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671193) 作品数:8 被引量:59 H指数:5 相关作者: 陈晔 萧家仪 赵志军 张茂恒 朱芸 更多>> 相关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 中国科学院 福建师范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 福建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生物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农业科学 更多>>
苏北近海平原沉积物的粒度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被引量:3 2010年 对射阳海滩、兴化浅孔沉积物的粒度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典型的海相沉积物频率曲线为单峰正态分布,主峰范围窄,集中在50~65μm,砂含量高达40%,粘土含量不到10%,概率累积曲线存在推移组分且占到5%左右,属海滩沉积;典型的陆相沉积物频率曲线为单峰偏负态分布,主峰范围较广,位于5~30μm之间,砂含量最大值仅11%,概率累积曲线中无推移组分,跃移占70%左右,属于静水沉积;最后,对比讨论建湖海陆过渡相不同层段沉积物的粒度特征分析其沉积环境:434-395 cm层段属于湖沼相沉积;395-295 cm层段初步判断为泻湖沉积环境;295-150 cm层段可能受到海水影响;150-110 cm层段初步判断属于湖泊沉积环境. 赵永杰 陈晔 徐娟 金爱春 高燕云关键词:粒度特征 沉积环境 神农架大九湖泥炭藓泥炭α-纤维素δ^(13)C记录的1000~4000a BP间环境变化 被引量:13 2009年 神农架大九湖盆地位于典型的东亚季风区内,是一个罕见的亚高山泥炭沼泽湿地.该沼泽中心部位上部120cm的泥炭藓泥炭层经花粉浓缩物AMS14C测年表明其跨时4000a.根据C3植物碳同位素分馏模式方程和苔藓植物光合作用CO2吸收速率方程,利用泥炭藓泥炭样品的α-纤维素δ13C数据,定量恢复了研究区晚全新世湿度的变化过程.结合TOC,C/N等指标分析,发现1000~4000aBP研究区环境变化的总体趋势是由暖湿变冷干,在3000aBP前后的气候特征发生显著变化.3400~3200,3000~2600,2200~2000和1600~1400aBP发生了4次显著的相对偏干的突变事件,在全球众多记录中也有反映.大九湖湿度记录指示的晚全新世东亚夏季风强度减弱过程与印度夏季风变化同步,北半球夏季太阳辐射降低,赤道热带辐合带逐渐南移,是这一时期亚洲季风强度持续减弱的控制因素.大九湖盆地湿度变化存在664,302和277a的周期,可能与太阳活动有关. 朱芸 陈晔 赵志军 萧家仪 张茂恒 舒强 赵红艳关键词:神农架大九湖 苏北平原周庄镇浅钻沉积物粘土矿物分布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被引量:8 2012年 利用X衍射法分析了苏北平原浅钻剖面(YZ1)的粘土矿物类型和含量,并对其环境意义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YZ1浅钻沉积物粘土成分主要由4种粘土矿物(伊利石、高岭石、绿泥石、蒙脱石)和少量长石、石英碎屑组成;研究区的古气候环境演变主要经历3个阶段,13 770~11 600 cal a B.P.期间的低温冷干阶段;11 600~9 610cal a B.P.期间的逐步升温阶段;9 610~1 520 cal a B.P.期间的全新世暖湿阶段,在这3个大的阶段背景条件下也存在一些次级波动。 舒强 陈晔 张茂恒 赵志军关键词:粘土矿物 环境意义 神农架泥炭记录的MIS3阶段环境变化及千年尺度气候波动 被引量:15 2013年 地处典型东亚季风区的神农架大九湖盆地有华中地区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亚高山泥炭沼泽湿地。对盆地中心部位钻孔DJH-2中821~430cm泥炭沉积进行花粉浓缩物AMSC测年,经校正发现其沉积时段为59.8~26.1kaB.P,与MIS 3阶段相对应。研究显示,在MIS 3阶段研究区气候环境适宜植被的生长和有机质的保存,基于α-纤维素δ^(13)C重建的大气湿度显示平均为72%的湿度值总体略高于全新世晚期,且MIS 3早期(60~49kaB.P.)和晚期(38.5~26.1 kaB.P.)较高,大气湿度平均为75%和72%,中期(49.0~38.5kaB.P.)略低,平均69%,温度则由早期到晚期呈现逐渐降低趋势。高分辨率的泥炭记录显示千年尺度的气候变化呈现5个波动旋回,期间出现的4次冷干事件与H冷事件一一对应,并且存在多次暖(温)湿事件对应于D-O暖事件。此段沼泽沉积是大九湖对这一时期东亚夏季风强度明显增强的直接响应,与全球众多记录对比揭示出MIS 3阶段神农架泥炭记录在岁差尺度东亚夏季风环流强度主要受太阳辐射控制,其功率谱分析显示存在的多个显著周期为千年尺度上东亚夏季风强度主要受太阳输出量控制的观点提供了有力支持。 朱芸 赵志军 陈晔 张茂恒 雷国良关键词:神农架大九湖 泥炭 MIS 古环境演变和海岸线变迁对江淮东部新石器文化的影响 被引量:4 2011年 考古学发现江淮东部已有十多处新石器文化遗址,形成了有区域特征的文化序列。分别为龙虬庄文化(7 000?6 300~5 500aBP)、大汶口文化(5 500~4 600aBP)和龙山(岳石)文化(4 300~3 450aBP)。在中全新世适宜期,受气候、长江、淮河三角洲的发育和海面变化的共同作用,江淮东部约7 000aBP,陆地东扩、多道沙堤演化及古泻湖发育,形成低洼的里下河地区。适宜的水汽环境繁育了大量的水生动、植物和大型哺乳动物,为古代先民居住提供了适宜的居住地和食物资源。岳石文化末期(3 450aBP稍后),气候温和略干,江淮东部长期处于盐沼环境,且海潮成灾,导致先民迁徙,古文化出现断歇。古环境演变对江淮东部史前文化的兴衰驱动作用明显。 徐时强 萧家仪 肖霞云 高亚玮 韩艳 祁国翔关键词:新石器遗址 古环境 南京汤山驼子洞鬣狗粪化石的孢粉分析 被引量:8 2008年 南京汤山驼子洞洞穴堆积中鬣狗粪化石含有相对丰富的孢粉,推测草食性哺乳动物食用带有孢粉的植物后,经鬣狗的猎杀、摄食、消化和排泄,孢粉较好地保存在鬣狗粪中,形成粪化石,成为洞穴地层的组成部分。虽然鬣狗粪化石中的孢粉含量不及湖沼相地层中丰富,但有几种植物的花粉保存较好且相对集中,如Pinus,Tsuga,Quercus,Carpinus,Artemisia,Cyperaceae,Polygonum,Polypodiaceae出现的频率较高。孢粉组合揭示早更新世南京地区植被主要是草原或森林-草地,气候凉干或半干旱半湿润,可以和地层中脊椎动物群反映的自然环境相互印证。在研究洞穴古环境的代用指标中,堆积物中的鬣狗粪化石中包含的孢粉是比较好的研究对象,对环境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郝瑞辉 萧家仪 房迎三 刘林敬 仝秀芳关键词:孢粉分析 粪化石 江苏沿海主要海洋灾害分析与减灾对策 被引量:4 2009年 在分析江苏沿海海洋灾害的基础上,介绍了江苏沿海主要海洋灾害的类型以及海洋灾害的特点,重点分析了相对海平面上升、风暴潮、赤潮3种具有代表性海洋灾害的成因及其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减灾对策。 赵红艳 陈晔关键词:海洋灾害 减灾对策 南京郭家山遗址植硅体分析与湖熟文化环境背景 被引量:7 2011年 郭家山遗址是目前发现的距江苏南京城区最近的,较大型的湖熟文化遗址。遗址商代至西周春秋文化层的植硅体分析,揭示出南京地区在商代(约3500—3000aBP)气候偏温、偏湿;西周(或西周早期)(约3000—2800aBP)气候温和湿润;西周战国时期(约2800—2500aBP)气候偏温、偏湿。与相邻地区同时段的气候环境变化比较一致。与全新世高温期时我国发达的新石器古文化对比分析,认为全新世中后期的相对温和偏干的气候环境,是具有地方特色的湖熟文化发育的重要环境动力。 萧家仪 徐时强 肖霞云 汤惠生 陈声波 韩艳 高亚炜 祁国翔关键词:湖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