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2AA206201)

作品数:3 被引量:15H指数:3
相关作者:颜景斌曾溢滔任兆瑞黄淑帧刘峰涛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生物学
  • 1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血小板
  • 1篇血小板生成
  • 1篇血小板生成素
  • 1篇血友病
  • 1篇血友病B
  • 1篇人凝血因子
  • 1篇人凝血因子I...
  • 1篇乳铁蛋白
  • 1篇体外成熟
  • 1篇突变
  • 1篇突变型
  • 1篇凝血
  • 1篇凝血活性
  • 1篇凝血因子
  • 1篇外源
  • 1篇外源基因
  • 1篇细胞
  • 1篇卵丘细胞
  • 1篇活性
  • 1篇基因

机构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2篇颜景斌
  • 1篇刘峰涛
  • 1篇黄淑帧
  • 1篇任兆瑞
  • 1篇黄英
  • 1篇曾溢滔
  • 1篇刘海峰
  • 1篇李华威
  • 1篇杨晓煜
  • 1篇李华
  • 1篇赵建国

传媒

  • 2篇遗传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年份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人凝血因子IX突变型研究现状被引量:5
2005年
血友病B是一种性连锁隐性遗传病,其发病机制是位于X染色体上的人凝血因子IX(hFIX)基因发生了突变,导致血浆中hFIX含量或活性大幅下降,从而使得内源性凝血途径受到阻碍,无法进行正常的凝血。文章综述了hFIX基因及其编码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并分类详细论述了血友病B中发现的几种主要突变类型。其中包括奠基者效应造成的突变、调控区的突变、编码区的突变、内含子剪切位点的突变及另外两种较为特殊的突变,同时介绍了这些突变所造成的生物学效应。最后还简要介绍了一种能提高hFIX蛋白凝血活性的突变类型(第338位Arg→Ala),并对其应用作了展望。
颜景斌
关键词:血友病B突变凝血活性
催乳素和外源基因乳腺共表达载体可提高外源基因在哺乳细胞的表达被引量:7
2004年
为探讨应用牛催乳素促进乳腺生物反应器高效表达外源蛋白(如人乳铁蛋白、人血小板生成素)的可行性,构建两种牛催乳素和外源基因乳腺共表达载体。一种为牛催乳素基因和外源基因共用一个6 7kb山羊β 酪蛋白启动子启动转录,两个基因以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IRES)连接;另一种为外源基因利用6 7kb山羊β 酪蛋白启动子,催乳素基因利用2 0kb山羊β 酪蛋白启动子,分别转录。脂质体转染后,RT PCR以及ELISA分析结果证实外源基因的表达得到提高。在COS 7细胞(猴胚肾细胞),两种载体分别使乳铁蛋白的表达由12 6μg/L提高到18 4μg/L和37 2μg/L(P<0 05);在HC 11细胞(小鼠乳腺上皮细胞),两种载体分别使乳铁蛋白的表达由13 7μg/L提高到20 7μg/L和19 9μg/L(P<0 05)。利用双启动子载体,使人血小板生成素在COS 7细胞由572ng/L提高到1340ng/L(P<0 05);在HC 11细胞由783ng/L提高1040ng/L(P<0 05)。结果证明催乳素可以有效的提高外源基因在哺乳类细胞的表达。
刘峰涛颜景斌任兆瑞黄淑帧曾溢滔
关键词:催乳素乳铁蛋白血小板生成素
卵丘细胞对活体取卵来源的裸卵在体外成熟中的作用被引量:3
2006年
本文探讨了卵丘细胞对活体取卵(ovumpickup,OPU)来源的裸卵在体外成熟中的作用。实验分3组:自然裸卵组(NO),裸卵独自成熟培养;共成熟组(CM),自然裸卵与A级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Cumulus oocyte complexes,COCs)共成熟培养;非裸卵组(NN),正常AB级COCs成熟后,去除卵丘再进行体外受精与体外培养。结果显示:NN组的成熟率最高,其卵裂率及囊胚率高于NO组,但与CM组相似;CM组的成熟率与NO组没有显著差异,但卵裂率和囊胚率均比NO组高。表明OPU来源的裸卵和A级COCs共成熟能显著改善裸卵的发育能力;卵丘细胞对卵母细胞的促成熟作用可直接作用于裸卵,促进裸卵的成熟及随后的发育。
杨晓煜李华刘海峰李华威赵建国黄英
关键词:体外成熟卵丘细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