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671111)

作品数:20 被引量:519H指数:12
相关作者:谢云段兴武刘刚高晓飞冯艳杰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云南大学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9篇农业科学
  • 2篇天文地球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8篇黑土
  • 7篇土壤
  • 7篇黑土区
  • 5篇东北黑土
  • 5篇东北黑土区
  • 4篇土壤理化
  • 4篇土壤理化性
  • 4篇土壤理化性质
  • 4篇理化性质
  • 3篇土壤生产力
  • 3篇PI
  • 2篇气候
  • 2篇气候变化
  • 2篇作物
  • 2篇粮食生产
  • 2篇率定
  • 2篇降雨
  • 2篇METHOD
  • 2篇MPI
  • 2篇大豆

机构

  • 18篇北京师范大学
  • 3篇云南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气象局国...
  • 1篇国土资源部土...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黑龙江省农垦...
  • 1篇云南省水利水...

作者

  • 14篇谢云
  • 11篇段兴武
  • 9篇刘刚
  • 6篇高晓飞
  • 4篇冯艳杰
  • 3篇刘宝元
  • 2篇孙振宁
  • 2篇蔺涛
  • 1篇林燕
  • 1篇魏欣
  • 1篇张光辉
  • 1篇张玉平
  • 1篇殷水清
  • 1篇沈波
  • 1篇焦剑
  • 1篇司振中
  • 1篇郑袁志
  • 1篇陈德亮
  • 1篇李貌
  • 1篇赵振

传媒

  • 3篇自然资源学报
  • 2篇地理研究
  • 2篇干旱地区农业...
  • 2篇中国农业气象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土壤通报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地理学报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Chines...
  • 1篇Agricu...
  • 1篇中国水土保持...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5篇2009
  • 7篇2008
  • 1篇2007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东北黑土区土壤凋萎湿度研究被引量:8
2008年
以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资料为基础,调查了东北黑土区黑土类中23个土种的典型剖面,测定了土壤凋萎湿度及相关理化性质,在分析黑土土种凋萎湿度特征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关系的基础上,建立了分别利用土壤理化性质和最大吸湿水计算土壤凋萎湿度的两种方法。研究区23个土种的土壤凋萎湿度变化为9.45%~22.67%,平均为14.90%。随厚度略有增加.但变化不大。3个黑土亚类中,黑土的凋萎湿度最大,白浆化黑土最小。土壤凋萎湿度与机械组成,土壤容重和有机质含量有显著的相关性,可分别利用粘粒含量一个指标,粘粒含量与砂粒含量两个指标。粘粒含量、砂粒含量和容重3个指标计算估算土壤凋萎湿度,且选取变量越多估算效果越好。也可利用土壤最大吸湿水估算土壤凋萎湿度:PWP=1.4742×MH+0.6292。对这些估算方法的检验结果表明,利用土壤理化性质和利用最大吸湿水估算的土壤凋萎湿度与实测结果没有差异,建议方法是可行的。
段兴武谢云冯艳杰高晓飞
关键词:东北黑土区黑土土壤理化性质
东北地区融雪期径流及产沙特征分析被引量:32
2009年
严重的水土流失已威胁到东北地区的土地资源,融雪径流及其造成的侵蚀作为该地区水土流失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相关研究较少。本文利用全区93个气象站降水资料,分析了东北地区降雪与积雪的基本特征。利用27个典型流域水文站径流泥沙资料,分析了融雪期内径流与产沙特征。结果表明:东北各地雪期长度为5~8个月,自南向北逐渐延长。年降雪量占年降水总量的比例多在7~25%,由此形成的融雪期径流深占全年径流深比例达13.3~24.9%,融雪期输沙模数占全年输沙模数比例达5.8~27.7%。融雪期流域输沙模数受地貌影响十分显著:丘陵漫岗区降雪量和径流深均低于山区,但输沙模数平均为山区的2.9倍。融雪输沙模数与流域面积有十分显著的幂函数递减关系。为揭示融雪侵蚀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今后应加强融雪期内流域侵蚀及产沙监测。
焦剑谢云林燕赵登峰
土壤有效含水量的经验估算模型──以黑土为例被引量:3
2015年
土壤有效含水量(AWC)是评价土壤生产力的重要指标,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但不同土壤类型的AWC值在当前的土壤数据库中不可获得。以高生产力土壤黑土为例,通过测定不同地形部位黑土的有效含水量,分析了有效含水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建立利用土壤理化性质估算黑土有效含水量的经验模型。结果表明:(1)研究区黑土AWC(体积)变化在10.62%-30.98%间,平均20.06%,坡中位置土壤剖面的AWC值显著低于其余剖面;(2)黑土AWC与土壤砂粒含量有负相关性,与土壤容重、土壤粉(砂)粒含量、黏粒含量以及土壤有机质含量间有正相关性,其中与土壤容重的相关性最为显著;(3)基于统计方法建立了利用常规土壤理化性质计算AWC的线性回归式和非线性回归式,对这2个回归式的检验结果表明,利用土壤理化性质估算的AWC与实测结果无显著差异。经验证,本研究构建的经验模型可用于黑土AWC值的估算,从而为其他土壤类型AWC值的研究提供了方法参考。
白致威段兴武丁剑宏刘刚师小宁冯德泰韩絮
关键词:黑土土壤理化性质
生产力指数模型PI在北方土壤生产力评价中的应用被引量:11
2009年
土壤生产力评价是土地生产力评价的一个重要方法,对土壤生产力进行科学合理的定量评价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以中国北方4个耕地类型区为研究区域,选用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成果中44个典型剖面的土层厚度、容重、机械组成、有机质含量、pH值和作物产量数据,建立了新的PI模型并对PI值与产量进行回归分析,以证明PI模型是较好的土壤生产力评价模型。研究结果表明:①东北黑土区、北方平原区、北方山地丘陵区、黄土高原区的PI均值分别为0.377、0.198、0.202和0.172,说明东北黑土区土壤生产力最高,黄土高原区最低;②在各区内部,PI值与作物产量之间均呈十分显著的线性关系,其回归方程的决定系数变化范围在0.589—0.743,均能通过显著性水平为0.005的检验,表明PI模型可用于区内土壤生产力评价;③回归直线的重合性检验表明,不同类型区PI值与产量的回归方程有显著差异,但北方平原区和北方山地丘陵区在显著性水平为0.05时可将PI值与产量进行统一回归。土地生产力区间差异主要由气候因素造成,而区内差异主要是由土壤因素造成。该模型的不足之处就在于未考虑不同耕地类型区之间不同的气候因素,这一点有待于继续探讨。但是对于耕地类型区内部来说,PI模型不失为一个比较好的土壤生产力评价模型。
孙振宁谢云段兴武
关键词:土壤生产力土壤理化性质
用小时降雨资料估算降雨侵蚀力的方法被引量:34
2007年
降雨侵蚀力是进行土壤流失量预报的基本因子,EI30是迄今得到广泛应用的定量指标,但它的计算需要降雨过程资料,使其推广应用受到很大限制。用自动气象观测提供的高精度等间隔降雨资料,代替降雨过程资料,是估算降雨侵蚀力指标的首选。国际上对此已有研究,发现有很大的地区差异性。为此,本文在水蚀严重的中国东部季风区选择5个代表站点,共456次降雨过程资料,建立了用60 min等间隔雨量资料估算次降雨侵蚀力的计算方法。研究结果表明:直接用60 min等间隔资料计算的降雨侵蚀力指标值,与用降雨过程资料计算的结果相比,降雨动能E差异较小,主要差异体现在最大30 min雨强I30上,由此导致降雨侵蚀力指标EI30的差异也十分明显。利用自动气象观测小时雨量资料计算降雨侵蚀力指标值,通过公式(EI30)bp=1.730(EI30)60转换,可以较精确地估算全国降雨侵蚀力,与用日、月和年降雨量资料的估算值相比,能够提高土壤侵蚀预报精度。
殷水清谢云王春刚
PI模型在东北松嫩黑土区土壤生产力评价中的应用被引量:16
2010年
土壤生产力指数模型(Soil Productivity Index,简称PI)的简单实用性使其在国外土壤生产力评价及侵蚀对土壤生产力的影响评价等方面获得了广泛应用,但在中国国内却缺少该模型的系统性介绍和验证性研究。因此,论文在系统介绍PI模型的基础上,以东北松嫩黑土区为研究区,利用研究区17个土壤剖面理化性质数据和作物产量调查数据,比较分析了表土评价法(CI),原PI模型以及根据研究区土壤特性订正过的PI模型(BPI)对土壤生产力的评价效果。结果表明:(1)CI法生产力指数差异小,不易将土壤生产力水平进行分异;PI和BPI模型生产力指数差异大,容易将土壤生产力水平进行分异;(2)3种模型生产力指数与正常年景玉米产量的线性回归结果,BPI模型最好(R2=0.6774,P<0.01),其次是PI模型(R2=0.3357,P<0.05),CI模型较差(R2=0.0865),未通过显著性检验(P>0.05);(3)PI模型对于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的土壤生产力水平出现高估,BPI由于引入有机质含量指标,评估效果明显改善。总体而言,PI模型将一定厚度的土体作为对象综合评价土壤生产力,效果明显优于表土评价法,但在具体地区应用时,应根据当地土壤生产力影响因子的重要性,选择适当指标进行修订。东北地区有机质对作物生长十分重要,引入该指标后明显改善了PI模型对土壤生产力的评价效果。
段兴武谢云张玉平刘冰
关键词:土壤生产力
东北黑土区农地水土流失现状与综合治理对策被引量:179
2008年
东北黑土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产区和商品粮基地,对稳定粮食市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但长期的重开垦轻保护导致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已经影响到了粮食生产的地位。以东北松嫩黑土区面积约2080万hm^2的区域为研究对象,根据950个野外调查点资料,推算研究区农地面积为1727.40万hm^2。通过径流小区和137Cs监测资料,估算该地区农地水土流失强度。东北黑土区农地土壤流失量与坡度的关系为A=0.7379θ。利用美国SRTM90m×90m地面高程资料,得出研究区总体地形平缓,坡度1°以下面积占72.25%,1°-5°面积占27.05%,5°以上面积仅占0.70%;但由于坡面较长,观测与计算结果表明,水土流失面积已达到1339.45万hm^2,占研究区总土地面积的64.40%,占研究区农地面积的77.54%。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已经十分严重,开展针对该地区水土流失特点的水土保持措施建设已刻不容缓。同时,为全面了解东北地区水土流失状况,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整个东北地区水土流失监测与土壤侵蚀规律的研究。
刘宝元阎百兴沈波王志强魏欣
关键词:黑土黑钙土水土流失监测东北黑土区
东北典型黑土区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特征被引量:16
2012年
东北黑土区是我国最为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摸清第二次土壤普查以来主要黑土土种理化性质的变化特征可为保护黑土资源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本文基于第二次土壤普查的典型黑土剖面资料,重新调查了典型黑土区内的23个黑土土种,结果表明:近20年来主要黑土土种上的粮食单产增加约81%;在化工肥料和侵蚀的共同作用下,黑土的有机质含量和全氮含量变化不大,但全磷含量显著增加,全钾含量显著降低,表层土壤酸化明显。建议今后适当增加钾肥施用量而减少磷肥施用量。
段兴武赵振刘刚
关键词:东北典型黑土区第二次土壤普查
Field Capacity in Black Soil Region, Northeast China被引量:9
2010年
In this work, 23 black soil profiles were surveyed and 113 soil samples were collected to determine the field capacity (FC) of the black soil in Northeast China. The effectiveness of three methods measuring FC, the Wilcox method (WM), the undisturbed soil pressure plate method (PUM) and the air-dried sieved soil pressure plate method (PDM) were compared to select a suitable laboratory measurement method. Results show that the FC values measured by PDM are greater than those measured by PUM, and the values measured by PUM are greater than those measured by WM. PUM is more suitable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FC in the study area. One regression equation between PUM and PDM has been established through which undisturbed soil can be replaced by air-dried sieved soil, which is easier to get, to measure FC. FCs vary from 23.50% to 37.00%, with an average of 31.65%, which differ greatly among the 23 black soil profiles. FC is found to be significantly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silt content, clay content and bulk density of the soil, but significantly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sand content. An empirical pedotransfer function is established to estimate the FC using available soil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DUAN XingwuXIE YunLIU GangGAO XiaofeiLU Hongmei
ALMANAC作物模型参数的敏感性分析被引量:21
2008年
为了方便模型数据库的组建,降低模拟结果的不确定性,本文根据山东禹城综合试验站2000-2003年的田间试验资料,进行AL-MANAC模型模拟冬小麦和夏玉米的验证。在此基础上采用OTA(即每次只改变其中1个参数)方法,对模型的土壤参数和作物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验证结果表明,ALMANAC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冬小麦和夏玉米的产量和叶面积指数的动态变化,冬小麦和夏玉米模拟产量的相对误差(RE)为-8.6%~6.0%、-3.5%~7.2%,叶面积指数的RE为-13.1%~14.8%、-13.0%~12.2%;敏感性分析显示,土壤参数中的径流曲线数、土壤容重、田间持水量和土层厚度对模拟结果影响显著,其次为初始含水量和凋萎湿度,再次为粉粒含量、砂粒含量和土壤反射率;作物参数中的收获指数、光能利用率、热量单元指数、叶面积增长期占生长期的比例,对模拟结果影响显著,其次为作物生长最适温度、消光系数、作物生长下限温度、最大根深、最大叶面积指数、群体动态参数,再次为光能利用降低参数、叶面积指数动态曲线参数、叶面积指数衰减速率。
刘刚谢云高晓飞冯艳杰
关键词:参数率定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