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河南省杰出人才创新基金(0512001400)

作品数:3 被引量:15H指数:2
相关作者:屈凌波赵俊宏李建军杨冉更多>>
相关机构:郑州大学河南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杰出人才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生物学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理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电化学
  • 3篇木犀
  • 3篇木犀草素
  • 1篇电化学探针
  • 1篇电化学性质
  • 1篇探针
  • 1篇脱氧
  • 1篇脱氧核糖
  • 1篇脱氧核糖核酸
  • 1篇细胞
  • 1篇细胞色素
  • 1篇细胞色素C
  • 1篇相互作用
  • 1篇化学性质
  • 1篇核酸
  • 1篇核糖
  • 1篇核糖核酸
  • 1篇伏安法
  • 1篇伏安法测定
  • 1篇DNA相互作...

机构

  • 3篇郑州大学
  • 1篇河南工业大学

作者

  • 3篇杨冉
  • 3篇李建军
  • 3篇赵俊宏
  • 3篇屈凌波

传媒

  • 1篇理化检验(化...
  • 1篇中国医药工业...
  • 1篇分析测试学报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以木犀草素为电化学探针伏安法测定细胞色素C被引量:2
2007年
采用循环伏安法和线性扫描伏安法等电化学方法研究了细胞色素C和木犀草素相互作用的电化学行为,并以此建立了测定细胞色素C的方法。细胞色素C和木犀草素在0.04mol/L B-R缓冲液(pH 4.91,含0.1mol/L氯化钠)中发生静电结合作用,峰电流ip减小,峰电位Ep正移。当细胞色素C的浓度在1~16μg/ml时,和ip呈现线性关系(r=0.999)。
屈凌波赵俊宏李建军杨冉
关键词:木犀草素细胞色素C电化学探针
木犀草素与DNA相互作用的电化学研究被引量:12
2008年
木犀草素在0.04mol/L B~R(pH4.00)缓冲溶液中于+0.478V(vs.SCE)和+0.450V(vs.SCE)有一对氧化还原峰。当向该溶液中加入DNA分子后,通过比较电化学参数转移系数α和表观电子传递速率常数κs的变化,可知木犀草素嵌入DNA碱基对间形成了非电活性的超分子化合物从而使得峰电位正移,峰电流下降;通过二者的紫外吸收光谱对其嵌入作用进行了验证。研究发现木犀草素的氧化峰电流,Ipa与DNA质量浓度在2~12mg/L的范围内基本呈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Ipa(10^-5 A)=8.68—0.322ρDNA(mg/L),相关系数r为0.989;建立了定量检测DNA的方法。并求得木犀草素和DNA嵌入作用的结合常数β=3.02×10^11,结合数m=2。
屈凌波赵俊宏李建军杨冉
关键词:脱氧核糖核酸相互作用电化学
木犀草素的电化学性质及在其测定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0年
对木犀草素在单纯水溶液介质中的电化学行为作了研究。结果表明:在pH4.0的B-R缓冲溶液作底液的条件下,得到峰形对称的木犀草素的可逆氧化还原峰。循环伏安法(CV)试验结果表明:其在玻碳电极表面的电极反应受吸附所控制。用积分脉冲伏安法(DPV)研究了氧化峰电流(ipa)与木犀草素浓度(cLu)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木犀草素浓度在8.0×10-8~8.0×10-6mol.L-1之间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为7.14×10-8mol.L-1,回收率在98.5%~104.0%之间。用线性扫描伏安当(LSV)试验表明:当cLu为4.14×10-5mol.L-1时,ipa达到最大值。据此按公式Q=nFAΓT可算出饱和吸附量ΓT为6.21×10-10mol.cm-2。根据Laviron原理和Langmuir吸附等温式可算出如下电极过程热力学参数,参与氧化还原过程的电子数n=2,电极反应质子数=2,转移系数a=0.90,表现电子传递速率常数ks=2.96s-1,对电极反应的机理也作了简要讨论。
屈凌波赵俊宏杨冉李建军
关键词:电化学性质木犀草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