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871026)

作品数:15 被引量:294H指数:9
相关作者:张奇刘健左海军叶许春徐力刚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东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天文地球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水利工程
  • 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7篇鄱阳湖
  • 6篇鄱阳湖流域
  • 6篇湖流
  • 4篇水文
  • 4篇径流
  • 3篇水文模型
  • 3篇分布式水文模...
  • 2篇氮污染
  • 2篇点源
  • 2篇水文过程
  • 2篇水文过程模拟
  • 2篇污染
  • 2篇硝态氮
  • 2篇小波
  • 2篇小波分析
  • 2篇径流变化
  • 2篇非点源
  • 2篇
  • 1篇氮肥
  • 1篇氮含量

机构

  • 14篇中国科学院
  • 10篇中国科学院研...
  • 3篇东南大学
  • 2篇河海大学
  • 2篇奥斯陆大学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14篇张奇
  • 6篇刘健
  • 5篇左海军
  • 4篇徐力刚
  • 4篇叶许春
  • 3篇高海鹰
  • 3篇李丽娇
  • 2篇许崇育
  • 2篇王晓龙
  • 2篇靳晓莉
  • 2篇庄霞
  • 1篇李恒鹏
  • 1篇聂小飞
  • 1篇崔明勋
  • 1篇郭华
  • 1篇邵敏
  • 1篇马履一
  • 1篇杨自立
  • 1篇马晨
  • 1篇张增信

传媒

  • 3篇长江流域资源...
  • 2篇水土保持学报
  • 2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环境工程
  • 1篇水文地质工程...
  • 1篇环境污染与防...
  • 1篇湖泊科学
  • 1篇地理科学进展
  • 1篇冰川冻土
  • 1篇热带地理
  • 1篇农业环境科学...

年份

  • 2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4篇2010
  • 5篇2009
  • 1篇2008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低温域人工湿地强化脱氮效果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在低温条件下(0~15℃),研究麦冬湿地在预曝气、非曝气两种状态下的脱氮效果。结果表明,预曝气人工湿地内氧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供氧前湿地内溶氧浓度低于0.6 mg/L,供氧后氧浓度上升至0.9 mg/L以上。对TN、NH+4-N去除率,预曝气湿地>非曝气湿地。因此,预曝气是低温域人工湿地强化脱氮的一种有效措施。
崔明勋高海鹰
关键词:人工湿地脱氮预曝气
不同种植方式下农田渗漏水硝态氮含量的动态变化特征研究被引量:7
2010年
该文选取江阴市沿江平原地区的3种典型农业种植区:即大棚葡萄集约化种植基地、蔬菜集约化种植基地和常规种植农田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间现场采样分析的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种植方式下农田渗漏水硝态氮含量的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大棚葡萄集约化种植区渗漏水硝态氮含量随着时间的变化波动较大,硝态氮平均含量达到31.94mg/L,其中硝态氮含量峰值高达45.90mg/L,这主要是由于大棚葡萄集约化种植条件下长期过量施肥导致土壤氮素累积水平过高,过量灌溉又加大了土壤氮素的淋失强度;而蔬菜集约化种植区和常规种植区渗漏水硝态氮平均含量分别仅为4.02,3.54mg/L,显著低于大棚葡萄集约化种植区,其中常规种植区渗漏水硝态氮平均含量最低,这与常规种植区施肥强度较低有关。大棚葡萄集约化种植条件下过量灌溉和施肥加剧了土壤氮素的渗漏损失,是引起农田地下水环境硝态氮污染的主要原因。研究结果可为优化田间管理措施、减轻农田氮素淋失以及防治农业非点源污染提供科学依据。
左海军张奇马履一徐力刚吕伟明马晨杨自立王梓
关键词:硝态氮
鄱阳湖乐安江流域非点源氮污染时空变化特征分析被引量:9
2011年
乐安江是影响鄱阳湖水质的一条重要河流,近年来非点源污染迅速增加,水质呈下降趋势。运用GIS手段建立了研究区非点源污染的基本空间信息库,在野外水样监测和土地利用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乐安江流域非点源氮的时空变化特征。氮的流失主要以可溶态形式,TN和DTN全年变化剧烈,在12月份普遍较高,4月份次之,9月份最低。在监测各月份乐安江流域TN浓度的范围为0.09~1.359 mg/L,水质属中营养水平。NO-3-N浓度平均值为DTN的65%,是DTN流失的主要形态,其时空分布与TN具有明显的相似性;在丰水期4月份,NH3-N的平均浓度为全年最低水平,平水期9月份NH3-N平均浓度为三氮之首;NO-2-N全年含量最低。各种形态的氮浓度在空间上从上游向下游基本呈增加趋势;西南部地区各种形态的氮浓度普遍高于东北部地区,说明上游水质普遍好于下游水质。
高海鹰庄霞张奇
关键词:土地利用鄱阳湖
基于数值模拟的土壤水渗漏对降雨条件的响应被引量:10
2009年
为了揭示土壤水渗漏对不同降雨条件的响应规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模拟了不同降雨情景下土壤水渗漏量的变化,并与实际降雨条件下现场观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土壤水的渗漏率与降雨强度关系密切;在保持总降雨量不变的前提下,低频率但高强度的降雨条件下土壤水渗漏总量明显高于高频率但低强度的降雨条件下的土壤水渗漏总量。土壤水瞬时下渗率与前期降雨事件有关,短时间内多次出现的降雨事件显著增大土壤水的下渗率。本研究可为减少土壤营养物质流失以及制定合理的农田水肥管理措施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指导。
左海军张奇徐力刚刘健王晓龙
关键词:降雨条件数值模拟HYDRUS-1D
网格大小选择对大尺度分布式水文模型水文过程模拟的影响被引量:9
2010年
以鄱阳湖信江流域为研究区,分析了网格大小选择对大尺度分布式水文模型水文过程模拟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在同样参数条件下,1,2和4km这3种不同尺寸网格对模拟的总径流量影响较小,但网格大小显著地改变着模拟水流在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间的分配;不同网格的模型计算的实际蒸发量的差别不显著;大网格的模型计算的地下水补给量大。经过率定后的3种不同网格的模型均能较好地模拟流域的径流过程,但2km网格模型模拟的总体效果要好于1km网格模型和4km网格模型。研究表明,对于分布式水文模型,网格的精细并不一定提高模型的模拟效果,一定精度空间数据的输入条件下,分布式水文模型存在一个合适的网格大小使得模型的模拟效果最佳。在流域水文模型的具体应用中,应考虑流域本身的尺度以及模拟的目的和精度要求,选择合适的网格大小,同时应结合模型机理,解释模拟结果。
叶许春张奇
关键词:分布式水文模型径流地下水补给鄱阳湖流域
分布式水文模型中河流水深及其与地下水相互作用的耦合模拟被引量:3
2012年
大尺度流域水文模型一般只模拟河道径流,对河流水深和流速并不关注。在进行河流-地下水相互作用模拟时,河流水深(水位)是一个重要因素,其时空变化及其对河流-地下水水量交换的影响应加以考虑。本文就流域分布式水文模型中河流水深的时空变化计算及其与地下水的实时耦合模拟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相应的计算方法,改进了大尺度水文模型WATLAC,并通过V-型流域考题进行了检验。模拟结果显示,模型有效地模拟了V-型流域的河流水深、地下水水位沿河道的时空变化以及河流与地下水的水交换量,揭示了河流-地下水相互作用关系在降雨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及主控因子。此外就河床糙率对河流水深及河流与地下水间水交换量的影响做了模拟分析,发现河床糙率的改变将影响河流水深,从而进一步影响河流与地下水的水交换量。本文提出的算法较为真实地模拟了河流洪水演进过程及其对河流-地下水相互作用的影响,模型适用于河流-地下水相互作用明显的区域,可作为评估地表-地下水相互影响的有效计算工具。
邵敏张奇
关键词:分布式水文模型
土壤数据空间分辨率对水文过程模拟的影响被引量:11
2009年
分布式水文模型的应用,其准确性有赖于输入数据对流域特征的描述,尤其在大尺度流域,输入数据分辨率的增加是否必然改善模型的模拟效果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本文以鄱阳湖信江流域为研究区,运用SWAT模型为模拟工具,分析了土壤数据空间分辨率对径流、蒸发及土壤含水量等水文要素模拟的影响以及高精度土壤数据在大流域尺度的适应性。结果表明:不同分辨率的土壤数据对SWAT模型中水文响应单元的划分结果差异显著,但在径流模拟和蒸发计算结果中并没有表现出显著的差别;模型率定前后,低分辨率土壤数据的径流模拟结果略好于高分辨率土壤数据,但两者之间的差别不明显;模型模拟的土壤含水量差异显著,高分辨率土壤模拟的月平均土壤含水量整体大于低分辨率土壤模拟结果;研究还发现,模型的蒸发计算对土壤分辨率信息不敏感。本文研究意味着,大尺度SWAT模型的应用中,土壤数据分辨率的提高不一定会改善模型的模拟效果。在具体应用中,应考虑流域本身的尺度以及模拟精度的要求,选择合适分辨率的土壤数据,同时应结合模型原理和关键参数的物理含义来解释模拟结果。
叶许春张奇刘健李丽娇左海军
关键词:SWAT模型水文过程
近50年鄱阳湖流域实际蒸发量的变化及影响因素被引量:48
2010年
流域的实际蒸发是水文循环和水量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鄱阳湖流域的实际蒸发对该流域水资源研究有重要意义。选取应用范围较广的互补相关蒸发模型,估算鄱阳湖流域9个气象站1955~2001年实际蒸发量,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该时段流域实际蒸发的年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流域蒸发年内呈单峰型变化,峰值出现在7月份;季节变化上,夏季最大,冬季最小,春季高于秋季。选用Db3小波函数分析9站蒸发量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该流域蒸发量在计算时段内呈现逐步下降趋势,1998年左右转折,之后下降速度变缓。与流域同期降水量、潜在蒸发量以及太阳辐射、温度、水汽压差和风速等气象要素的对比分析认为,实际蒸发量下降的主要是由太阳净辐射和风速的下降引起的。
刘健张奇许崇育翟建青靳晓莉
关键词:小波分析鄱阳湖流域
西苕溪流域非点源氮污染特征被引量:9
2011年
通过对西苕溪流域不同用地类型的子流域出口设置监测点并进行定期水质监测,探讨该流域非点源氮污染特征及其区域性差异。不同月份的监测结果表明,总氮(TN)、溶解性总氮(DTN)、硝态氮(NO3--N)浓度在12月最高,7月次之,4月最低;铵态氮(NH4+-N)浓度在7月最高,12月次之,4月最低。典型子流域日监测数据表明:林地子流域水质监测点测得的氮明显低于耕地,降雨期林地子流域出口的氮浓度增加,耕地子流域降低,干旱期则相反。研究表明流域非点源氮污染主要受农业耕地用地类型的控制,降雨径流是西苕溪流域非点源氮输出的主要驱动因素,用地类型、不同形态氮的理化性质差异导致流域非点源氮呈现明显的季节、空间分布特征。
金黎明张奇李恒鹏徐力刚王晓龙聂小飞
关键词:西苕溪流域
鄱阳湖流域分布式水文模型的多目标参数率定被引量:5
2013年
以鄱阳湖流域为研究区,构建其分布式水文模型WATLAC。以鄱阳湖流域6个水文站点2000~2005年河道径流量及地下水基流指数为多目标函数来优化耦合模型,采用PEST进行WATLAC模型参数自动率定。结果表明:6个水文站点拟合的纳希效率系数变化范围为0.71~0.84,确定性系数介于0.70~0.88,取得较好的模拟效果。基于遥感反演的实际蒸散发结果进一步验证模型,模拟值和遥感反演值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趋势呈现较好一致性。基于地下水位及流场特征模拟效果的定性评价,表明地下水位模拟空间趋势性较好,水位与地面高程的空间变化一致,地下水主要以下游平原区和河道为主要排泄区,符合大尺度流域地下水流运动基本规律和评估结果。所提出的多目标率定方法及率定技术应用于大尺度鄱阳湖流域,也为其它水文模型在相似区域的连续模拟及参数率定方面提供借鉴。
李云良张奇李相虎
关键词:PEST鄱阳湖流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