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804015)
- 作品数:5 被引量:10H指数:2
- 相关作者:郎美东张琰朱亚明刘子路张琳琳更多>>
- 相关机构:华东理工大学东华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MePEG-b-PCL-b-PDMAEMA的可控合成及性能研究被引量:5
- 2010年
- 采用可控开环聚合(ROP)和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相结合的方法制备出一系列单甲氧基聚乙二醇-b-聚(ε-己内酯)-b-聚甲基丙烯酸-N,N-二甲氨基乙酯(MePEG-b-PCL-b-PDMAEMA).采用核磁(1H NMR)和凝胶渗透色谱(GPC)研究了聚合物的结构并对聚合物的分子量大小和分布进行了表征.聚合物的热稳定性能、结晶性能和亲水性能分别由热重分析仪(TGA)、X-衍射仪(XRD)和静态水滴接触角测定.分别采用荧光光谱法和1H NMR(以D2O为溶剂)方法研究了聚合物纳米粒子的形成.激光光散射(DLS)和透射电镜(TEM)研究结果表明聚合物纳米粒子具有球形结构,粒子大小在40~70 nm之间并且对外界环境具有pH敏感性能.MePEG-b-PCL-b-PDMAEMA纳米粒子在同时包裹带有正电荷药物以及疏水性药物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 朱亚明张琰刘子路郎美东
- 关键词:自组装两亲性PH响应
- 含侧氨基甲酸苄基酯基团的聚氨酯的合成及性能
- 2012年
- 在异辛酸亚锡的催化下,ε-己内酯与官能团化ε-己内酯单体4-氨基甲酸苄基酯-ε-己内酯(CABCL)开环共聚合成几组含有侧氨基甲酸苄基酯基的ε-己内酯/4-氨基甲酸苄基酯-ε-己内酯共聚物poly(CL-co-CABCL),并且共聚物与异氟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和1,4-丁二醇(1,4-BDO)反应合成了一系列官能团化的聚氨酯。分别通过核磁共振(1 H-NMR)和凝胶渗透色谱(GPC)对聚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它们的分子量及其分布。使用X-衍射仪(XRD)、接触角测定仪和万能材料试验机来测定聚氨酯材料的结晶性以及力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氨基甲酸苄基酯侧基基团的引入有效地调节了聚氨酯的结晶性,改善了聚氨酯的韧性。
- 张琰易锦辉夏新宇郎美东
- 关键词:力学性能
- 聚己内酯/介孔二氧化硅杂化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 2013年
- 利用环氧丙醇对介孔二氧化硅SBA-15的表面进行碳羟基修饰,然后以此为引发剂,异辛酸亚锡为催化剂,分别引发己内酯(CL)及氨基甲酸苄基酯-ε-己内酯((CABCL)单体的开环聚合,成功地制备了杂化材料聚己内酯/SBA-15(PCL/SBA-15)和聚4-氨基甲酸苄基酯己内酯/SBA-15(PCABCL/SBA-15),酸解去除PCABCL/SBA-15的保护基团甲酸苄酯(Cbz)后得到聚氨基己内酯/SBA-15(PACL/SBA 15)。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N_2吸附-脱附实验和热重分析(TGA)等手段研究了材料的结构变化、反应时间和空间位阻效应对接枝量的影响等。结果表明:聚合物的修饰未对介孔结构产生影响;PCL的接枝量可以通过聚合反应时间进行控制;对PACL/SBA-15而言,因CABCL中Cbz的位阻效应导致接枝量较小;Zeta电位分析的结果证明聚氨基己内酯的修饰改变了二氧化硅表面的电荷性质。
- 王召君刘鹏飞贾丽洲张琰郎美东
- 关键词:SBA-15聚己内酯ZETA电位
- NMP与ROP相结合制备PCL-b-PSt共聚物及其性能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以4-羟基-2,2,6,6-四甲基哌啶氮氧自由基(HTEMPO)为引发剂,通过ε-己内酯(ε-CL)的开环聚合,合成末端基为氮氧自由基的聚己内酯(PCL-T)。在其调控下,进行过氧化苯甲酰(BPO)引发苯乙烯(St)的自由基聚合,合成结构规整的聚己内酯-b-聚苯乙烯(PCL-b-PSt)共聚物。用氢核磁共振(1H-NMR)、电子自旋共振(ESR)、红外光谱(FT-IR)、凝胶渗透色谱(GPC)和热重分析(TGA)等手段对聚合物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氮氧自由基的存在不影响ε-CL的开环聚合,异辛酸亚锡(Sn(Oct)2)对ε-CL开环聚合的催化作用也对氮氧自由基无破坏性;在PCL-T的调控下,通过St的聚合可合成结构规整的PCL-b-PSt共聚物,且聚合过程具有"活性"聚合的特征;PCL-b-PSt共聚物的热稳定性高于PCL均聚物的热稳定性。
- 李翠珍刘建静张琰郎美东
- 关键词:开环聚合聚己内酯
- pH敏感性叶酸修饰羧甲基壳聚糖纳米粒子作为紫杉醇载体的研究被引量:4
- 2013年
- 将活化的叶酸分子连接到O-羧甲基壳聚糖(O-CMCS)上。以CaCl2为交联剂,通过离子交联法制备叶酸修饰的O-CMCS纳米粒子(FCC NPs),并开展了从FCC NPs作为抗癌药物紫杉醇(PTX)载体的研究。结果表明:FCC NPs呈球形,粒子大小约190nm,对PTX的载药量和包封率均受PTX加入量的影响。该纳米粒子对药物的释放具有较好的pH敏感性,能够增强PTX在癌细胞处的富集。同时,该纳米粒子无细胞毒性,纳米粒子表面由于叶酸的存在使其具有较好的细胞靶向性,且载药纳米粒子对癌细胞生长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
- 张琳琳郎美东
- 关键词:羧甲基壳聚糖叶酸紫杉醇PH敏感性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