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096202110002)

作品数:2 被引量:16H指数:2
相关作者:郭敏李毅马彦军更多>>
相关机构:甘肃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海拔
  • 1篇海拔梯度
  • 1篇反应体系优化
  • 1篇SSR
  • 1篇SSR-PC...
  • 1篇SSR分析

机构

  • 2篇甘肃农业大学

作者

  • 2篇马彦军
  • 2篇李毅
  • 2篇郭敏

传媒

  • 1篇草业科学
  • 1篇草业学报

年份

  • 2篇2012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祁连山不同海拔梯度山生柳遗传多样性的SSR分析被引量:7
2012年
本实验采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甘肃祁连山脉9个海拔梯度共180个单株的山生柳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进行了研究。利用杨属植物的47对SSR引物对山生柳进行了通用性分析,筛选出15对重复性高、条带清晰的引物,结果显示,15条引物共检测到211条谱带,其中多态性条带有176条,平均每个引物检测到11个等位变异,多态位点比率(P)为85%。应用分析软件Popgen 32进行分析得出:在物种水平上,Shannon多样性指数(I)为0.419 2,Nei基因多样性指数(H)为0.279 6;基因分化系数Gst为0.093 5,基因流Nm为4.848 7,说明山生柳遗传分化大部分存在于相同海拔梯度内。P,H,I都反应出山生柳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聚类分析显示,遗传距离与空间地理距离有显著相关性。海拔及纬度因子显著影响山生柳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海拔梯度越高,山生柳的遗传多样性越丰富。
郭敏马彦军李毅
关键词:SSR海拔
山生柳SSR-PCR反应体系优化被引量:9
2012年
本研究以祁连山4个海拔梯度的山生柳(Salix oritrepha)为材料,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和单因子试验,分析山生柳SSR技术中PCR体系的主要成分对扩增结果的影响,并对引物SHUK123的适宜退火温度进行优化。结果表明,PCR反应体系的最佳条件:20μL体系中2.0mmol·L-1 Mg2+1μL,0.10mmol·L-1 dNTPs1.5μL,0.5UTaq酶用量为1μL,20ng·μL-1 DNA模板1μL,0.5μmol·L-1的上下游引物各2μL,10×TaqBuffer 2μL,ddH2O加至20μL。扩增反应程序:94℃高温预变性时间3min,94℃变性45s,Tm(不同退火温度)退火时间45s,72℃延伸30s,循环数30个,最后72℃后延伸时间5min,4℃保温。适宜退火温度为56℃。以上结果表明,此反应体系在山生柳PCR扩增中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较好。
郭敏李毅马彦军
关键词:SSR-PCR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