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571339)

作品数:28 被引量:81H指数:5
相关作者:苗向阳郭云涛张秀秀曲朝杰张鑫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山东农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7篇生物学
  • 10篇农业科学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4篇基因
  • 8篇转基因
  • 6篇干细胞
  • 5篇动物
  • 5篇细胞
  • 4篇多能干细胞
  • 4篇诱导性多能干...
  • 4篇脂肪
  • 4篇体细胞
  • 4篇重编程
  • 4篇分化
  • 3篇动物克隆
  • 3篇生物信息
  • 3篇生物信息学
  • 3篇生物信息学分...
  • 3篇胚胎
  • 3篇转基因动物
  • 3篇转基因技术
  • 3篇基因打靶
  • 3篇RNA干扰

机构

  • 26篇中国农业科学...
  • 10篇山东农业大学
  • 2篇青岛农业大学
  • 1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青岛市畜牧兽...
  • 1篇泰安生力源生...

作者

  • 26篇苗向阳
  • 5篇郭云涛
  • 4篇张鑫
  • 4篇曲朝杰
  • 4篇陈晓瑛
  • 4篇张秀秀
  • 3篇尹逊河
  • 3篇张秋婷
  • 3篇朱瑞良
  • 3篇王建民
  • 3篇谢之景
  • 3篇马艳芳
  • 3篇黄万龙
  • 2篇盛鹏程
  • 2篇张瑞杰
  • 2篇李建霞
  • 2篇于忠娜
  • 1篇董晓
  • 1篇任慧英
  • 1篇左珂菁

传媒

  • 3篇遗传
  • 3篇畜牧兽医学报
  • 2篇生物技术通讯
  • 2篇中国兽医学报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科技导报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中国农业科技...
  • 1篇黑龙江畜牧兽...
  • 1篇华北农学报
  • 1篇生物技术通报
  • 1篇生物学通报
  • 1篇生物化学与生...
  • 1篇生物工程学报
  • 1篇中国生物工程...
  • 1篇Agricu...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国细胞生物...
  • 1篇Journa...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3
  • 2篇2012
  • 5篇2011
  • 7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6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阳离子脂质体在转基因畜禽中的应用
2009年
脂质体是由可生物降解的磷脂组成的双分子层结构,与生物膜有较大的相似性和组织相容性。阳离子脂质体作为一种新型的基因转移载体,以其生产简便、毒性低、无感染危险等优点在转基因领域越来越受到研究人员的青睐。随着转基因动物研究的不断深入,阳离子脂质体更是成为当今各种转基因方法中首选的非病毒类外源基因载体,在保护外源基因和提高其转染效率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就阳离子脂质体的结构形式、介导基因转移的机制及其目前在转基因畜禽领域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张鑫苗向阳李军训曲朝杰
关键词:阳离子脂质体转基因畜禽
动物转基因技术研究现状与应用前景被引量:5
2010年
动物转基因技术是20世纪70~80年代兴起的一种生物技术,它从诞生之日起,就预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转基因技术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显微注射法、逆转录病毒载体法、精子载体法和体细胞核移植法等比较成熟的方法。近年来,又出现了性腺注射法、RNA干扰法、基因打靶结合克隆法等新技术。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重点总结了各种转基因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国内外最新研究动态,对各种转基因技术的优缺点进行了详细的探讨。最后本文还对转基因技术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进行了阐述,并对转基因技术总体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张瑞杰苗向阳
关键词:转基因技术RNAI基因打靶动物克隆生物反应器
哺乳动物克隆的现状和研究进展被引量:9
2010年
哺乳动物细胞克隆是20世纪末生命科学领域最引人注目的高新技术,该技术对于优良种畜的复制、减少试验用动物数目、动物遗传多样性保存及濒危动物挽救、转基因动物培育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克隆技术发展迅速,多种哺乳动物相继克隆成功,但也存在克隆效率太低、克隆动物表型正常而实质异常的问题。本文详细阐述了克隆效率太低、克隆动物表型正常而实质异常问题,介绍了当前动物克隆技术的发展现状,并对动物克隆涉及的技术进行了总结和概括,着重介绍了卵母细胞的去核方法和重组胚的构建方法。
盛鹏程苗向阳朱瑞良
关键词:哺乳动物核移植体细胞克隆
诱导性多能干细胞研究的新进展被引量:1
2011年
主要讨论了iPSCs的研究现状与应用前景。通过转入特定基因诱导体细胞重编程成为多能干细胞(pluripotent stem cells,PSCs)的研究成果,不仅为体细胞重编程去分化机制的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而且为疾病发生发展相关机制研究与特异的细胞治疗,特别是再生医学带来新的曙光。这种方法相对容易操作,比较稳定,在生物学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方面都具有潜在的价值。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Cs)的应用将是十分有益的,如创建人类疾病的遗传模型,培育转基因动物用于器官移植,改善动物生产性状和抗病性,以及生物制药等。另外iPSCs的产生对于解决长期以来干细胞研究领域的伦理问题和免疫排斥问题有巨大的意义,iPSCs结合基因治疗和细胞治疗的成果已经应用到了动物疾病模型上。然而,目前iPSCs技术要应用于临床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陈晓瑛苗向阳王建民谢之景
关键词:体细胞重编程诱导多能干细胞
转基因动物新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9
2011年
转基因技术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日渐成熟,并推动转基因技术研究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文章综述了体细胞核移植技术、慢病毒载体法、转座子介导的基因转移法、RNA干扰介导的基因敲除法和锌指核酸酶-基因打靶技术等近年发展起来的方法。而近来诱导多能干细胞(iPS细胞)的成功为尚未获得ES细胞的大动物建立多能干细胞系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案,为转基因动物研究开创一片更广阔的天地。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重点总结了以上各种转基因技术的最新研究动态并对各种转基因技术的特点进行了探讨。
罗庆苗苗向阳张瑞杰
关键词:转基因技术基因打靶锌指核酸酶IPS动物克隆
诱导性多能干细胞的研究及应用被引量:1
2012年
自从小鼠的胚胎成纤维细胞和鼠尾成纤维细胞重编程成为诱导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cells,iPSCs)以来,iPS的研究成了干细胞研究领域的热点。与胚胎干细胞相比,iPS细胞有操作简便和高稳定性等优点可以应用于,如创建人类疾病的遗传模型,培育转基因动物用于器官移植,改善动物生产性状和抗病性,以及生物制药等领域。另外,iPSCs的产生对于解决长期以来干细胞研究领域的伦理问题和免疫排斥问题有巨大的意义,iPS结合基因治疗和细胞移植疗法的成果已经应用到了动物疾病模型上。iPS细胞技术给病人特定细胞治疗和基因针对性药品研制带来了巨大的前景。此外,该技术也提供了iPS细胞重编程机制和人类疾病的病理过程研究的新平台。然而,现阶段多能干细胞的研究只是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iPS技术要应用于临床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本文主要针对iPSCs的研究现状与应用前景进行讨论。
苗向阳陈晓瑛
关键词:重编程胚胎干细胞诱导性多能干细胞
抗口蹄疫病毒相关基因的筛选及分析
2008年
口蹄疫是一种烈性传染病,其广泛流行给社会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为了研究口蹄疫灭活疫苗免疫的分子机制,同时也为抗口蹄疫病毒药物的研制奠定基础,应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以PK-15细胞为材料,系统比较了口蹄疫疫苗刺激组(A组)和正常的PK-15细胞(B组)的基因表达情况,回收差异片段,经二次扩增并纯化后,得到30条ESTs。将30条ESTs采用以地高辛标记的反向Northern点杂交鉴定,将阳性条带克隆测序,筛选出8条ESTs,编号E1~E8,应用BLASTn工具将8条ESTs对核酸数据库nr和dbEST中所有序列进行了同源性分析,其中E1,E2分别与猪的热休克蛋白基因、猪的MHCⅠ类基因同源,序列相似性都达到100%。E3,E4,E5,E7分别与已有核酸数据库中的基因克隆或EST具有较高同源性,为已知的EST,但功能未知;E6,E8在数据库中没有发现与其相似性较高的序列,为新的EST。应用数据库资源将E5,E7进行电子延伸后,将延伸序列进行开放阅读框分析,又经TBLASTx分析发现E7蛋白质序列与猪的精氨酸酶Ⅰ类蛋白序列有很高同源性。将E1,E2,E4,E5序列进行了基因表达谱分析,对E6,E8用BLASTx工具对非冗余蛋白质数据库nr进行了相似性搜索,在其他物种中找到了相似的基因序列。本研究筛选出的热休克蛋白基因、MHCⅠ类基因、精氨酸酶Ⅰ类基因和其他未知功能基因可以作为抗口蹄疫病毒研究中的侯选基因,其具体的功能有待今后进一步研究。
李建霞苗向阳任慧英于忠娜
关键词:口蹄疫MRNA差异显示技术表达序列标签生物信息学分析
诱导性多能干细胞的发展及前景展望被引量:1
2010年
近年来,通过转入特定基因诱导体细胞重编程成为多能干细胞(iPS细胞)的研究成果引起了生命科学领域新的轰动。将完全分化的细胞重编程,不经过胚胎逆转为多能干细胞状态,这种方法相对容易操作,比较稳定,在生物学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方面都具有潜在的实用价值。与胚胎干细胞(ESC)相似,iPS细胞对于生物制药品种的更新和产生等十分有益。iPS细胞的产生对解决长期以来干细胞研究领域的伦理问题和免疫排斥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目前iPS技术仍然存在致癌性、效率低、病毒载体欠安全以及移植后存活率低等一系列问题。本文从iPS细胞的发展、获得、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前景4个方面进行了介绍。
陈晓瑛苗向阳王建民谢之景
关键词:体细胞重编程诱导多能干细胞转录
Production of Transgenic Animals Using Spermatogonial Stem Cells被引量:2
2011年
Spermatogonial stem cells (SSCs) are a type of adult stem cell found in male mammals.These cells have the capacity for self renewal and are capable of differentiating in the niche of testis.They are also the only adult stem cells in a normal postnatal body that undergo self-renewal throughout life,transferring genetic information to the offspring.Since a technique for transplanting SSCs was first described by Brinster and his colleagues in 1994,more and more researchers have become interested in exploring the possibility of utilizing adult SSCs to generate transgenic animals.In this mini-review,we attempt to summarize the current research progress in the area of spermatogonial stem cells including the source,types and differentiation of the SSCs,and the application on transgenic animals,with a particular focus on the strategy of SSCs delivery including seminiferous tubule injection and spermatogonial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MIAO Xiang-yang
关键词:TRANSPLANTATION
Recent advances in understanding the role of miRNAs in exosomes and their therapeutic potential
2017年
MicroRNAs (miRNAs)are small endogenous non-protein coding RNAs that range in size from 19-25 nucleotides. Thousands of miRNA genes have been identified in a variety of organisms, suggesting genetic exchange and distribution among species, miRNAs negatively regulate gene expression by binding to the 3"-untranslated regions (3"-UTRs) of their target genes and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growth, development and the occurrence of diseases. In this review, we summarize the recent advances i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role of miRNAs in exosomes and their therapeutic potential, as well as provide an overview of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miRNAs.
MIAO Xiang-yang
关键词:MIRNAEXOSOMES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