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农业三项工程项目(SX2005041)
- 作品数:7 被引量:31H指数:3
- 相关作者:刁立平景德道林添资盛生兰龚红兵更多>>
- 相关机构: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农业三项工程项目江苏省高校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水稻新品种镇稻12号的丰产稳产性及其利用研究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为镇稻12号在水稻生产中的合理利用提供依据。[方法]以2006~2008年江苏省水稻新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结果为分析资料,采用高稳系数法,结合产量变异系数和适应度,对镇稻12号和对照武运粳7号进行比较。[结果]在2006~2007年区域试验、2008年生产试验中,镇稻12号的平均产量分别为9225.0、8865.0、9379.5kg/hm^2,分别比对照增产2.07%、7.70%、6.50%;高稳系数分别为88.79%、94.48%和93.86%,均大于对照;产量变异系数分剐为4.32%、3.55%、3.07%,均小于对照;适应度分剐为75.0%、100.0%、66.7%,均大于对照.[结论]镇稻12号是一个高产稳产、丰产性好的晚粳稻新品种,具有较好的广适性,增产潜力大。
- 胡春明李闯林添资盛生兰周义文龚红兵刁立平景德道钱华飞
- 关键词:高稳系数丰产稳产
- 粳稻优质食味相关性状的组群比较及育种策略被引量:1
- 2008年
- 将江苏省2006、2007两年粳稻区试的6个试验组别按食味分值分为优质群和普通群,对主要品质理化指标及产量增幅进行了组群比较(t检验),结果表明:食味品质与营养、外观、蒸煮等品质指标有显著的关系,即较低的蛋白质含量、较好的外观品质、适宜的直链淀粉含量和较高的胶稠度有利于食味的提高,但不同熟期、不同类型的优质群在不同年份,食味品质与其相关品质理化指标的关系密切程度存在差异;优质群的产量增幅与普通群总体上差异不显著。因此,优质食味可以与加工、外观、蒸煮品质的优质指标协调统一,在当前的产量水平下注重优质食味的选择对产量的提升没有显著影响。最后讨论了优质食味品种适宜的选育策略。
- 林添资景德道盛生兰龚红兵刁立平曹红
- 关键词:粳稻育种策略
- 中粳稻镇稻88育种实践的分析与启示被引量:15
- 2008年
- 通过对镇稻88的育成应用和育种技术路线的分析与总结,结合镇稻88近10年的区试和大面积生产的表现,探讨了粳稻优质超高产育种的途径和方法。
- 胡春明林添资龚红兵刁立平景德道盛生兰
- 关键词:中粳稻育种
- 优质粳稻新品种镇稻10号的选育和栽培技术被引量:6
- 2007年
- 景德道刁立平林添资盛生兰胡春明龚红兵周义文张继本
- 关键词:粳稻选育栽培技术
- 粳稻镇稻10号的优质高产育种策略及保优栽培技术被引量:5
- 2008年
- 对镇稻10号优质与高产相结合的选育策略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优质高产栽培的技术要点。
- 林添资景德道刁立平龚红兵盛生兰张继本胡春明钱华飞周义文余波
- 关键词:镇稻10号选育策略栽培技术
- 优质水稻新品种镇稻12号的选育与应用被引量:1
- 2009年
- 镇稻12号(曾用名镇稻654)是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中熟晚粳稻新品种。全生育期164d左右,株高110cm左右,有效穗为270万~300万穗/hm2,半直立穗型,每穗总粒数140~150粒,结实率90%左右,千粒重27g左右。植株生长清秀,灌浆速度快,熟相好。稻米品质达国标一级优质稻谷标准,米饭口感柔软滑润,食味品质好。中抗白叶枯病,感穗颈瘟和纹枯病。2009年2月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适宜在苏南地区种植。
- 林添资骆继秋刁立平景德道龚红兵盛生兰张继本钱华飞胡春明周义文余波李闯
- 关键词:粳稻选育
- 优质高产晚粳稻南粳43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被引量:2
- 2006年
- 仲维功陈志德杨杰黄转运
- 关键词:粳稻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