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321101)

作品数:5 被引量:21H指数:2
相关作者:陈乾旺唐艳朱熹潘铖姚震宇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理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2篇英文
  • 1篇玄武岩
  • 1篇氧化镍
  • 1篇镍配合物
  • 1篇配合物
  • 1篇氢氧化
  • 1篇氢氧化镍
  • 1篇橄榄石
  • 1篇微型反应器
  • 1篇进化
  • 1篇聚电解质
  • 1篇壳结构
  • 1篇火星
  • 1篇核壳
  • 1篇核壳结构
  • 1篇反应器
  • 1篇风化
  • 1篇PE
  • 1篇SIMPLE
  • 1篇SIO

机构

  • 4篇中国科学技术...

作者

  • 3篇陈乾旺
  • 2篇唐艳
  • 1篇丁强
  • 1篇王琳
  • 1篇吴正翠
  • 1篇金浦
  • 1篇熊鹰
  • 1篇谢毅
  • 1篇张立新
  • 1篇姚震宇
  • 1篇潘铖
  • 1篇陶楠
  • 1篇朱熹
  • 1篇李岩
  • 1篇罗佳

传媒

  • 4篇无机化学学报
  • 1篇Chines...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磁场诱导下Fe_3S_4向FeS_2转化速率的增加(英文)被引量:1
2007年
以FeCl3和CH4N2S为主要原料,在0.2~0.4T的外加磁场强度下,温度为170℃的反应体系中研究了磁场对前驱物Fe3S4转化成FeS2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Fe3S4到FeS2的转化率是与磁场强度有关的。Fe3S4的硫化过程可能是通过溶解.再结晶机理。外加磁场的存在可以促进物质的传输过程,从而加速前驱物的溶解和再结晶过程,导致和没有外加磁场相比Fe3S4到FeS2的转化率的增加。
唐艳陈乾旺熊鹰李岩
关键词:磁场
花状β-氢氧化镍的合成和表征被引量:16
2006年
本文介绍了以大环多胺(六甲基-1,4,8,11-四氮环14-4,11-二烯)的镍"配合物溶液为反应物,水热水解制备出花状β-Ni(OH)2亚微米结构,该花状β-Ni(OH)2由几十个相互连接的纳米片构成。对中间产物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配合物浓度的增加、反应时间的延长,产物形貌从卷曲的片状转变成纳米片组成的花状且花状结构逐渐增密。采用粉末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表征了产物,并采用Rietveld精修方法拟合了晶体结构。
吴正翠朱熹潘铖姚震宇谢毅
关键词:大环多胺镍配合物氢氧化镍
SiO_2/PE/Bi_2S_3核壳结构纳米颗粒的合成与性能(英文)被引量:2
2005年
以多层电解质作为微型反应器,制备了SiO2/Polyelectrolyte(PE)/Bi2S3核壳纳米粒子。XRD结果表明Bi2S3颗粒属于正交晶系。由透射电镜和场发射扫描电镜照片可知,在直径为640nm左右的SiO2表面覆盖了厚度35nm的Bi2S3壳层。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硅烷网络在结构上发生了变化(SiO2表面的硅烷醇键沉积在Bi2S3的表面)。SiO2核和SiO2/PE/Bi2S3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显示在900nm存在典型吸收边。
张立新罗佳王琳金浦陈乾旺
关键词:核壳结构聚电解质微型反应器
富含橄榄石的玄武岩模拟风化:对火星早期环境的启示(英文)被引量:1
2008年
在有水的环境中,橄榄石会风化形成次生矿物。而火星的表面探测到大量的橄榄石,这使得过去的火星表面是否有水成为一个争议的问题。根据模拟实验结果我们曾在国际太阳系研究学报《ICARUS》上提出:火星的表面可能存在过有机物的海洋。本文以富含橄榄石的玄武岩为原料,在温度为80~160℃的甲醇体系中研究了富含橄榄石的玄武岩风化规律,并对风化后的样品进行了表征。XRD分析结果表明,风化实验中没有新的次生矿物形成。SEM结果表明,经过风化实验后的样品表面出现了物理风化的痕迹。该结果支持了我们先前提出的假设,也说明在大规模的橄榄石形成后,火星表面不再有大量的水出现。
唐艳陈乾旺陶楠丁强
关键词:橄榄石风化火星进化
Simple Synthesis of Single-crystalline Nanoplates of Magnesium Oxide被引量:1
2006年
Single-crystalline nanoplates of magnesium oxide were successfully synthesized through a calcinations route from the newly produced Mg(OH)2 precursors, which were directly prepared from the commercial bulk magnesium powders under a hydrothermal process in the absence of any additions.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the nanoplates were 2-6 μm in average width and about 80 nm in thickness.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EM) images revealed that there was large quantity of nanopores with diameters ranging from 5 to 40 nm distributed in these nanoplates. The room-temperature photoluminescence (PL) spectrum of the nanoplates illustrated a strong blue emission band at 416 nm and a weak green emission band at 559 nm. Brunauer-Emmett-Teller (BET) analysis exhibited a feature of high surface of 127.21 m^2/g for the products. The fabrication mechanism of the product was also discussed.
Hai-xia NiuQing YangaFei YuKai-bin TangWei Zhou
关键词:MGONANOPLATE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