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浙江省卫生厅资助项目(2009A142)

作品数:2 被引量:3H指数:1
相关作者:谭显西赵兵李江杨运俊钟鸣更多>>
相关机构:温州医学院温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卫生厅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血管
  • 2篇颅内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瘤
  • 1篇动脉瘤性
  • 1篇动脉瘤性蛛网...
  • 1篇血管内治疗
  • 1篇血管网
  • 1篇烟雾病
  • 1篇异常血管
  • 1篇认知功能损害
  • 1篇蛛网膜
  • 1篇蛛网膜下
  • 1篇蛛网膜下腔
  • 1篇蛛网膜下腔出...
  • 1篇网膜
  • 1篇下腔出血
  • 1篇颅内动脉
  • 1篇颅内动脉瘤
  • 1篇颅内破裂

机构

  • 1篇温州医学院
  • 1篇温州医科大学

作者

  • 2篇谭显西
  • 1篇钟鸣
  • 1篇钟鸣
  • 1篇杨运俊
  • 1篇李江
  • 1篇熊叶
  • 1篇赵兵
  • 1篇王学民

传媒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1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烟雾病合并颅内破裂动脉瘤治疗方式的选择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 探讨烟雾病(MMD)合并颅内破裂动脉瘤治疗方式的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行手术的26例MMD合并颅内破裂动脉瘤病例(主干型21例,外周型5例)的临床资料,经动脉瘤栓塞、夹闭、临床观察治疗后,观察其并发症及预后.结果 出血型MMD合并主干型动脉瘤21例,行血管内栓塞13例、夹闭术6例(因颈内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无法栓塞3例,颈内动脉扭曲栓塞无法到位改行夹闭1例)、观察治疗2例;合并外周型动脉瘤5例,行血管内栓塞1例、观察治疗4例.术后新发神经功能缺损3例(开颅夹闭2例,栓塞1例),遗留长期功能缺损2例(栓塞1例,夹闭1例),再出血死亡2例(均为观察治疗).结论 对于MMD合并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首先处理出血责任动脉瘤,特别是栓塞治疗,可能更有利干预后.
熊叶王学民钟鸣谭显西
血管内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认知功能损害与Claassen分级的关系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 探讨Claassen分级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后认知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 对40例行血管内治疗的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分析Claassen分级、动脉瘤部位、年龄与aSAH后认知功能损害的相关性.结果 多因素分析仅Claassen分级进入回归方程(P<0.01);Classeen分级与总智商量表分存在负相关,两者Spearman相关系数为-0.398(P<0.01);前交通动脉瘤患者与其他部位动脉瘤患者在总智商、言语智商、操作智商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认知功能损害广泛存在于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SAH是破裂动脉瘤患者发生认知功能损害的主要原因.Claassen分级是预测患者发生认知功能损害的危险因素,分级越高认知损害发生的危险性越大;动脉瘤的部位与患者认知损害的发生及程度无明显相关性.
李江钟鸣谭显西赵兵杨运俊
关键词:血管内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动脉瘤认知功能损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