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青年专项课题(EIA080283)

作品数:5 被引量:21H指数:3
相关作者:杨建新徐建更多>>
相关机构:南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青年专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文化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5篇文化
  • 3篇社会
  • 2篇大学文化
  • 2篇文化建设
  • 2篇教育
  • 1篇大学生
  • 1篇大学文化建设
  • 1篇大学文化素质...
  • 1篇影响因素
  • 1篇人文
  • 1篇人文素养
  • 1篇社会视阈
  • 1篇社会文化
  • 1篇社会主义
  • 1篇社会主义核心
  • 1篇社会主义核心...
  • 1篇社会主义核心...
  • 1篇视阈
  • 1篇素质教育
  • 1篇普及教育

机构

  • 5篇南通大学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作者

  • 4篇杨建新
  • 1篇徐建

传媒

  • 1篇中国青年研究
  • 1篇中国成人教育
  • 1篇南京政治学院...
  • 1篇思想教育研究
  • 1篇科学社会主义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论大学文化建设的核心价值主导被引量:8
2009年
大学文化对社会文化起着传承、示范和辐射的作用。大学承担着社会先进文化的践行者和引导者的使命,这是大学文化的最高价值追求。在社会主义大学文化建设中,要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于大学文化建设的全过程,并通过发挥示范作用、深化内涵、拓展外延来培育和发展大学文化。
杨建新
关键词:大学文化
论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路径选择被引量:3
2010年
本文通过对大学文化素质教育资源要素的分析,以及校园文化和社会文化两者关系的厘清等,着重提出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必须融入社会文化的现实意蕴,发挥校园文化重要作用和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地位,从而实现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在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中的光荣使命。
杨建新
关键词:文化素质教育
和谐社会视阈中的青年群体文化建设
2009年
青年群体文化是社会文化中最具成长性、最有创造性、最富活力的组成部分和推动力量,要重视当前构建和谐社会宏观背景下的青年群体文化建设现状和影响因素,准确把握青年群体文化建设方向,大胆创新青年群体文化建设的表达方式,坚持弘扬中华文化与借鉴世界文明相统一,以发挥这一特殊群体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积极作用。
杨建新
关键词:和谐社会青年群体文化建设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校园文化中的普及教育被引量:7
2009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当代中国新的价值理念和导向,应该渗透到高校校园文化的各个方面。校园文化建设不仅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统领,而且要重视以多种形式搞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普及教育,加深大学生对这一思想体系的正确认识和理解,唤起应有的文化自觉。
杨建新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校园文化
社会文化对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11年
随着大学办学模式由封闭走向开放,由与社会的隔膜走向融合,大学生素养中存在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歪曲,对人文科学和人文精神缺乏求知欲,以及大学生所具有的批判精神的缺失等问题,己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热点。究其社会根源,则是社会文化中的不利因素对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影响,笔者认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社会文化中的非道德因素使大学生思想道德产生滑坡现象;社会文化中的功利性因素使大学生产生较强的功利主义思想;社会文化中的庸俗化因素使大学生人文素养趋于同质化。
徐建
关键词:社会文化人文素养影响因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