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创业种子基金(Z200753) 作品数:8 被引量:92 H指数:3 相关作者: 翟正军 郭阳明 马捷中 姜红梅 张宝珍 更多>> 相关机构: 西北工业大学 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研究中心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20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创业种子基金 中国航空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航空宇航科学技术 电子电信 更多>>
基于数据关联的故障快速检测 被引量:3 2008年 多数情况下,快速实时地进行故障检测是很重要的。将故障看做是通过多传感器观测的动态模型,进行多传感器多模型概率数据关联,以各个模型的关联结果和设定的阈值为依据,可以有效地实现故障检测。联合概率数据关联(JPDA)算法是解决多传感器多目标跟踪的一个有效方法,文中通过分析概率数据关联算法,对联合概率数据关联算法进行了改进:(1)通过正确地选择阈值,移除小概率事件,进而建立一个近似的确认矩阵;(2)根据被跟踪目标故障跟踪门的相交情况,将跟踪空间进行数学划分,形成若干相互独立的区域;(3)对同一区域内公共有效量测的概率密度值进行衰减,计算出关联概率。仿真对比表明,本文的改进算法能显著减少计算时间,有效提高故障检测的快速性和实时性。 郭阳明 秦卫华 姜红梅 马捷中关键词:故障检测 数据关联 某仿真系统总线接口的设计 2008年 QBus总线和MⅢ总线为并行数据通讯总线,总线接口用于实现仿真系统中QBus总线和MⅢ总线的数据发送和接收,对QBus总线和MⅢ总线进行监控;介绍了仿真接口的总体设计方案、组成和功能,实现了仿真接口功能的各个模块的硬件设计,并分析了MⅢ总线的数据通讯时序,整个设计过程采用模块化通用设计,最终用FPGA实现了接口板的各项逻辑功能。 马捷中 高辉 丁楠关键词:模块化 基于互相关和混沌振子阵列的转子早期碰擦故障检测 被引量:3 2008年 为了提高早期故障检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提出了运用互相关去噪和构建混沌振子阵列,通过阵列扫描实现早期微弱故障的多个特征频率信号检测的方法.该方法将经过互相关去噪后的信号送入到混沌振子检测阵列中,让其作为混沌检测系统周期策动力的一部分,通过混沌检测系统相轨迹变化检测出表征同一微弱故障的多个频率信号.飞机转子系统早期碰擦故障检测为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郭阳明 翟正军 姜红梅 马捷中关键词:互相关 微弱信号检测 故障检测 大规模多分辨率地形实时绘制算法研究 被引量:3 2008年 为解决海量地形数据无法实现直接、连续地实时绘制的问题,根据小波分析的特点,提出了基于小波分析的多分辨率地形模型生成算法。该算法利用小波分析对数字高程模型(DEM,d igital elevation model)数据进行简化压缩,采用四叉树结构来表示地形,构建视点相关多分辨率地形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使需要的地形数据量大为减少,能高效地生成地形的多分辨率模型,并且地形的逼真程度高。因此,该算法结构简单、便于实现大规模地形实时绘制。 王培 翟正军 姜红梅关键词:数字高程模型(DEM) 小波分析 多分辨率 地形模型 故障预测与健康状态管理技术综述 被引量:51 2008年 故障预测和健康状态管理(PHM)技术是新一代武器系统的先进测试、维修和管理技术,也是一种全面的故障检测、隔离和预测及状态管理技术,正在成为新一代武器系统设计和使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论文首先综述了PHM技术的内涵、工作原理以及该技术的功能与作用,然后对PHM技术涉及到的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最后展望了该技术的发展趋势以及对我国国防工业的借鉴意义。 郭阳明 蔡小斌 张宝珍 翟正军新一代装备的预测与健康状态管理技术 被引量:19 2008年 预测和健康状态管理(PHM)技术是一种先进测试、维修技术,更是一种全面的故障检测、隔离和预测及状态管理技术。PHM技术正在成为新一代武器装备设计和使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论文首先综述了PHM技术的内涵、功能、结构和工作原理,并对PHM技术涉及到的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的介绍,然后介绍了PHM技术的应用现状,最后展望了该技术的发展趋势以及对我国国防工业的借鉴意义。 郭阳明 蔡小斌 张宝珍 翟正军基于兴趣域的自发式时钟同步方法研究 2008年 网络中信息传输延迟以及各节点时钟的不同步将降低信息交互的实时性,从而导致时空不一致,需要时钟同步。首先分析了分布式网络中常用的时钟同步技术的优缺点,以及他们各自得适用范围,然后结合分布式虚拟系统的特点,提出了基于兴趣域的自发式时钟同步方法,阐述了其基本原理,介绍了同步定时在分布式网络系统中的实现方法,并设计了一个试验环境进行了验证分析,其性能分析结果表明提高了系统的一致性,最后指出了今后继续研究的方向。 陈卫 马捷中 高辉 姚和平关键词:兴趣域 时钟同步 一致性 以太网分布式测试系统中实时传输技术研究 被引量:17 2008年 介绍了分布式测试系统中通信的特点;分析交换式以太网的工作方式及以太网中端到端延时的因素;针对测试系统中实时传输的要求,利用UDP传输的高效性,提出一种基于UDP用于测试领域的可靠传输协议RUT(Reliable UDP for Test System);通过设置接收缓冲区,发送缓冲区,以及对发送的数据进行确认等措施,保证数据在测试网络中可靠传输;经过测试该传输协议具有较好实时性和可靠性,并应用于工业测控领域。 陈卫 翟正军 王季关键词:RUT 交换式以太网 传输延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