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卫生厅科技攻关项目(Z2007305)
- 作品数:4 被引量:39H指数:3
- 相关作者:莫军扬张敏敏覃舒婷韦长元梁志东更多>>
- 相关机构:柳州市人民医院广西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卫生厅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即时背阔肌皮瓣乳房重建20例分析被引量:13
- 2013年
- 目的探讨行保留皮肤或保留乳头、乳晕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即时背阔肌肌皮瓣乳房重建的疗效。方法对20例乳腺癌患者行保留皮肤或保留乳头、乳晕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即时背阔肌皮瓣再造乳房术。结果术后Harris标准分级,良好18例(90.0%),一般2例(10.0%)。结论保留皮肤、乳头乳晕的乳腺癌根治术后即时行乳房再造,切口隐蔽,再造乳房形态效果好,即时背阔肌肌皮瓣乳房重建手术技术安全可靠。
- 莫军扬覃舒婷张敏敏
- 关键词: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乳房再造背阔肌肌皮瓣
-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即刻背阔肌肌皮瓣移植重建乳房:42例分析被引量:16
- 2014年
- 背景:在根治肿瘤的同时如何保持女性乳房的形态完美这一问题得到了越来越多医生及患者的关注,乳房再造由此而产生、发展,逐渐成为乳腺癌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即刻背阔肌肌皮瓣移植重建乳房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纳入42例女性单侧乳腺癌患者,均进行保留乳头乳晕或保留乳房的改良根治术,术后即刻自体背阔肌皮瓣或扩大背阔肌肌皮瓣移植重建乳房,根据客观标准及主观标准评价重建效果。结果与结论:42例中,33例行保留乳头乳晕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9例行保留皮肤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背阔肌乳房重建24例、扩大背阔肌乳房重建18例。转移皮瓣及重建的乳房全部成活,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客观评价美容效果优良39例,一般3例;主观评价优良者40例,尚可者2例。随访9-41个月,所有患者无肿瘤局部复发,1例出现骨转移。表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即刻采用背阔肌移植重建乳房操作简单、易行,整形效果好,安全性高,成活率高。
- 张敏敏莫军扬覃舒婷
- 关键词:背阔肌皮瓣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 CK19和CEA mRNA表达与乳腺癌外周血微转移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检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细胞角蛋白19(CK19)和癌胚抗原(CEA)mRNA的表达,探讨其表达是否可作为判断外周血微转移及预后的分子生物学指标。方法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45例术前乳腺癌患者及30例乳腺良性病变患者外周血中CK19和CEA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CK19和CEA mRNA在乳腺癌患者血清中阳性率分别为62.2%和53.3%,在30例乳腺良性患者血清中CK19 mRNA阳性率为3.3%,无CEA mRNA表达。乳腺癌患者和良性肿瘤患者血清中CK19、CEA mRNA表达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K19和CEA mRNA阳性率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均有关,二者表达呈正相关(P<0.01)。结论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CK19和CEA mRNA表达与临床分期密切相关,提示两项指标有望预测乳腺癌外周血微转移和判断预后。
- 莫军扬韦长元黄平梁志东张敏敏
- 关键词:角蛋白19癌胚抗原
- 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治疗复发或转移性乳腺癌36例的疗效观察被引量:9
- 2013年
- 目的探讨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治疗复发或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与毒副作用。方法对符合标准的36例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给予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方案治疗,吉西他滨1 000 mg/m2静脉滴注30 min,第1,8天;卡培他滨2 500 mg/m2口服,每天2次,第1~14天,休息1周,每3周重复1次。治疗2个周期以上,对其有效率及不良反应进行评估。结果全组36例共完成148个周期的治疗,中位数4周期,均可评价疗效。有效率(RR)为58.3%,其中CR3例,PR 18例,SD 8例,PD 7例。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及手足综合征(HFS),部分患者出现肝、肾功能损害。结论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治疗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有一定的疗效,其毒副作用患者可以耐受。
- 莫军扬张敏敏覃舒婷
- 关键词:乳腺癌吉西他滨卡培他滨毒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