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2008ZX09312-026)

作品数:2 被引量:15H指数:2
相关作者:黄晓军路瑾江浩陈珊珊秦亚溱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多发
  • 1篇多发性
  • 1篇多发性骨髓瘤
  • 1篇伊马替尼
  • 1篇伊马替尼耐药
  • 1篇荧光
  • 1篇原位
  • 1篇原位杂交
  • 1篇髓系
  • 1篇髓系白血病
  • 1篇髓样
  • 1篇尼洛替尼
  • 1篇细胞
  • 1篇疗效
  • 1篇疗效影响
  • 1篇流式细胞
  • 1篇流式细胞术
  • 1篇慢性
  • 1篇慢性髓系白血...
  • 1篇耐受

机构

  • 2篇北京大学

作者

  • 2篇黄晓军
  • 1篇江滨
  • 1篇路瑾
  • 1篇赖悦云
  • 1篇刘艳荣
  • 1篇江倩
  • 1篇秦亚溱
  • 1篇陈珊珊
  • 1篇江浩

传媒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中华血液学杂...

年份

  • 2篇2012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三种诊断标准对多发性骨髓瘤诊断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2
2012年
目的 探讨3种多发性骨髓瘤(MM)诊断标准(1975年中国MM诊断标准、2011年中国MM诊治指南和2001年WHO MM诊断标准)对MM诊断的敏感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20例符合2008年中国MM诊治指南诊断标准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对其他3种诊断标准的符合率.结果 (1) 1975年的诊断标准敏感率仅为79.1% (174/220),且存在分型的问题.2001年WHO诊断标准的敏感率为97.3% (214/220).2011年中国MM诊治指南的诊断标准有100%的符合率.(2)12.7%(28/220)患者的免疫球蛋白在30 g/L以下,13.6%(30/220)患者的骨髓浆细胞数在10%以下,2.7%(6/220)患者的免疫球蛋白及骨髓中浆细胞数均不能达标.(3)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100%患者CD38阳性、轻链限制性表达,CD19均为阴性,CD138阳性率98.2% (216/220).结论 3种诊断标准的对比发现2011年与2008年的中国MM诊治指南诊断标准具有最高的敏感率,综合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查有助于MM的早期诊断.
路瑾黄晓军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原位杂交荧光流式细胞术
评价基线ABL激酶区点突变对尼洛替尼治疗伊马替尼耐药或不耐受慢性髓系白血病疗效影响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评价基线ABL激酶区点突变对尼洛替尼治疗伊马替尼耐药或不耐受慢性髓系白血病(CML)患者的疗效影响。方法34例伊马替尼耐药或不耐受CML患者口服尼洛替尼400mg,每Et2次,中位随访时间14(1.5-50)个月。于治疗前(基线时)及治疗后每6个月检测ABL激酶区点突变,同时评估血液学、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疗效及疾病进展情况。结果34例患者中慢性期13例、进展期21例(加速期11例及急变期10例)。慢性期与进展期患者获得主要细胞遗传学反应(MCyR)率分别为70%及30%(P=0.027),完全细胞遗传学反应(CCyR)率分别为70%及20%(P=0.005)。慢性期与加速期患者4年疾病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81.8±11.6)%及(20.5±12.9)%(P〈0.01)。17例(50%)患者基线时检出ABL激酶区点突变。基线时有突变患者完全血液学反应(CHR)、MCyR、CCyR及主要分子学反应(MMR)率分别为56%、43%、37%及31%;无突变患者分别为59%、53%、41%和18%(P值均〉0.05)。具有体外对尼洛替尼高度敏感性突变[即半数抑制浓度(IC50)≤150nmol/L]、体外对尼洛替尼敏感性未知的突变及无突变患者的CHR、MCyR、CCyR率相当,而具有体外对尼洛替尼高度不敏感性突变(即IC,0〉150nmol/L;Y253H、F359V/C、T315I)的患者CHR和MCyR率仅为17%,6例患者中无一例获得CCyR,治疗24个月内均疾病进展。结论尼洛替尼对伊马替尼耐药或不耐受CML患者可产生持久性疗效,其疗效在CML慢性期优于进展期患者。尼洛替尼对基线时突变为Y253H、F359V/C、T315I的患者疗效不佳。
江浩陈珊珊江滨江倩秦亚溱赖悦云刘艳荣黄晓军
关键词:白血病髓样尼洛替尼伊马替尼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