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G1999043506)
- 作品数:52 被引量:937H指数:19
- 相关作者:宋郁东徐海量胡顺军苏里坦张展羽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学研究院河海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更多>>
- 新疆渭干河流域地下水含盐量的时空变异特征被引量:33
- 2003年
- 对面积约3 408 km2的渭干河流域地下水含盐量进行取样检测,应用地质统计学方法对取得数据进行了半方差函数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1998、1999年地下水含盐量变异函数曲线的理论模型符合球状模型;1997年、2000年地下水含盐量变异函数曲线的理论模型符合有基台线性模型。通过对1997年、1998年、1999年及2000年水样的分析,得出该地区地下水含盐量在时间与空间上皆存在明显变异性的结论。在空间尺度上,地下水含盐量从研究区的西北向东南方向有增加的趋势。从整体上看,研究区地下水含盐量东部高于西部;南部高于北部;东南部高于西北部。在时间尺度上,研究区东南部地下水随着时间的推移正向盐渍化加重方向发展。本文利用软件Geopack与Surfer7.0软件绘制了地下水含盐量的时空分布图,为该地区地下水盐分的管理与今后的防止盐渍化提供了决策依据。
- 苏里坦宋郁东张展羽
- 关键词:地下水含盐量盐渍化
- 新疆喀什噶尔冲积平原区地下水水化学特征被引量:26
- 2004年
- 以矿化度和水化学类型两个主要指标阐述了喀什冲积平原区地下水水化学的基本特征 ,用相关分析的方法和R型聚类方法定量分析了地下水水化学组分含量与矿化度及各组分相互依存关系 ,探讨了该地区的地下水水化学特征的形成与演化的因素。研究表明 :(1)当地的地下水化学特征具有鲜明的水平和垂直分带性 ,水化学类型主要为硫酸盐型水 ,在阴离子中占主导地位的为硫酸根离子和氯离子 ,且含量与矿化度呈线形相关 (p <0 .0 1) ;阳离子中 ,钠离子与钙离子占优势 ,其含量亦与矿化度呈线形相关 (p <0 .0 1)。 (2 )影响地下水化学特征的天然因素主要包括气候因素、水文因素与水文地质因素 ;人类活动因素主要为引水工程和灌溉工程、凿井工程 ,人类活动对地下水化学特征的作用逐渐加大。
- 陈小兵周宏飞张学仁苏宏超
- 关键词:地下水水化学矿化度
- 从土地覆盖变化看塔里木河中下游天然草地的退化被引量:8
- 2003年
- 通过GIS技术和1990~2000年的TM影像图,分析了塔里木河中下游近10年的土地覆盖动态变化,结果显示:在塔里木河中下游地区,天然草地退化严重,高、中覆盖草地大幅减少,低覆盖草地的数量虽然增加但主要是流域河岸胡杨林群落退化后向荒漠灌丛草地演化的结果;而在自然环境更加恶劣的塔里木河下游地区,随着断流和地下水位的下降,天然草地正在向裸地和沙地演变。通过分析,提出了恢复塔里木河中下游天然草地的治理建议。
- 徐海量宋郁东陈亚宁
- 关键词:塔里木河中下游天然草地草地退化土地覆盖变化
- 渭干河灌区参考作物潜在腾发量的计算及相关分析被引量:12
- 2001年
- 利用Penman公式 ,根据位于渭干河灌区内的库车、沙雅、新和三县气象站 1992~ 1996年气象观测资料 ,计算了参考作物潜在腾发量并建立了参考作物潜在蒸发量与其它气象要素的经验关系。根据这些经验关系进行参考作物潜在腾发量的估算 ,其结果可供该地区作物耗水量等研究时参照使用。
- 胡顺军艾尼瓦尔.吾买尔宋郁东周宏飞田长彦王永平蒋庆华艾则孜黄文山吐尔逊
- 关键词:渭干河灌区参考作物潜在蒸发量气温水面蒸发
- 塔里木盆地棉花水分利用效率试验研究被引量:42
- 2002年
- 根据田间试验资料 ,系统地分析了棉花耗水量、产量、边际产量、土壤水分含量、棉花水分利用效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1)棉花水分利用效率与棉花耗水量呈二次抛物线关系 ;(2 )就棉花水分利用效率而言 ,苗期、蕾期、花铃期、吐絮期对应的 1m土体适宜土壤水分下限分别为 1m土体田间持水量的 74 % ,6 8% ,6 5 % ,6 7% ;(3)塔里木盆地水资源紧缺 ,按经济效益最佳的灌溉定额进行节水灌溉 ,可有效地提高棉花水分利用效率。在此基础上将有限水资源首先分配在棉花的需水临界期 (花铃期和蕾期 )会进一步提高水分利用效率 ;(4)棉花水分利用效率是衡量棉花用水效率的指标之一 ,要获得最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
- 胡顺军宋郁东周宏飞田长彦
- 关键词:塔里木盆地棉花水分利用效率土壤水分含量节水农业
- 塔里木河下游生态输水对沙漠化逆转的影响被引量:41
- 2004年
- 塔里木河下游是我国沙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由于人类不合理的资源开发,导致320km河道断流、大面积湿地消失、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天然植被全面衰败,沙漠化程度加重。作者结合塔里木河下游生态输水和近3a的实地监测资料,分析输水前后塔里木河下游典型地区沙漠化程度的变化,并就生态输水对塔里木河下游沙漠化逆转的影响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生态输水后,河道附近地下水位大幅度抬升,植被种类和盖度明显增加,部分地区沙漠化得到逆转。从实现逆转的沙漠化土地的空间分布看,在纵横两个方向上表现出明显的变化规律,在纵向上表现为上游土地沙漠化逆转的强度和范围较下游大;在横向上,表现为距输水河道越近变化越明显的特点。考虑到输水影响范围较小,建议对现行的输水方式和输水规模进行适当调整。
- 徐海量陈亚宁雷加强
- 关键词:生态输水沙漠化防治地下水塔里木河
- 应用热脉冲技术对胡杨树干液流变化规律的研究被引量:24
- 2005年
- 利用热脉冲技术对胡杨树干液流日变化、不同胸径树干液流流量、区域间耗水量的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正常生长状态下,胡杨树干单位面积液流通量为0.450L·cm-2·d-1,在4~8月生长期内,日平均耗水量为78.335L/d。胡杨树干断面单位时间内液流量变化呈明显的昼夜节律,白天的流速变化曲线呈双峰型,夜间树干液流速度处于平稳的低值,白天10:00与午后18:00左右达到两个峰值。随着胸径的增大,树干液流速度和液流量也随之增大,不同研究区域、立地条件、个体、林种的胡杨耗水量差异十分显著。
- 白云岗宋郁东周宏飞柴仲平
- 关键词:热脉冲技术树干液流干旱区
- 基于DEM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沟谷网络节点研究被引量:21
- 2005年
- 选择黄土高原3个典型地貌类型区为试验样区,基于数字高程模型(DEM)沟谷网络与沟谷网络节点自动提取技术,得到了各样区沟谷网络节点,并从地貌形态学、沟谷成因学以及水文学原理出发,对不同级别沟谷网络节点水流累积属性进行了深入分析,结合数理统计方法获得了:(1)同一沟谷系统不同分辨率沟谷网络节点水流累积量均值分级统计规律;(2)不同地貌类型样区相同分辨率沟谷网络节点水流累积量均值分级统计规律。该结论能够有效解释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各级沟谷系统的形成机理及其空间分异规律,同时能够合理地说明沟谷系统发育与地表侵蚀、切割强度之间的相互关系。
- 李军锋李天文陈正江刘学军汤国安
- 关键词:数字高程模型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分辨率
- 水肥耦合对玉米田间土壤水分运移的影响被引量:12
- 2005年
- 以干旱区绿洲农田玉米水肥耦合试验为基础,利用含有根系吸水项的一维土壤水动力学模型,模拟了不同水肥条件下玉米蒸散、根系吸水、土体贮水量变化以及田间土壤水量平衡。结果表明:在玉米生长初期以棵间蒸发为主,其后则是以植株蒸腾为主;玉米在30~40cm土层吸水速率达到最大值;玉米灌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70%与85%对土壤0~80cm土层贮水量的贡献是相等的,并且高肥力在一定程度上可增强根系的吸水能力,高灌水可增强玉米根系对养分的吸收利用,但对于提高水肥利用率来说,理想的处理为中肥中水。
- 盛钰赵成义贾宏涛LU Li-ping
- 关键词:水肥耦合玉米土壤干旱区绿洲
- 塔里木河下游生态环境对输水的积极响应被引量:14
- 2003年
- 塔里木河下游是我国西部生态与环境问题最为突出的地区。由于人类不合理的资源开发,导致该地区生态问题日益突出。本文结合塔里木河下游5次生态输水,通过3年对输水后生态环境变化的监测,就塔里木河下游生态环境对输水的积极响应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1)生态输水后地下水位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各有其变化规律,在时间上近河道水位响应快,远河道水位响应慢。在空间上距河道不同距离和不同河段上地下水上升的幅度不同。(2)输水后天然植被的响应主要表现在植被种类和植被盖度的增加上;(3)鉴于输水后生态响应的范围仍然较小,因此输水工程还应该继续进行并适当调整输水的方式。
- 徐海量宋郁东赵元杰艾合买提
- 关键词:塔里木河下游生态环境输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