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9971011)

作品数:12 被引量:172H指数:10
相关作者:陈中原王张华李茂田蔡永立陈宇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曲阜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天文地球
  • 2篇水利工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5篇长江
  • 2篇地理信息
  • 2篇地理信息系统
  • 2篇信息系统
  • 2篇数字高程
  • 2篇数字高程模型
  • 2篇气候
  • 2篇全新世
  • 2篇古气候
  • 2篇河道
  • 2篇河道演变
  • 2篇防洪
  • 2篇高程模型
  • 2篇DEM
  • 2篇长江口
  • 2篇沉积物
  • 2篇P
  • 1篇第四纪
  • 1篇东海陆架
  • 1篇油气

机构

  • 10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曲阜师范大学

作者

  • 10篇陈中原
  • 4篇王张华
  • 3篇李茂田
  • 2篇蔡永立
  • 1篇于霞
  • 1篇李香萍
  • 1篇章薇
  • 1篇过仲阳
  • 1篇杨吉山
  • 1篇陈宇
  • 1篇陈宇
  • 1篇杨萌

传媒

  • 2篇Scienc...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水科学进展
  • 1篇湖泊科学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沉积学报
  • 1篇海洋学报
  • 1篇地理科学
  • 1篇上海地质
  • 1篇古地理学报

年份

  • 3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2
  • 6篇2001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从长江口南汇东滩冲淤变化探讨合理选择促淤造陆边界被引量:11
2004年
随着上海人口与经济的发展 ,建设用地迅速增加 ,人 -地矛盾越来越尖锐。按相关规划预计 ,至 2 0 10年 ,上海市建设用地总需求 2 2 6 7.80km2 ,现有建设用地存量 2 2 2 4 .39km2 ,未利用的土地仅有 9.0 0km2 ,因此围垦造地是上海目前和今后解决人—地矛盾的根本出路所在。河口海岸地区动力条件复杂 ,地形变化剧烈 ,如何选择围垦促淤造陆与疏浚促淤造陆边界尤为关键。利用数字高程模型 (DEM )和地理信息系统 (GIS)研究长江口南汇东滩 1996~1999年的冲淤演变规律 ,结果表明 :0 .5~ 1m高程带为南汇边滩冲淤平衡带 ,年平均冲刷率为 0 .0 0 7m/a ,在此带以上 ,滩涂多年的结果表现为淤积 ,此带以下 ,滩涂多年的结果表现为冲刷。结合长江口水文泥沙的实测资料分析结果 ,根据低滩围垦造陆实践和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的实际情况 ,认为长江口低滩围垦促淤造陆和利用工程促淤造陆的边界定在 0 .5~ 1m之间较为合理可靠。
李茂田陈中原李刚
关键词:DEMGIS地理信息系统数字高程模型
长江口崇明岛滩地重金属元素分布探讨被引量:13
2002年
该文通过对长江口崇明岛滩地柱状样进行^(210)Pb和^(137)Cs以及11个重金属元素的测试,以探讨重金属元素在河口滩地 中的沉积与迁移过程,剖析其分布规律,从而为崇明岛滩涂资源的合理规划、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研究发现70年代 以来的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含量普遍高于70年代以前。在空间上,堡镇附近重金属元素含量比崇明岛其它地方明 显要高,在岛上的另一个主要城镇城桥附近,重金属元素没有显示高值,反映重金属含量与径、潮流的淘洗作用有 关。
杨萌陈中原王张华
关键词:重金属元素分布环境污染土地利用长江口沉积物
40年来长江九江河段河道演变及其趋势预测被引量:22
2004年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 (GIS)与数字高程模型 (DEM)技术定量模拟 4 0年来九江河段冲淤演变过程 ,结果表明 :196 3~ 1972年总体表现为淤积 ,淤积量为 6 .5 0 5hm3 ,平均淤积速率为 0 .6 5hm3 /a。 1972~ 2 0 0 2年总体表现为冲刷 ,冲刷量为 2 0 .72 0hm3 ,平均年冲刷率为 1.0 36hm3 /a。 196 3~ 2 0 0 2年九江河床总体表现为冲刷 ,冲刷量为 14 .977hm3 。 2 0 0 3年与 196 3年比较 ,河床淤积区域主要分布在九江河道上段近南岸区域 ,中下段河道的中间区域 ;冲刷区域主要分布在九江河道上段的中间及近北岸区域 ,中下段河道两岸的近岸区域。中下段南岸的不断刷深和南偏对九江的防洪带来更大的压力。
李茂田于霞陈中原
关键词:数字高程模型(DEM)河床演变防洪
长江九江段40年来河道演变的DEM研究被引量:20
2004年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与数字高程模型(DEM)技术,模拟了40年来长江九江段的冲淤过程,结果表明:1963-1972年,总体表现为淤积,淤积量为650 5万m3,平均淤积速率为65万m3/a。1972-2002年,总体表现为冲刷,冲刷量为2072万m3,平均年冲刷率为103 6万m3/a。1963-2002年,九江河床总体表现为冲刷,冲刷量为1497 7万m3。2003年与1963年比较,河床淤积区域主要在长江九江上段的近南岸区域、中下段的中间区域;冲刷区域主要在长江九江上段的中间及近北岸区域、中下段两岸的近岸区域。长江九江河段40年的演变是河床的边界条件、上下游来水来沙及人类活动耦合的结果。中下段南岸的不断刷深和南偏对九江的防洪带来更大的压力。
李茂田陈中原
关键词:长江地理信息系统河道演变防洪
东海陆架平北地区残留沉积物磁性特征及其油气指示意义被引量:5
2001年
利用 1994~ 1995年在东海陆架平北地区获取的 370个柱状样 ,对该区残留沉积物作磁性测试和磁性矿物鉴定 ,以进行陆架残留沉积物磁性特征与深部油气渗漏关系的研究。磁性测试显示本区存在两种磁性异常 ,即磁化率异常和饱和等温剩磁异常。根据磁性参数特征和多种矿物的物理学鉴定结果 ,确定导致本区磁化率异常的矿物为陆源碎屑磁铁矿 ,导致剩磁异常的矿物为自生或次生铁硫化物胶黄铁矿和磁黄铁矿。证据显示本区剩磁异常是油气渗漏的产物 ;而磁化率异常则主要指示古滨海砂的分布。由此提出 ,在本区的油气化探中剩磁参数是有效的化探磁性指标。
王张华陈中原
关键词:东海陆架油气渗漏
孢粉-气候对应分析重建上海西部地区8.5kaB.P.以来的气候被引量:34
2001年
利用现代和化石孢粉资料 ,借助于对应分析方法 ,进行了古气候定量重建尝试 .取自中国东部区域的表土层孢粉数据被用来建立孢粉 -气候转换函数 .对取自上海青浦县赵巷有14 C测年的钻孔孢粉数据进行转换 ,重建了上海地区 8.5kaB .P .以来年均温度和降雨量系列 .结果表明 :约 8.5kaB .P .以来 ,本区温度和降雨量持续升高 ,约 8.2 - 6 .0kaB .P .期间为全新世气候适宜期 ,年均温和降水量值平均高于现今值 0 .9℃和 16 0mm ,约 8.0kaB .P .达到最高值 (温度和降雨量为 18.5℃和 1575mm) ;但气候波动剧烈 ;约 6 .0 - 4 .0kaB .P .期间为温凉干燥期 ,气候波动平缓 ,年均温度和降雨量平均低于现今值 ,最低值为 13.5℃和 82 7mm(4.1kaB .P .) ;约 4 .0 - 2 .0kaB .P .期间温度和降水回升 ,但暖湿程度远不及全新世大暖期 .2 .0kaB .P .以来温度和降雨又呈下降趋势 .8.0kaB .P .、7.6kaB .P .和 2 .7kaB .P .前后的出现高温高湿峰值 ,7.5kaB .P .、7.3kaB .P .和 4 .0kaB .P .前后出现低温低湿谷值 .
蔡永立章薇过仲阳陈宇陈中原
关键词:孢粉古气候重建
尼罗河三角洲全新世海平面变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与长江三角洲的对比被引量:14
2002年
利用泥炭(33个)和潟湖(65个)14C测年数据重建了尼罗河三角洲全新世海平面的变动过程,结果显示潟湖样品比泥炭更为有效地反映出海平面变动特征:距今7000a时海平面约位于现今-10m,距今5000a时约为-5m,距离2000a时已接近现代.海侵强度和范围受古地貌和区域沉降的影响呈现出东北部大、中部其次、西部最小.随着海平面上升速率减小,三角洲在约距今7000a时开始建造,并广泛发育潟湖、沙坝和平原河流沉积体系.此后,海平面趋于稳定,人类活动增强,导致海岸沉积环境大片萎缩、消亡.同样利用泥炭(45个)测年数据重建了长江三角洲全新世海平面变动,结果与尼罗河的差异较大,可能是两地沉降差异所致.近代长江三角洲人类活动也是导致环境退化的主要原因.
陈中原
关键词:全新世碳同位素海侵沉积环境
长江流域水沙输移特性被引量:20
2001年
该文通过对长江上、中、下游 (以宜昌站、汉口站、大通站为代表 )径流量和输沙量自186 5~ 1985年记录的统计以及两者的相关分析 ,阐明了长江水沙输移的时空分布特征 :径流量从上游向下游明显增加 ;输沙量洪季自上游向中游递减 ,下游较中游稍有增加但仍低于上游 ,枯季从上游向下游增加。这种分布特征受河道比降、河流类型、水流流速、沉积物粒径范围。
李香萍杨吉山陈中原
关键词:水沙变化长江流域径流量
长江与尼罗河三角洲晚第四纪沉积对比研究被引量:16
2003年
对比研究显示了长江径流潮流型和尼罗河波浪型三角洲的沉积特征 :1)两地三角洲都始于距今 75 0 0~70 0 0 a;2 )距今 70 0 0 a以来的海平面上升速率趋于缓慢 ;3)晚更新世末期都发育了硬土泥 ,为冲湖积沉积。但长江多为暗绿色 ,含菱、钙质结核 ,反映了阴冷的古气候特点 ;尼罗河呈黄褐色 ,含大量钙、石膏结核和咸水生物 ,指示干燥性气候背景 ;4)两地三角洲全新世沉积相似 ,在早期海侵层以上都发育了中后的前三角洲、三角洲前缘和三角洲平原沉积环境 ;5 )尼罗河三角洲沉积物普遍粗于长江。前者以沙质为主 ,后者以泥质粉砂占优 ,显示了波浪型三角洲强烈的沿岸搬运沉积动力。此外 ,径流潮流型三角洲的特点以潮坪沉积为主 ,泥质含量高 ,常见水平、波状和包卷层理组合类型和芦苇等植物根系。淡水湖沼沉积发育 ;波浪型则显示了沙坝 -泻湖沉积体系 ;沙质含量高。泻湖沉积以泥和泥质砂为主 ,含许多咸水生物和黄铁矿 ;见较多的石膏等蒸发性矿物 ;上覆大型槽状交错层理的滨海沙。
陈中原王张华
关键词:晚第四纪长江三角洲沉积物古气候沉积相
上海青浦8.5kaB.P.以来植被演变与气候波动被引量:10
2001年
钻孔取自上海青浦县赵巷镇 ,柱长 1 9.8m,5个14 C年龄 ( AMS测定 )年代跨度从 1 3 4 60± 60 a B.P.到 2 660± 60 a B.P,但缺失全新世早期沉积。对 1 5m以上 ( 8.5a B.P.)部分系统采集了 3 5孢粉样品 ,样品分辩率在 1 50 a左右 (少数样品除外 ) ;通过有序分割并综合图谱特征划分出 7个孢粉带和 2个亚带 ,据此恢复和重建了本区 8.5ka B.P以来植被变化和气候波动历史。具体结果为 :与现今气候相比 ,8.5a B.P.~ 8.2 ka B.P.为冷干期 ,但气候呈上升趋势 ,地带性植被为含常绿阔叶树种的落叶阔叶林 ;8.2 ka B.P.~ 8.0 ka B.P.为暖湿期、常绿阔叶林 ,气候处于峰值 ,温度高于现今 2℃左右 ,降雨量高于现今 4 0 0 mm左右 ;8.0 ka B.P.~ 7.6ka B.P.为冷干期、落叶阔叶和针阔混交林 ,气候处于谷值 ,温度低于现今 2℃左右 ,降雨量少于现今 4 0 0 mm左右 ;7.6ka B.P.~ 6.2 ka B.P.为暖湿期、常绿阔叶林或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 ;6.2 ka B.P.~4 .0 ka B.P.为温干期、含常绿阔叶树种的落叶林或针阔混交林 ;4 .0 ka B.P.~ 3 .0 ka B.P.为温凉略湿期、含常绿阔叶的落叶阔叶林 ;3 .0 ka B.P.~ 1 .5ka B.P.为暖湿期、常绿阔叶林 ,但 2 .6ka B.P.以来又有变冷趋势。文中还对常绿阔叶木本孢粉与总木本孢粉的比值 (
蔡永立陈中原王张华陈宇宋保平陶静
关键词:全新世植被变化气候波动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