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301601)

作品数:15 被引量:198H指数:8
相关作者:韩新辉杨改河冯永忠任广鑫赵发珠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循环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西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陕西省科技统筹创新工程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11篇丘陵区
  • 11篇黄土丘陵
  • 11篇黄土丘陵区
  • 8篇土壤
  • 5篇植被
  • 3篇植被类型
  • 3篇陕北黄土丘陵...
  • 3篇土壤全氮
  • 3篇土壤有机
  • 3篇全氮
  • 2篇养分
  • 2篇有机氮
  • 2篇有机碳
  • 2篇有机质
  • 2篇植被恢复
  • 2篇土壤养分
  • 2篇土壤有机质
  • 2篇退耕
  • 2篇人工植被
  • 2篇物量

机构

  • 14篇西北农林科技...
  • 11篇陕西省循环农...
  • 2篇西北大学
  • 1篇宁夏农林科学...

作者

  • 12篇韩新辉
  • 10篇杨改河
  • 7篇冯永忠
  • 7篇任广鑫
  • 5篇康迪
  • 5篇赵发珠
  • 3篇杨丽霞
  • 3篇陈少锋
  • 3篇邓健
  • 2篇郝文芳
  • 2篇佟小刚
  • 2篇李昌珍
  • 2篇赵路红
  • 2篇安娟娟
  • 2篇吴建平
  • 1篇王得祥
  • 1篇黄婷
  • 1篇孙娇
  • 1篇王晓娇
  • 1篇王钰莹

传媒

  • 3篇生态学报
  • 3篇草地学报
  • 1篇河北大学学报...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西北农业学报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西北林学院学...
  • 1篇干旱区研究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农业环境科学...
  • 1篇Journa...

年份

  • 2篇2018
  • 3篇2017
  • 6篇2016
  • 4篇2014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林龄刺槐林土壤团聚体化学计量特征及其与土壤养分的关系被引量:31
2016年
土壤团聚体化学计量特征分析可以为土壤养分的评价提供依据,对陕北黄土丘陵区20 a、25 a、40 a、50 a刺槐林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全氮、全磷化学计量比及其与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化学计量比的相关性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林龄的增加,刺槐林各粒径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全氮含量及其有机碳、全氮、全磷化学计量比显著增加(P<0.05),均表现为在0—20 cm土层高于20—40 cm土层,而刺槐林土壤团聚体全磷含量变化较小;相同林龄刺槐林在0—20 cm和20—40cm土层中0.25—2 mm粒径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全氮、全磷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最高。刺槐林0.25—2 mm粒径团聚体对土壤原土有机碳、全氮含量及其有机碳、全氮、全磷化学计量比有显著影响。营造刺槐林对各粒径土壤团聚体全效养分分配及其平衡关系存在积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0.25—2 mm粒径土壤大团聚体中,通过影响0.25—2 mm粒径团聚体提高了土壤全效养分的供应和保持能力。
孙娇赵发珠韩新辉杨改河白孙宝郝文芳
关键词:刺槐林
陕北黄土丘陵区土壤碳氮库对人工植被恢复的响应被引量:4
2014年
为揭示陕北黄土丘陵区深层土壤碳氮含量及储量对不同人工植被恢复的响应特征,在典型退耕还林区,选择恢复30年的人工刺槐、柠条林地、撂荒地及坡耕地,分析0~200 cm土层有机碳和全氮剖面分布和数量的变化状况.结果表明:不同植被类型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均在0~100 cm土层随土层加深呈下降趋势,而100~ 200 cm趋于平缓.较坡耕地,3种植被下100~200 cm深层土壤有机碳密度平均增加7.93 Mg/hm^2,全氮密度平均增加0.65 Mg/hm^2.且3种植被下100~200 cm深层土壤有机碳和氮密度平均分别占到0~200 cm深土壤的24.4%和26.7%,分别是坡耕地的1.52倍和1.85倍.因此,长期人工植被恢复下能够增加土壤深层(0~ 200 cm)有机碳和全氮储量,并且以刺槐林提升土壤碳氮储量潜力较高.
陈少锋韩新辉冯永忠杨改河任广鑫
关键词:黄土丘陵区植被类型土壤有机质土壤全氮
不同人工植被下土壤活性有机碳及碳库管理指数变化被引量:6
2014年
探讨了黄土丘陵区不同人工植被下土壤总有机碳(TOC)、3种氧化活性有机碳及碳库管理指数(CMI)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0~100 cm土层,不同人工植被下土壤总有机碳、3种活性有机碳含量均随土层加深而递减,但整个土壤剖面总有机碳及其活性组分含量均表现为刺槐>柠条>撂荒地>坡耕地,且差异主要在0~40 cm土层;同一土层,不同人工植被下3种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及有效率表现为低活性有机碳(0.67~2.02 g·kg-1,10.47%~33.00%)>中活性有机碳(0.12~1.38 g·kg-1,6.44%~22.52%)>高活性有机碳(0.03~0.68 g·kg-1,2.10%~11.09%)。不同人工植被下有机碳活性越强,则其CMI的差异越大且影响深度越深,相比坡耕地,3种人工植被均显著提升了0~100 cm深各土层高活性有机碳CMI,且平均增幅表现为刺槐(213.9%)>柠条(152.4%)>撂荒(82.6%),中和低活性有机碳CMI只在人工刺槐和柠条林下100 cm深各土层显著增加。综上,人工林植被具有提升100 cm土壤碳库及其质量的潜力,且总体以刺槐效果较佳。
安娟娟陈少锋赵发珠杨丽霞韩新辉康迪杨改河
关键词:人工植被土壤活性有机碳黄土丘陵区
黄土丘陵区植被恢复对土壤可溶性氮组分的影响被引量:22
2017年
为探究黄土丘陵地区人工植被恢复对土壤氮素养分累积与有效性的影响,研究分析了植被恢复15年刺槐、柠条、刺槐侧柏混交、刺槐山桃混交以及荒草地土壤可溶性氮组分含量及其垂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与耕地相比,植被恢复显著提高了0—30 cm土壤可溶性氮组分含量,这也使0—30 cm土壤可溶性氮组分密度显著增加,可溶性有机氮密度增幅表现为柠条(262.2%)>刺槐(232.8%)>刺槐山桃混交、刺槐侧柏混交(34.5%)>荒草地(-21.5%),硝态氮密度整体表现为柠条>刺槐>刺槐山桃混交>荒草地>刺槐侧柏混交,增幅为7.9%—182.8%,铵态氮密度以刺槐山桃混交增幅最大(110.3%),荒草地最小为2.6%。可溶性有机氮、硝态氮占全氮的比例以刺槐最高,分别提升了2.4倍和0.6倍,铵态氮占全氮的比例以刺槐山桃混交最高,提升了1.0倍。可溶性氮组分受微生物量碳氮的影响大于有机质和全氮,微生物量氮与可溶性氮组分的相关性优于微生物量碳,硝态氮对土壤有机质、全氮和微生物量碳氮的变化最为敏感。综上,植被恢复能够提高土壤可溶性氮组分含量、密度及其占全氮比例,增加土壤氮的有效性,以刺槐、柠条提升效果最好。
赵路红李昌珍康迪任成杰韩新辉佟小刚冯永忠
关键词:植被恢复可溶性有机氮硝态氮铵态氮
黄土高原典型流域种植业发展模式的能值分析被引量:10
2016年
为客观评估和比较退耕还林后黄土高原典型小流域不同种植业发展模式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本研究通过能值分析方法,定量分析了粮食和果树兼作、粮食生产为主和果树种植为主3种典型流域种植业系统的能值投入和产出情况,建立能值分析指标体系,在自然资源压力、社会和经济发展水平方面进行比较,进而对3种模式的系统可持续性进行评估.结果表明:黄土高原典型流域不同类型种植业系统外部辅助能值均占总能值投入的75%以上,且其中不可更新能值所占比例远大于可更新能值,由此造成了能值自给率低而环境承载率高的特点;流域粮食种植业生产具有高投入、低产出的特点,而水果种植和粮果兼作具有高投入、高产出的特点,3种模式能值密度均达到全国农业经济系统平均水平2倍以上,其中,粮食生产为主的模式净能值产出率最低而粮果兼作型最高;流域种植业能值可持续发展指数均<1,能值/环境可持续指标均远低于全国农业系统平均水平,可持续发展能力较低,以粮食和果树兼作的模式可持续发展指数最高.3种模式比较发现,粮果兼作发展模式在流域种植业发展中具有相对较好的发展能力和较高的系统稳定性,能值生产效率适中且可持续性最高,因此黄土高原地区以流域为单元的农业发展应该更加偏向于考虑多产业综合的复合结构生产方式.
邓健赵发珠韩新辉冯永忠杨改河
关键词:能值分析种植业流域黄土高原
黄土丘陵区退耕植被土壤水分·可溶性碳氮的变化特征
2016年
[目的]研究黄土丘陵区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水分、可溶性碳氮的变化特征。[方法]选择刺槐(乔木)、柠条(灌木)、撂荒地(草地)3种退耕植被为研究对象,以坡耕地为对照,研究不同退耕植被下土壤水分、可溶性碳氮的季节和垂直分布。[结果]土壤水分、可溶性碳氮均受季节变化的影响,其中土壤水分表现为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可溶性碳氮的趋势相反;此外,与耕地相比,3种退耕植被土壤水分、可溶性碳氮均有较大的提高;随着土层的加深,土壤水分在表层(0-30 cm)整体表现为撂荒地较林地低,而30-200 cm土层,表现为撂荒地大于林地,深层土壤水分变化不显著。可溶性碳氮在0-30 cm土层也表现为随着土层的增加而递减趋势,且显著受土层变化的影响(P<0,05)。另外,土壤水分、可溶性碳氮存在着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该研究阐明了黄土丘陵区典型退耕植被的土壤水分、可溶性碳氮的动态变化规律,为进一步分析和评价黄土丘陵区土壤养分状况提供科学依据。
罗欣雨王得祥
关键词:土壤水分动态特征
Effect of competition on spatial patterns of oak forests on the Chinese Loess Plateau被引量:3
2017年
Reforestation or natural forest regeneration is an alternative measure for controlling soil erosion in degraded land on the Chinese Loess Plateau(CLP). However,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temporal dynamics and the spatial patterns of forest regeneration remains inadequate. Two oak forests at different development stages were investigated to determine the spatial patterns of competitions(intraspecies and interspecies) during different successional stages. The intraspecies and interspecies spatial relationships among different tree diameters at breast height were analyzed at multiple scales by Kriging interpolation method and univariate and bivariate O-ring statistics. Our analytical results indicated that self-correlation and competition intensity were relatively high between oak and pine trees in the early development stage of oak forests due to their clumped distributions of heavy seeds. Birch trees had a lower competition in comparison to oak trees although birch was the dominant species. Therefore, asymmetric competition of oak trees was most likely to have led to their edge dispersal and their success in replacing the pioneer species. Asymmetric competition means that larger individuals obtained a disproportionately large share of the resources and suppressed the growth of smaller individuals. Kriging interpolation analysis showed a tendency towards homogenization caused by interspecies competition during the succession of oak forests. Our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the competition was the driving factor in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oak forests on the CLP.
KANG DiDENG JianQIN XiaoweiHAO FeiGUO ShujuanHAN XinhuiYANG Gaihe
关键词:COMPETITION
黄土丘陵区退耕植被细根生物量及其碳氮磷库动态变化被引量:2
2016年
为揭示黄土丘陵区不同退耕植被细根季节动态,选取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以及撂荒3种退耕模式为研究对象,采集0~50cm土层细根,分析其生物量及C(碳)、N(氮)、P(磷)库的生长期变化。结果显示:刺槐、柠条及撂荒地细根生物量,C,N,P含量及储量在生长期内变化显著(P〈0.05),其中细根生物量与C,N,P储量先减小后增加,而细根C,N,P含量先增加后减少;刺槐与柠条细根生物量,C,N,P含量及储量在生长期内均显著大于撂荒地;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细根C储量与土壤C储量、细根N储量与土壤N储量、细根P储量与土壤P储量均显著正相关,尤其是细根N储量与土壤N储量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综上,黄土丘陵区刺槐、柠条与撂荒3种退耕模式细根生物量及其碳氮磷库存在显著季节变化,细根碳氮磷库通过季节变化显著提高土壤C,N,P储量尤其是土壤N储量,且刺槐与柠条提高效果优于撂荒草地。
孙平生任成杰邓健康迪冯永忠任广鑫杨改河韩新辉
关键词:细根黄土丘陵区
陕北黄土丘陵区不同植被类型群落多样性与土壤有机质、全氮关系研究被引量:61
2014年
为探讨陕北黄土丘陵区不同植被类型物种多样性与土壤有机质、全氮的关系,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相关性分析对5种不同植被群落特征、多样性、土壤碳氮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植物群落组成主要为菊科、禾本科和豆科,这3大科植物在该区具有较强的生态适应性;不同植被类型群落Gleason丰富度指数为30 a撂荒地最大,16 a撂荒地最小,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Sheldon均匀度指数均为30 a刺槐林(Robinia pseudoacacia)最大,16a撂荒地最小;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均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递减,其平均含量在0~30 cm和30~100 cm土层从大到小为30 a刺槐林>30 a撂荒地>16 a刺槐林>30 a柠条林(Caragana microphylla)>16 a撂荒地,30 a刺槐林表现出较好的土壤碳氮累积效果.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植被类型群落物种多样性与土壤有机质、全氮之间显著相关(P<0.05),表明土壤有机质和全氮是影响植物群落组成和多样性的关键生态因子.
杨丽霞陈少锋安娟娟赵发珠韩新辉冯永忠杨改河任广鑫
关键词:黄土丘陵区植被类型群落多样性土壤有机质土壤全氮
黄土丘陵区退耕地土壤可溶性氮组分季节变化与水热关系被引量:15
2018年
为探究黄土丘陵区退耕地植被恢复土壤有效氮素养分累积的季节动态变化特征及水热驱动效应,以邻近坡耕地为对照,分析了植被恢复15 a的刺槐、柠条、荒草地土壤可溶性氮组分密度、分布比例在4—10月份内的动态变化状况及其与土壤温度和含水量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整个采样期间,0—30 cm土层土壤硝态氮、可溶性有机氮和可溶性全氮动态变化显著,且各可溶性氮组分中仅硝态氮随土层变化差异显著。其中土壤硝态氮变化幅度整体为0.13—1.71 g/m^2,占可溶性全氮的5.1%—52.1%,其最大值出现在4月份,最小值出现在10月份;可溶性有机氮整体变化幅度为0.29—2.92 g/m^2,占可溶性全氮的30.9%—85.3%,在4月份和8月份分别达最小值和最大值;铵态氮动态变化不显著,4—10月份整体变化幅度为0.17—0.74 g/m^2,占6.4%—21.4%,其最小值出现在10月份,最大值出现在4月份;可溶性全氮整体变化幅度为1.25—3.52 g/m^2。可溶性氮组分中,各组分所占比例为可溶性有机氮>硝态氮>铵态氮,并且可溶性有机氮与硝态氮所占比例动态变化趋势相反。刺槐、柠条林和荒草地0—30 cm土壤硝态氮平均约为耕地的3.42倍、2.54倍和1.26倍,铵态氮平均为耕地的1.71倍、1.37倍和1.30倍,可溶性有机氮约为1.64倍、1.31倍和1.23倍。可溶性氮组分受土壤含水量的影响大于土壤温度,硝态氮对土壤含水量的变化最为敏感,而可溶性全氮则对土壤温度变化最为敏感。综上所述,人工林植被恢复有利于提高土壤可溶性氮组分,增加氮的有效性,同时除铵态氮外,土壤可溶性氮组分随季节变化显著。
赵路红李昌珍康迪任成杰韩新辉佟小刚冯永忠
关键词:退耕地可溶性有机氮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