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9CB421002)

作品数:54 被引量:1,300H指数:22
相关作者:莫宣学董国臣朱弟成赵志丹张招崇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中国地质博物馆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化学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4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7篇天文地球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5篇地球化
  • 15篇地球化学
  • 14篇同位素
  • 11篇锆石
  • 10篇滇西
  • 10篇年代学
  • 10篇成矿
  • 9篇岩石
  • 9篇火成岩
  • 9篇大火成岩省
  • 8篇地幔
  • 8篇岩浆
  • 8篇矿床
  • 8篇斑岩
  • 7篇地幔柱
  • 7篇峨眉山大火成...
  • 6篇岩石成因
  • 5篇地质
  • 5篇锆石U-PB...
  • 5篇花岗岩

机构

  • 51篇中国地质大学...
  • 7篇成都地质矿产...
  • 6篇中国地质博物...
  • 5篇北京大学
  • 4篇云南黄金矿业...
  • 3篇石家庄经济学...
  • 2篇兰州大学
  • 2篇山西省地震局
  • 2篇中国地质科学...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中国地质调查...
  • 2篇武警黄金地质...
  • 2篇云南省地质矿...
  • 1篇国家地质实验...
  • 1篇防灾科技学院
  • 1篇北京城市学院
  • 1篇中国国土资源...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首都师范大学
  • 1篇美国迈阿密大...

作者

  • 29篇莫宣学
  • 18篇董国臣
  • 16篇朱弟成
  • 15篇赵志丹
  • 15篇张招崇
  • 9篇聂飞
  • 8篇喻学惠
  • 8篇李宏博
  • 6篇李永生
  • 6篇和文言
  • 5篇侯通
  • 5篇吕林素
  • 5篇李小伟
  • 5篇王霞
  • 5篇董美玲
  • 4篇汪云峰
  • 4篇黄雄飞
  • 4篇寇彩化
  • 4篇和中华
  • 4篇廖宝丽

传媒

  • 26篇岩石学报
  • 4篇地质通报
  • 3篇地质论评
  • 2篇岩石矿物学杂...
  • 2篇地质学报
  • 2篇地学前缘
  • 2篇云南地质
  • 1篇现代地质
  • 1篇岩矿测试
  • 1篇矿床地质
  • 1篇中国科学(D...
  • 1篇高校地质学报
  • 1篇沉积与特提斯...
  • 1篇黄金科学技术
  • 1篇矿物岩石地球...
  • 1篇Acta G...
  • 1篇Scienc...
  • 1篇Scienc...
  • 1篇东华理工大学...
  • 1篇Journa...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5
  • 5篇2014
  • 8篇2013
  • 15篇2012
  • 11篇2011
  • 9篇2010
  • 8篇2009
5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1世纪初10年火山与地球内部化学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2年
进入21世纪,我国除了在长白山天池火山、五大连池火山和腾冲火山三个主要活动火山区进行监测与研究,还开展了中国其他第四纪火山区的活动火山调查工作,发现并确定了一些新的活动火山,如镜泊湖、大兴安岭、乌兰哈达等第四纪火山区中存在的全新世火山。自峨眉山大火成岩省被确定以来,我国近10年在大火成岩省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并新确定了一些新的大火成岩省,如塔里木大火成岩省和措美大火成岩省,逐渐为国际地学界所接受。
樊祺诚张招崇
关键词:大火成岩省
西藏冈底斯东部察隅高分异I型花岗岩的成因:锆石U-Pb年代学、地球化学和Sr-Nd-Hf同位素约束被引量:178
2009年
通常将西藏冈底斯中北部白垩纪花岗岩类解释为与拉萨-羌塘碰撞有关的增厚地壳重熔的产物.文中报道了西藏冈底斯东部察隅岩体的锆石U-Pb定年、地球化学和Sr-Nd-Hf同位素数据.文中锆石SHRIMPU-Pb年龄数据和文献锆石LA-ICPMSU-Pb年龄数据显示察隅岩体大约侵位于130Ma,与冈底斯东部其他地区(如然乌、八宿等地)和中冈底斯早白垩世岩浆岩基本同期.察隅岩体无角闪石和白云母,具高SiO2(69.9%~76.8%)、高K2O(4.4%~5.7%)和低P2O5(0.05%~0.12%)含量特征,铝饱和指数(A/CNK)为1.00~1.05,富集Rb,Th,U和Pb,明显亏损Ba,Nb,Ta,Sr,P,Ti和Eu等,属准铝质到弱过铝质高分异I型花岗岩类.与冈底斯成熟大陆地壳物质(如宁中早侏罗世强过铝质花岗岩)相比,察隅岩体显示相对高的εNd(t)值(-10.9~-7.6)和相对低的(86Sr/87Sr)i值(0.7120~0.7179),并具不均一的锆石εHf(t)值(-12.8~-2.9)和古老的锆石Hf同位素地壳模式年龄(1.4~2.0Ga).根据本文和最近获得的数据提出,冈底斯东部早白垩世花岗岩类很可能是中冈底斯早白垩世岩浆岩带在西藏境内的东延部分,具有古老基底物质的拉萨微陆块东西延伸可达2000km.锆石Hf同位素数据和全岩锆石饱和温度(789~821℃)表明幔源物质很可能在察隅岩体的形成过程中发挥了作用.察隅岩体很可能是在班公湖-怒江海洋岩石圈南向俯冲的地球动力学背景下,由俯冲带之上的幔源岩浆既提供热量诱发拉萨微陆块自身的古老地壳物质重熔,又与该壳源熔体混合形成母岩浆,再经历高程度分离结晶作用形成,地壳增厚不一定是必须的.
朱弟成莫宣学王立全赵志丹牛耀龄周长勇杨岳衡
关键词:锆石U-PB年龄SR-ND-HF同位素
峨眉山地幔柱轴部位置的讨论被引量:11
2013年
本文对峨眉山地幔柱的轴部位置进行了探讨,认为其应在米易—永仁一带。利用经典地幔柱模型,估算出峨眉山地幔柱到达上地幔时轴部直径大约为65~105km,高温苦橄岩的分布和差异剥蚀程度显示中心区的范围约为260~300km。深大断裂带、古地貌等因素控制了溢流玄武岩的喷发和展布,使得轴部岩浆的喷发偏于西部,形成了大理-丽江一带的苦橄岩分布较多的现象。
李宏博张招崇李永生汪云峰
关键词:峨眉山大火成岩省地幔柱苦橄岩深大断裂带古地貌
西秦岭宕昌地区晚三叠世酸性火山岩的锆石U-Pb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41
2013年
西秦岭造山带在早中生代发育了以印支早期(245~234Ma)和印支晚期(225~205Ma)两期高钾钙碱性花岗岩占绝对优势,并伴有少量火山岩的强烈岩浆活动。本文报道的西秦岭宕昌火山岩总体上是一套以流纹岩为主,并含粗面岩和英安岩的酸性火山岩组合。流纹岩锆石U-Pb测年结果为229Ma,限定其喷发时代为晚三叠世早期。宕昌火山岩属于过铝质的高钾钙碱性-钾玄岩系列,以富集Rb、Ba、Th、U、K并相对亏损Nb、Ta、Ti、P为特征,(87Sr/86Sr)i=0.7048~0.7068,εNd(t)=-4.3^-4.0,亏损地幔模式年龄(t DM)为1.20~1.24Ga。宕昌火山岩起源于下地壳富钾变基性岩的部分熔融,部分岩浆还可能受到了少量地幔或上地壳物质的混染,源区深度约40km。西秦岭地块存在扬子型的中新元古代基底,但不同地段的基底特征存在较大差异。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在西秦岭地区的初始碰撞可能接近229Ma,宕昌火山岩则形成于以整体挤压为主、局部剪切伸展为辅的地壳逐渐加厚的动力学环境。
黄雄飞莫宣学喻学惠李小伟丁一韦萍和文言
关键词:印支期西秦岭火山岩
云南哈播斑岩型铜(-钼-金)矿床地质与成矿背景研究被引量:16
2009年
哈播斑岩铜(-钼-金)矿床位于哀牢山-红河新生代成矿带南端西侧,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个斑岩型矿床。矿区内出露的哈播侵入体具有多期侵入的特征,花岗岩依次侵入的序列为坪山花岗岩、三道班花岗岩、阿树花岗岩、哈播南山花岗岩(37.3Ma),随后有4期斑岩侵入到哈播南山花岗岩中,依次为黑云母钾长石斑岩、石英钾长石斑岩、石英二长斑岩和晚期黑云母钾长石斑岩岩脉。采用LA-ICP-MS锆石U-Pb年龄法测定黑云母钾长石斑岩和石英二长斑岩的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36.20±0.20Ma和36.19±0.22Ma,哈播南山花岗岩和4期斑岩具有相似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都有富钾、高氧化态和类似岛弧花岗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可能具有相同的来源。辉钼矿Re-Os年龄显示,哈播矿床的成矿年龄为35.47±0.16Ma。相似的成岩-成矿年龄暗示哈播矿床成岩和成矿作用是一个连续的岩浆-热液过程,与玉龙斑岩铜矿相似。基于哈播矿床的岩石学、地球化学特点,结合前人关于青藏高原东部斑岩铜矿的研究成果,我们认为哈播斑岩矿床可能为藏东富碱斑岩带向东南的延伸,与玉龙斑岩铜矿带具有相似的成因,为哀牢山-红河新生代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晚碰撞构造转换背景下的重要产物。
祝向平莫宣学Noel C.WHITE张波孙明祥王淑贤赵思礼杨勇
关键词:斑岩铜矿
岩墙群的岩石学、地球化学和几何学特征及其大地构造意义被引量:12
2012年
对近几十年来岩墙群在构造环境、侵位模式、形成机制、岩相学、地球化学、同位素地质年代学、几何学和比较行星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为岩墙群的深入研究提供重要信息。岩墙群主要与伸展构造环境有关,是岩浆侵位事件(如地幔柱)造成上覆地壳形成裂隙系统,岩浆随后灌入而形成的。岩墙群的侵位模式主要有垂向和侧向两种,也可能是两种模式共同作用的结果。岩墙群的岩性多样,但主要是超基性-基性岩,说明其与深部岩浆作用密切相关。对岩墙群的地球化学研究可揭示岩浆事件的构造环境、岩浆演化过程以及源区特征。放射性岩墙群的几何学特征有重要的指示意义,其收敛中心被认为是地幔柱的中心位置。岩墙群是古陆重建十分重要的"契合点",对古陆重建研究十分有帮助。类地行星(金星)巨型放射状系统很可能是岩墙群系统,暗示了地球上也存在过这种完整的巨型放射状岩墙群系统。岩墙群对于古陆重建、地幔柱中心的指示、地幔源区示踪、火山机构以及区域岩浆演化的研究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并将对地球科学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李宏博张招崇吕林素汪云峰寇彩化廖宝丽李永生
关键词:岩墙群几何学类地行星
峨眉山大火成岩省基性墙群几何学研究及对地幔柱中心的指示意义被引量:38
2010年
本文以1:20万和1:5万区调资料为基础,结合野外观察研究了峨眉山大火成岩省主要分布区内的基性(辉绿岩)岩墙群的几何学特征。结果表明,岩墙群的几何学特征表现为中心放射状,由6条巨型岩墙群组成,辐射角度近200°。其中心收敛于永仁一带,与地层学指示的最大隆起位置吻合,指示了二叠纪峨眉山玄武岩事件的地幔柱中心位置。岩墙群分布呈中东部较多而西部少的特点,这可能与不同的剥蚀程度有关。
李宏博张招崇吕林素
关键词:峨眉山大火成岩省基性岩墙群几何学地幔柱
滇西北衙多金属矿田矿床成因类型及其与富碱斑岩关系初探被引量:46
2012年
北衙金多金属矿田是与金沙江-哀牢山新生代富碱斑岩有关的成矿作用的典型代表之一,近年来在矿产勘查方面又有重大突破,金已达到超大型矿床,伴生铁、铜、银、铅、锌也达到了大-中型矿床规模。本文基于野外观察与室内研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对北衙多金属矿的成因类型,富碱斑岩与成矿作用的关系及成矿机制进行了系统总结,对与成矿相关的富碱斑岩进行了主量元素及锆石LA-ICP-MS的测试,探讨了铁矿的成因。研究表明,矿田原生金属矿床可分为:斑岩型铜金矿化,夕卡岩型铁、金、铜、铅、锌矿化,爆破角砾岩筒中的铁、金、铅、锌矿化以及热液型金、银、铅、锌矿化。其中夕卡岩型和热液型矿床是该区最主要的成矿类型。新生代富碱斑岩(石英正长斑岩)的年龄分别34.92±0.66Ma和36.24±0.63Ma。属于钾质碱性岩系列。它不仅为含矿流体的上升提供了动力和热能,而且还是成矿物质和成矿流体的主要来源,因此形成以斑岩体为中心,由斑岩型、夕卡岩型、热液型等矿床构成的一个连续的成矿系统。钾质碱性岩及矿床是在碰撞造山走滑构造系统深部壳幔相互作用的产物。本区岩体接触带中发育大量由菱铁矿和磁铁矿组成的铁矿体,其中大部分的磁铁矿是一种具有赤铁矿的板状晶或聚片双晶假象的穆磁铁矿。对磁铁矿和菱铁矿形成条件的分析表明,磁铁矿和菱铁矿主要是在碱性环境下交代含铁夕卡岩矿物形成的。当热液中H+的浓度降低时,赤铁矿被还原为磁铁矿,但仍保留了赤铁矿的晶形,于是成为穆磁铁矿。由此推测,本区成矿作用是在成矿流体及夕卡岩化交代作用长时间反复持续进行的条件下发生的,这可能是本区得以形成巨量金属堆积的重要原因之一。
和文言喻学惠莫宣学和中华李勇黄行凯苏纲生
关键词:成矿类型成矿过程滇西
东昆仑高Nb-Ta流纹岩的年代学、地球化学及成因被引量:40
2011年
东昆仑高Nb-Ta流纹岩位于东昆仑造山带东段,其锆石U-Pb年龄为213Ma,该时期东昆仑造山带正处于俯冲-碰撞造山阶段的晚期。与同时期东昆仑地区的其它酸性火山岩及世界其它处于俯冲-碰撞造山阶段的流纹岩相比较,这一套流纹岩显示高硅、高钾,低铝、低钙,高Nb、Ta及强烈亏损Sr、Eu的独特地球化学特征。东昆仑高Nb-Ta流纹岩的Sr、Nd同位素组成显示该流纹岩可能具有分别来源于地幔和上地壳的两个端元组分。通过讨论,本文认为这套高Nb-Ta流纹岩可能由以下机制形成:地幔碱性玄武岩浆(具有高Nb-Ta的特征)侵入花岗闪长质地壳,并在上地壳某处停留,大量斜长石发生分离结晶,导致岩浆Eu-Sr的极度亏损;同时,幔源岩浆的侵入引起上地壳围岩部分熔融,从而受到上地壳混染。新生壳源岩浆与幔源岩浆混合,并进一步结晶分异演化,最终导致东昆仑高Nb-Ta流纹岩的形成。
丁烁黄慧牛耀龄赵志丹喻学惠莫宣学
关键词:流纹岩东昆仑
Editorial被引量:1
2009年
The Cretaceous granitoids in the middle and northern Gangdese, Tibet are generally interpreted as the products of anatexis of thickened deep crust genetic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Lhasa-Qiangtang collision. This paper reports bulk-rock major element, trace element and Sr-Nd isotopic data, zircon U-Pb age data, and zircon Hf isotopic data on the Zayu pluton in eastern Gangdese, Tibet. These data shed new light on the petrogenesis of the pluton. Our SHRIMP zircon U-Pb age dates, along with LA-ICPMS zircon U-Pb age dates recently reported in the literature, indicate that the Zayu pluton was emplaced at about 130 Ma, coeval with Early Cretaceous magmatic rocks in other areas of eastern Gangdese (e.g., Rawu, Baxoi areas) and the Middle Gangdese. The Zayu pluton samples lack amphibole and muscovite, and are compositionally characterized by high SiO2 (69.9%―76.8%), K2O (4.4%―5.7%), and low P2O5 (0.05%―0.12%). These samples also have A/CNK values of 1.00-1.05, and are enriched in Rb, Th, U, and Pb, and depleted in Ba, Nb, Ta, Sr, P, Ti, and Eu. These geochemical features suggest that the Zayu pluton samples are metaluminous to slightly peraluminous and are of highly fractionated I-type granite. The Zayu pluton samples have high εNd(t) values (-10.9--7.6) and low initial 87Sr/86Sr ratios (0.7120- 0.7179) relative to melts derived from mature continental crust in the Gangdese (e.g., Ningzhong Early Jurassic strongly peraluminous granite). The Zayu pluton samples are heterogeneous in zircon εHf(t) values (-12.8--2.9), yielding ancient zircon Hf crustal model ages of 1.4―2.0 Ga. The data obtained in this study together with the data in the recent literature suggest that the Early Cretaceous granitoids in eastern Gangdese represent the eastward extension of the Early Cretaceous magmatism in the middle Gangdese, and that the Lhasa micro-continent block with ancient basement may extend for ~2000 km from east to west. Zircon Hf isotopic data and bulk-rock zircon saturation temperature (789-821℃) indicate that mantle-d
XIE Sishen
关键词:TIBET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