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571341)
- 作品数:17 被引量:49H指数:4
- 相关作者:刘为民计慧琴王军王政富李少焕更多>>
- 相关机构: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华南农业大学河南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佛山市产学研专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 DiI在神经系统示踪研究方面的应用被引量:2
- 2011年
- 1,1′-双十八烷-3,3,3’,3’-四甲基吲哚羰花青-高氯酸盐(1,1′-dioctadecyl-3,3,3’,3'-tetramethytindocarbocyanine perchlorate,DiD),分子式为C59H97ClN2O4,分子量为933.88,是一种羰花青族荧光染料,为紫红色晶体,无毒,具有高度的亲脂性,在水中的溶解度极低,可溶于乙醇、甲醇,二甲基亚砜(dimethylsulfoxide,DMSO)和N,N-二甲基甲酰胺(N,N—dimethyl-formamide,DMF)。
- 李少焕鲁林刘为民李玉谷计慧琴
- 关键词:神经系统DII示踪二甲基甲酰胺高氯酸盐
- 鸡海马结构传入纤维的端脑起始核DiI法研究被引量:1
- 2010年
- 研究鸡海马结构传入纤维在端脑内的起始核。采用DiI逆行追踪法,将DiI注入鸡端脑海马结构,逆行追踪投射到海马结构的起始核。结果在端脑的副高纹状体、内侧隔核、古纹状体、带核和后背外侧区出现标记神经元。初步表明端脑内的上述核团是向海马结构投射的起始核。
- 李少焕鲁林刘为民李玉谷计慧琴
- 关键词:海马结构DII逆行追踪
- Dil在神经系统示踪研究方面的应用
- DiI,全称为1,1'-dioctadecyl-3,3,3',3'-tetramethylindocarbocyanine perchlorate,即1,1'-双十八烷-3,3,3',3′-四甲基吲哚羰花青-高氯酸盐,分...
- 李少焕鲁林刘为民李玉谷陈耀星王政富计慧琴
- 关键词:示踪剂神经系统示踪研究皮质脊髓束
- 文献传递
-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对仙湖肉鸭屠体性状和血脂含量的影响被引量:11
- 2009年
- 为评定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对仙湖肉鸭屠体性状的影响,研究选用0日龄商品代仙湖肉鸭270只,随机分成3个处理,每个处理设6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鸭,其中试验组Ⅰ在基础日粮的基础上添加1.5%的补气活血、疏肝健脾的中草药饲料添加剂;试验组Ⅱ在基础日粮基础上添加1.5%补肾益脾、活血降脂的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处理组Ⅲ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饲养期为49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Ⅰ极显著地降低了仙湖肉鸭的皮脂率和腹脂率(P<0.01)。试验组Ⅱ仙湖肉鸭的皮脂率和腹脂率极显著降低(P<0.01),胸肌率显著提高(P<0.05)。自4周龄起,试验组Ⅰ和Ⅱ血清中的甘油三酯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两个处理组的R1(TG/HDL-c)值仅在6周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本试验结果表明,TG/HDL-c可以作为度量脂肪沉积的指标,中草药饲料添加剂能够显著降低仙湖肉鸭的体脂含量。
- 于辉李建东李华尚秀国黄得纯刘为民
- 关键词:中草药屠体性状血脂仙湖肉鸭
- 鸡海马传入纤维的端脑起始核
- 目的研究鸡海马结构传入纤维在端脑内的起始核。方法采用DiI逆行追踪法,将DiI注入鸡端脑海马,逆行追踪投射到海马的起始核。结果在端脑的副高纹状体、内侧隔核、古纹状体、带核和后背外侧区出现标记神经元。结论初步表明端脑内的上...
- 李少焕鲁林刘为民李玉谷计慧琴
- 关键词:海马结构DII逆行追踪
- 文献传递
- 番鸭胚胎期胸腺的组织发育被引量:2
- 2008年
- 陈芳王政富卢玉葵王丙云马春全刘为民
- 关键词:胸腺激素胚胎期番鸭组织学检查淋巴器官
- 鸡海马结构向小脑各叶的直接投射——HRP逆行追踪法研究被引量:1
- 2010年
- 采用HRP法逆行追踪鸡海马结构向小脑各叶投射的起始神经元。将50%HRP溶液分别引入鸡小脑Ⅳ、Ⅴ、Ⅵ、Ⅶ、Ⅷ、Ⅸ各叶,对端脑及间脑、脑干及小脑进行冰冻切片,TMB呈色,观察脑内标记细胞出现的位置。结果发现,除第Ⅸ叶外,注射小脑各叶双侧端脑海马结构的旁海马内侧区(APHm)出现大量标记细胞。在注射Ⅳ、Ⅴ、Ⅵ后偶尔在内侧隔核出现少量逆标细胞。随着注射点由Ⅳ叶到Ⅸ叶的后移,在APHm出现标记细胞的可能性渐小,而小脑前核,包括延髓大细胞网状核、下橄榄核、内外侧桥核、中脑的内侧螺旋核等标记的可能性相应地增大。隔核的标记细胞主要定位于外侧隔核。本研究结果表明,鸡存在海马向小脑的直接投射,这种投射主要终止于小脑的前叶、中叶。因为哺乳动物,鸡的隔核与海马有密切的联系。
- 袁文菊张艳晓刘为民王政富周庆国肖传斌王娟
- 关键词:海马结构隔核
- 鸡小脑浦肯野细胞向海马的直接投射-透射电镜观察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进一步观察和确定前期的鸡小脑浦肯野细胞向端脑海马结构的直接投射。方法:选择2月龄左右的青年鸡,外科方法开顿,直流电损毁小脑V叶白质或红藻氨酸选择性损毁Ⅵa的浦肯野细胞和颗粒细胞,动物存活7d,透射电镜观察端脑海马结构的旁海马内侧区(APHm)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于APHm内出现变性纤维及变性终末,以泡沫型变性最为普遍。并可见到变性终末与APHm内神经元形成突触联系。结论:鸡小脑浦肯野细胞可直接投射向海马结构,并与APHm神经元形成单突触联系。
- 王政富王娟刘为民张艳晓周庆国李少焕鲁林
- 关键词:浦肯野细胞小脑海马结构透射电镜
- 番鸭胚胎期法氏囊的组织发育被引量:3
- 2007年
- 法氏囊是家禽体内最早形成的中枢淋巴器官之一,法氏囊的主要作用是培育和选择B细胞、参与机体体液免疫。本实验利用常规法对不同日龄鸭胚法氏囊进行组织学检查,为家禽免疫学和胚胎发育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组织学依据。
- 陈芳王政富卢玉葵王丙云马春全刘为民
- 关键词:法氏囊胚胎期组织学检查番鸭淋巴器官体液免疫
- 水飞蓟素对雏鸭人工感染鸭肝炎病毒疗效的观察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为了探索水飞蓟素对鸭病毒性肝炎的治疗效果。方法100只雏鸭分为5组,于11日龄接种鸭肝炎病毒。第1、2、3组腿肌接种5×104倍稀释的病毒尿囊液,并分别每天口服0、30、10 mg.kg-1的水飞蓟素;第4组仅每天口服10 mg.kg-1的水飞蓟素;第5组为空白对照组。试验期内正常喂食及饮水,于攻毒后的第5天足背静脉采血,分离血浆,比色法测定血浆谷-草转氨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水平。结果雏鸭人工感染病毒后,在96 h内死亡严重,适当剂量的水飞蓟素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雏鸭感染病毒后血浆GOT活性增强、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下降,口服水飞蓟素可明显改善这些效应。结论适当剂量的水飞蓟素可有效防止人工感染型鸭肝炎病毒导致的死亡,其机制可能与水飞蓟素的护肝作用和免疫调节作用有关。
- 刘为民白挨泉何永明王军计慧琴何江强
- 关键词:水飞蓟素保肝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