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BZX009)

作品数:6 被引量:13H指数:3
相关作者:张三萍关心马少茹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哲学宗教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5篇儒学
  • 4篇主义
  • 4篇马克思主义
  • 2篇新儒学
  • 1篇对立
  • 1篇战时
  • 1篇战争
  • 1篇哲学
  • 1篇哲学观
  • 1篇哲学思想
  • 1篇中国马克思主...
  • 1篇中国自由主义
  • 1篇儒学传统
  • 1篇儒学观
  • 1篇儒学现代化
  • 1篇中体西用
  • 1篇自由主义
  • 1篇文化
  • 1篇现代新儒学
  • 1篇马克思哲学

机构

  • 6篇武汉理工大学

作者

  • 4篇张三萍
  • 1篇关心
  • 1篇马少茹

传媒

  • 1篇吉林大学社会...
  • 1篇福建论坛(人...
  • 1篇甘肃社会科学
  • 1篇马克思主义研...
  • 1篇学术论坛
  • 1篇中南民族大学...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6
  • 1篇2013
  • 1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吕振羽的马克思主义儒学观被引量:3
2018年
吕振羽采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儒学展开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儒学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而产生的,是维护封建统治的学说,并且随着社会的变革而不断改良。儒学的发展历程表明它与封建的经济基础和政治结构相适应,因而对于维护封建社会的长治久安有过积极的作用。但是传统儒学已经不能适应中国的现代需要,它必须经过批判改造并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才能进入现代社会。吕振羽的儒学观延续了"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儒学的研究成果,不仅在研究方法上有所创新,对传统文化及儒学进行了马克思主义解读,更是捍卫、宣传了马克思主义,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张三萍汪书路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儒学观阶级分析
中国自由主义与儒学传统——以胡适为例的说明
2016年
以胡适为代表的中国自由主义在向中国传播西方自由主义的同时,片面地否定和批判中国的儒家文化,导致自由主义没有建立起与儒学接榫的机理,也就没有建立起与深受儒学影响的人民大众沟通的桥梁,这是自由主义的实践在中国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自由主义追求的自由、平等、人权等价值理想,正通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途径不断由理想变为现实。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吸取中国自由主义的深刻教训,马克思主义必须正确处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必须建立与传统文化和传统儒学的深层联系,以获得传统文化的支持。
马少茹张三萍
关键词:自由主义儒学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综合创新”与“返本开新”——儒学现代化的两条不同路径被引量:3
2013年
"综合创新"论和"返本开新"论代表了儒学及中国现代化的两条不同道路,二者对传统文化和儒学的界定不同、研究传统的方法不同、对儒学的精华和糟粕的取舍标准不同,进而导致其实现儒学现代化的程度不同。认识二者的区别,是为了更好地处理马克思主义与现代新儒学的关系。
张三萍关心
关键词:儒学返本开新
对话与对立——第三代新儒学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被引量:4
2011年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文明对话的浪潮影响下,现代新儒学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由尖锐对立转入平等对话的时期,表现在第三代新儒家纷纷提出与马克思主义进行平等对话的主张。但是,平等对话的主张并没有消除二者在中国现代化道路问题上的根本分岐,希望通过复兴儒学实现中国的现代化,仍然是第三代新儒学追求的目标,在中国现代化实现之前,现代新儒学和马克思主义的对立将不会因平等对话主张的提出而消失。可以预见的是:马克思主义将以理论和实践的双重努力,充分说明和验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合理性和正确性,最后将现代新儒学的合理成分融入社会主义的新文化中,实现马克思主义和现代新儒学的真正融合,这是现代新儒学与马克思主义对立和对话之后的必然结果。
张三萍
关键词:对立
抗战时期中国马克思主义对现代新儒学的批判与借鉴被引量:2
2019年
抗日战争时期,由于民族文化的复兴在某种程度上关乎民族的复兴,现代新儒学呈现出较快发展的态势,形成了系统的理论体系,且其学术话语体系被新儒家积极付诸实践,表现出强烈的文化保守主义特质与反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带来不利影响。中国马克思主义者从哲学观、历史观、文化观和方法论等多个层面对现代新儒学展开批判,有助于肃清文化战线上的保守思潮,推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深入发展。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在对现代新儒学进行批判的同时,也有对其积极因素的借鉴,从而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了历史参考。
张三萍孔维
关键词:抗日战争时期中国马克思主义现代新儒学
恩格斯与马克思哲学思想差异论评析被引量:1
2016年
俞吾金先生提出恩格斯和马克思哲学从总体到细节上存在诸多差异,其基本结论就是只有马克思哲学才完成了以实践为立足点的哲学革命,完成了对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哲学的超越,并与孔德实证哲学有本质区别,而恩格斯则始终停留在旧哲学的怀抱并深受孔德实证哲学的影响。俞先生的"差异论"从论证方式到基本观点都经不起推敲。首先,引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合著论证马克思哲学的本质特点而否认恩格斯哲学具有同样的特点,这种论证方式不具有逻辑自洽性;其次,"差异论"建立在对恩格斯经典文本误读的基础上,消除种种误读,"差异"也就不存在了;最后,在马克思和恩格斯如何对待黑格尔辩证法、费尔巴哈旧唯物主义、孔德的实证哲学的问题上,俞先生的观点有待进一步商榷。恩格斯与马克思共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他们的哲学观不具有实质差异。否认这一点,即便如俞吾金先生这样的哲学大家也难以自圆其说。
张三萍
关键词:恩格斯哲学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