类型作为其重要组成,全部为草本植物。植物区系组成和热带有着一定的联系,但受地理隔离属种组成比例不高,多为生态幅较宽或历史原因在该区生存,且存在一定数量的古老成分。
- 王丽丽范春楠郑金萍郭忠玲
- 关键词:森林群落维管束植物区系
- 东北地区主要树种分布与气候的关系被引量:6
- 2013年
- 根据东北地区树种分布资料和气象资料,计算了东北地区50种主要树种的Kira温暖指数(WI)、温暖指数的全范围和最适范围以及徐文铎提出的湿度指数(HI)。建立了东北地区气候因子与树种地理分布的回归模型,并对气候因素与树种地理分布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分析。综合50种主要树种的水热指标值,将其划分为寒温湿润型,寒温潮湿型,中温耐旱型,中温湿润型,中温潮湿型,暖温耐旱型和暖温湿润型7个Kira水热指标分布类群,论述了东北地区主要树种沿热量和水分梯度的分布格局。
- 曹伟郑美林刘童燕
- 关键词:气候指标地理分布
- 大力提倡发展乡土树种——东北地区城市绿化乡土树种推荐被引量:7
- 2010年
- 在全球气候总体变暖的大背景下,我国北方地区冬春季气候异常波动现象频繁发生,常常导致园林树木生长异常,主要表现为边缘树种树木春季发芽推迟、枯黄及死亡。由于东北地区的乡土树种在本地区经历了长期的演化过程,与边缘树种相比,对气候的异常变化适应性较强。东北地区城市绿化应大力推广应用椴树、蒙古栎、色木槭、朝鲜槐等乡土树种。
- 陆庆轩曹伟陈玮路光祝长龙
- 关键词:乡土树种城市绿化全球气候气候异常园林树木
- 中国东北地区外来入侵植物的风险评估被引量:20
- 2013年
- 通过对野外调查资料和相关文献资料的分析,共确定东北地区外来入侵植物23科95种.在综合分析前人建立的外来入侵物种风险评估方法的基础上,结合东北地区外来入侵植物的实际情况,建立东北地区外来入侵植物的风险评估体系.通过对东北地区外来入侵植物进行风险评估,确定风险等级为A的植物25种,风险等级为B的植物53种,风险等级为C的植物17种.针对各风险等级的外来入侵植物提出防治对策.
- 郑美林曹伟
- 关键词:外来入侵植物风险评估
- 针叶树皮土有机肥料发酵及理化性质检验被引量:3
- 2010年
- 实验利用采自林场落叶松林下树皮(含有大量树皮及少量土壤)通过过筛和未过筛的针叶树皮土为堆肥材料,分别以设置尿素、粪肥为外施氮源进行堆肥比较。通过物理及化学检测堆肥过程中各项指标变化,结果显示:1)相同氮源不同树皮土基质之间相比电导率与pH值变化不十分明显;相同针叶树皮土基质施加不同氮源的对发酵过程中的电导率与pH值相比变化较大,外施氮源是针叶树皮土发酵过程中电导率和pH值变化的主要因素。发酵前后有机质含量无明显差异。易碎度比较发现,发酵后树皮比发酵前树皮易粉碎,更有利于被植物吸收利用。2)对发酵树皮土挥发酚与总酚含量测定发现针叶土在外施氮源下,挥发酚含量上升速度较快,而以粪为外施氮源对针叶树皮土总酚含量降低速率优于以尿素为外施氮源的树皮土,故针叶树皮土发酵时应选用针叶土,氮源为粪肥最佳。同时发现挥发酚含量随pH降低而增高,而总酚含量随pH的降低而降低,说明在发酵过程中pH值是发酵效果好坏重要衡量标准之一。
- 贺海升马纯燕卜军王勇牟虹伊崔惠生
- 关键词:有机肥电导率PH值挥发酚总酚
- 应用乡土树种的物候学及生理学解析——以沈阳城市绿化树种为例被引量:4
- 2011年
- 树木是城市植被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树种选择是城市绿化是否成功的关键,直接影响到城市生态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文中通过对沈阳市城市绿化外来树种和乡土树种物候期及生长情况的调查,结合国内外树木物候学和生理学研究进展,揭示城市绿化应用乡土树种的物候学和生理学原理,以期对我国的城市绿化树种选择起到借鉴和指导作用。
- 陆庆轩宋南曹伟陈玮
- 关键词:树种选择乡土树种生理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