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10JDJNJD130)

作品数:6 被引量:48H指数:4
相关作者:陈伟军更多>>
相关机构:暨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3篇社会
  • 3篇社会思潮
  • 3篇思潮
  • 3篇传媒
  • 2篇大众
  • 2篇大众传媒
  • 1篇新媒体
  • 1篇新媒体时代
  • 1篇虚拟社区
  • 1篇社会主义
  • 1篇社会主义核心
  • 1篇社会主义核心...
  • 1篇社会主义核心...
  • 1篇数字化
  • 1篇诉求
  • 1篇内蕴
  • 1篇主义
  • 1篇主义核心价值...
  • 1篇文化
  • 1篇文化内蕴

机构

  • 6篇暨南大学

作者

  • 6篇陈伟军

传媒

  • 2篇学术论坛
  • 1篇浙江学刊
  • 1篇贵州社会科学
  • 1篇探求
  • 1篇现代传播(中...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论大众传媒的价值形塑与思潮引领被引量:1
2011年
当代社会的复杂程度不断增加,多元的社会主体和利益格局提出了各种可能的社会生活模式。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介的强势崛起,博客、微博等的碎片化传播,知识爆炸、信息爆炸的冲击波,使社会的整个价值系统历经强烈的震荡。价值认同、思潮引领离不开大众传媒的符码化运作。理想的传播体系,以核心价值体系为依据提供一个共同的参考框架,同时又包容个性、差异性,其话语取向是开放的、多样的、可接近的。
陈伟军
关键词:大众传媒
新媒体时代编辑的阅读取向和人文守望被引量:4
2011年
随着新媒体的崛起,信息、思潮和知识传播的方式更多样化、立体化,现代人的阅读方式和习惯正发生着深刻变化。科技快速发展,编辑更应该具备一种文化自觉的意识,拥有广阔的文化视野。编辑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模式应该是开放性的,根据自己的兴趣与需求,调整阅读取向,实现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交融、文化素养和媒介技术互渗。
陈伟军
关键词:新媒体
论社会思潮引领与传媒价值调控被引量:1
2012年
社会思潮利用可供交流的话语影响受众,渗透到人们心灵和意识的内部,使话语转化为支配受众行动的思想和价值观念。当代社会思潮传播日益趋向多样化、立体化、平民化,大众传媒是社会思潮引领和价值导向调控的重要载体。面对社会变革和思想文化环境的变迁,我们应从多学科视阈出发,深入研究社会思潮传播过程中大众传媒的角色和功能,探讨价值导向调控的有效手段,进而推进和谐文化建构。
陈伟军
关键词:社会思潮大众传媒
传媒文化内蕴与价值流向探析被引量:9
2010年
传媒文化日益成为当今社会强大的精神力量,人们的社会意识、话语系统和价值观念,被传媒潜移默化地塑造、修正和改变。传媒推动的消费文化、符号奇观和数字化生存,形成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复杂境况。不管技术如何进步、社会如何发展,媒体的运作都不能偏离主流文化和核心价值体系的轨道。
陈伟军
关键词:传媒文化数字化
虚拟社区中的社会思潮传播与价值形塑被引量:23
2013年
网络空间结合虚拟实在技术,为社会思潮发生、传播提供了新平台,任何一种思潮都可以在网络中找到自己寄居的地盘。虚拟社区中的社会思潮很难被凝固为特定时间及空间中的思想符码,它们随着交流语境、运作策略及传播意图的变化而呈现为各式各样的形式。网络思潮与现实世界互动,形成舆论声势,有时可能成为少数极端思潮或特殊利益群体的"宣言书",导致网络话语权的失衡。在多样化社会思潮自由传播的虚拟社区中,必须形塑核心价值观,防止过度利益化、政治化及反社会倾向的思潮在互联网上恶性膨胀。
陈伟军
关键词:虚拟社区社会思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互联网上的思潮激荡与利益诉求被引量:10
2011年
社会思潮具有符号或思想观念的特征,它非常容易在凝聚人气、放大舆论的互联网上传播。网络思潮的产生有着各种不同的源头,多重性的交流主体畅所欲言,拒斥统一的思想空间和文化符码。虚拟空间中多样化思潮凝聚的不同意见、态度和倾向,反映了现实世界真实的话语冲动、欲望表达和利益诉求。
陈伟军
关键词:互联网社会思潮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