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2011j01177)
- 作品数:1 被引量:3H指数:1
- 相关作者:陆逢春林荣贵黄鹤光陈燕昌林贤超更多>>
- 相关机构:福建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卫生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福建省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外科治疗腹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12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讨腹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MT)的手术治疗及腹壁重建方式的临床效果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2009年4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12例IMT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主要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外科诊治经验。结果 12例患者中免疫组化:梭形细胞表达的间叶细胞标记波纹蛋白(Vim)(12/12)、肌源性标记平滑肌肌动蛋白(SMA)(12/12)和肌特异性肌动蛋白(MSA)(12/12),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8/12)、类肌钙蛋白(Calponin)(5/12)、结蛋白(Desmin)(4/12)、角蛋白(CK)(3/12)。10例行肿瘤完整切除,1例行肿瘤部分切除,1例行活检。随访2~44个月,10例术后无瘤生存。结论腹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是一种罕见的间叶源性肿瘤,诊断主要依靠病理学检查和免疫组化检测,治疗主要是通过外科手术,多数IMT患者完整切除肿瘤预后尚可,较少发生复发、转移,恶变,但个别IMT恶性度高,容易复发。
- 林荣贵黄鹤光陈燕昌陆逢春林贤超
- 关键词: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病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