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802067)

作品数:9 被引量:153H指数:8
相关作者:孙萍殷跃平吴树仁汪发武彭建兵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调查局国土资源部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建筑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天文地球
  • 2篇建筑科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7篇地震
  • 6篇汶川地震
  • 3篇力学性质
  • 3篇滑坡
  • 3篇黄土
  • 2篇微观结构
  • 2篇环剪试验
  • 2篇高速远程滑坡
  • 2篇边坡
  • 2篇边坡工程
  • 1篇单轴
  • 1篇单轴拉伸
  • 1篇单轴拉伸试验
  • 1篇地裂缝
  • 1篇岩石
  • 1篇振动液化
  • 1篇轴拉
  • 1篇结构面
  • 1篇抗拉
  • 1篇抗拉强度

机构

  • 9篇中国地质科学...
  • 8篇中国地质调查...
  • 7篇国土资源部
  • 3篇日本京都大学
  • 2篇长安大学

作者

  • 9篇孙萍
  • 8篇殷跃平
  • 6篇吴树仁
  • 3篇汪发武
  • 2篇彭建兵
  • 1篇石菊松
  • 1篇张永双
  • 1篇王志新

传媒

  • 2篇工程地质学报
  • 1篇地震地质
  • 1篇水文地质工程...
  • 1篇岩土工程学报
  • 1篇岩石力学与工...
  • 1篇岩土力学
  • 1篇地质通报
  • 1篇Journa...

年份

  • 2篇2011
  • 4篇2010
  • 4篇2009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速远程地震黄土滑坡发生机制试验研究被引量:25
2009年
1920年海原大地震触发了多处典型高速远程地震黄土滑坡,本文在对西吉党家岔滑坡进行野外调研的基础上,采集了具有代表性的滑带土作为试验样品,以1940年5月18日美国帝国谷强震记录作为波动输入,利用DPRI环剪试验机,对该滑坡的发生机制进行了一系列环剪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地震发生时,坡体潜在滑面的滑带土在强震作用下发生的"滑动面液化"(Sliding surface liquefaction)现象是导致高速远程滑坡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伴随着"滑动面液化"过程,滑体产生了逐渐增大的剪切位移及孔隙水压力(地震力作用结束瞬间已分别达到2.03m及104kPa),并获得了较大的速度,为高速远程滑坡的发生提供了条件。
孙萍殷跃平吴树仁汪发武陈立伟
关键词:海原地震高速远程滑坡环剪试验
东河口滑坡岩石微观结构及力学性质试验研究
东河口滑坡是"5.12"汶川大地震触发的典型高速远程滑坡,滑坡自高程1 300m处开始滑动,总滑程约2 400 m,致使780余人遇难。滑坡体主要由震旦系灰岩及白云质灰岩、寒武系炭质板岩及千枚岩构成。野外调研结果表明,以...
孙萍殷跃平吴树仁陈立伟
关键词:边坡工程汶川地震微观结构
文献传递
东河口滑坡-碎屑流高速远程运移机制探讨被引量:49
2009年
青川东河口滑坡-碎屑流是"5.12"汶川大地震触发的典型高速远程滑坡,滑坡自高程1300m处开始滑动,总滑程约2400m,致使780余人遇难。野外调研结果表明,该滑坡自启动到最终静止,分别经历了滑坡启动阶段、重力加速阶段、圈闭气垫效应飞行阶段、撞击折返阶段及长距离滑动堆积阶段5个重要动力过程,最终抵达下寺河左岸的红花地村并形成堰塞湖。文中通过对该高速远程滑坡-碎屑流的地质背景及形态特征进行剖析认为,东河口滑坡启动区的断层破碎带、局部凸起地形以及力学性质较差的千枚岩、板岩的存在,对该滑坡的启动均有着显著影响;滑坡体在运行一段距离后是否可以继续保持高速远程滑动,除了有利的地形外,滑体滑动路径上高含水量的溪流堆积物的存在,是促使该滑坡成为高速远程滑坡-碎屑流的重要原因之一。
孙萍张永双殷跃平汪发武吴树仁石菊松
关键词:汶川地震
四川省青川县东河口滑坡岩石的抗剪断性质试验被引量:10
2009年
东河口滑坡是5·12汶川大地震触发的典型的高速远程滑坡,致使780余人遇难。该滑坡体主要由震旦系灰岩和寒武系炭质板岩、千枚岩构成。震后在对该滑坡进行详细野外调研的基础上,采集了具有代表性的岩块作为试验样品,利用60t液压式万能材料试验机对该滑坡岩石的抗剪断性质进行了一系列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水对该滑坡岩体的力学性质有重要的影响,干燥状态与饱水状态下岩石的抗剪断强度有很大的差异,岩石中存在的结构面也是影响岩石力学性质的主要因素之一,是岩质边坡稳定性的一个主要控制条件。
孙萍殷跃平吴树仁陈立伟
关键词:汶川地震力学性质饱水结构面
Analysis on the Dynamical Process of Donghekou Rockslide-Debris Flow Triggered by 5.12 Wenchuan Earthquake被引量:8
2011年
Among the geo-hazards caused by the great Wenchuan Earthquake, the rapid and long runout rockslide-debris flow is of primary concern due to the large volume of displaced material and the resultant catastrophic impacts to the landscape and socioeconomic structure. In order to analyze the dynamical process of this kind of geo-hazard, the Donghekou rockslide-debris flow is given as an example in this paper. This event, which killed 780 people, initiated at an elevation of 1300 m with a total long run-out distance of more than 2400 m. The slide mass is mainly composed of dolomite limestone and siliceous limestone of Sinian system, together with carbon slate and phyllite of Cambrian. During the processes from slide initiation to the final cessation of slide movement, five dynamic stages took place, here identified as the initiation stage, the acceleration of movement stage, the air-blast effect stage, the impact and redirection stage and the long runout slidematerial accumulation stage. Field investigations indicate that due to the effects of the earthquake, the dynamics of the Donghekou rockslide-debris flow are apparently controlled by geologic and tectonic conditions, the local geomorphological aspects of the terrain, and the microstructural and macroscopic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rocks which compose the slide mass. These three main factors which dictate the Donghekou rockslide-debris flow dynamics are discussed in detail in this paper, and significant results of field investigations and tests of materials are presented. The above dynamical processes are analyzed in this paper, and some useful conclusions have been gained.
SUN PingZHANG YongshuangSHI JusongCHEN Liwei
汶川地震区东河口滑坡破坏机制FLAC模拟分析被引量:14
2011年
以汶川地震触发的东河口滑坡为典型案例,根据野外调查结果建立震前地质模型,将实测的汶川地震波作为动力输入,采用FLAC有限差分法对该滑坡分别进行了静力稳定性分析及动力稳定性分析。计算结果表明:竖向峰值加速度导致了边坡的稳定性系数大幅降低,对边坡的破坏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另外,竖向峰值加速度引起了边坡后缘大面积的拉张破坏,这正是汶川地震引起西南山区产生大量崩滑甚至岩土体"抛掷"现象的一个重要因素。
孙萍殷跃平陈立伟
关键词:汶川地震滑坡FLAC
东河口滑坡岩石微观结构及力学性质试验研究被引量:22
2010年
东河口滑坡是"5.12"汶川大地震触发的典型高速远程滑坡,滑坡自高程1300m处开始滑动,总滑程约2400m,致使780余人遇难。滑坡体主要由震旦系灰岩及白云质灰岩、寒武系炭质板岩及千枚岩构成。野外调研结果表明,以上几种岩石的自身微观结构及宏观力学性质,对于促使该滑坡在地震作用下发生迅速启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利用ORTHOPLAM显微镜、RMT-150C岩石力学试验系统及600kN液压式万能材料试验机,分别对岩石的显微结构及抗拉、抗压、抗剪断性质进行一系列试验研究。显微结构测试结果表明,这几种岩石的结构及矿物成分均比较复杂,大多经历至少两期的变形与变质过程;岩石力学试验结果表明,水对该滑坡体岩石的力学性质有着重要影响,在干燥状态与饱水状态下,岩石的抗拉强度、抗压强度以及抗剪断强度均有很大的差异,同时,岩石中原有的结构面也是影响其力学性质的一个重要因素。
孙萍殷跃平吴树仁陈立伟
关键词:边坡工程汶川地震微观结构
黄土拉张破裂特性试验研究被引量:25
2009年
通过单轴拉伸试验,分析了地裂缝发育区原状黄土与重塑黄土的拉张破裂特性。研究表明,黄土的抗拉强度及极限拉应变均很小,抗拉强度一般仅有几到十几kPa,极限拉应变仅千分之几;含水率与干密度是影响黄土抗拉强度的两个重要因素,它们与抗拉强度之间分别满足递减的负指数关系与递增的指数关系。因此,黄土本身的弱抗拉特性是导致黄土地区地裂缝等地质灾害较为发育的一个重要因素。
孙萍彭建兵陈立伟王志新
关键词:单轴拉伸试验抗拉强度含水率干密度地裂缝
黄土拉伸试验及其破裂过程仿真分析被引量:14
2010年
Q3黄土的单轴拉伸试验表明,黄土的抗拉强度值很小,在拉张应力作用下会发生突发性的脆性破坏,断裂面粗糙,且基本垂直于拉应力方向。借助数值分析软件RFPA,对黄土的整个拉张破裂过程进行了仿真分析,捕捉到了黄土在拉张应力作用下内部裂纹的扩展与演化过程。结果表明,黄土的拉张破裂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线性变形阶段和裂纹的形成、扩展与贯通阶段。黄土体内部裂纹的萌生、扩展及贯通会在很短时间内完成,即黄土在拉伸应力作用下的破坏是突发性的,属于脆性断裂。单轴拉伸试验结果与数值仿真分析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孙萍彭建兵殷跃平吴树仁
关键词:脆性破坏
汶川地震高速远程滑坡机制实验研究被引量:9
2010年
汶川大地震触发了多处高速远程滑坡,导致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其中,东河口滑坡是这次地震触发的最为典型的高速远程滑坡之一,同时也是目前备受关注、争论颇多的滑坡之一。野外调研结果表明,该滑坡的成因和动力特征主要包括震裂溃屈、水平抛射、碎屑流化和振动液化等4个方面。为了对该滑坡滑动过程中的振动液化这一动力特征进行模拟再现,在东河口滑坡体上采集了具有代表性的滑带土作为试验样品,并以该地震时的实测地震波作为动力输入,利用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DPRI环剪试验机,对滑坡滑动过程中的振动液化现象进行了一系列环剪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地震作用过程中,发生在滑坡潜在滑面上的振动液化现象是导致高速远程滑坡产生的一个重要因素;伴随着振动液化过程,滑体的剪切强度迅速降低并产生逐渐增大的剪切位移,为高速远程滑坡的形成提供了条件。
孙萍汪发武殷跃平吴树仁
关键词:汶川地震高速远程滑坡环剪试验振动液化剪切位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