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YW-Q04) 作品数:10 被引量:152 H指数:5 相关作者: 陈建林 宋谢炎 王保弟 陈列锰 邓宇峰 更多>> 相关机构: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山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更多>>
东天山黄山西含铜镍矿镁铁-超镁铁岩体岩浆地幔源区特征研究 被引量:27 2011年 新疆黄山-镜儿泉铜镍成矿带位于中亚造山带东天山晚古生代造山带,铜镍总储量达百万吨,是我国仅次于金川硫化物矿床的铜镍矿基地。黄山西铜镍矿床是该成矿带内一个大型矿床,Cu平均品位是0.31%,总储量18.8×104t,Ni平均品位是0.49%,总储量32×104t。黄山西岩体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与塔里木大火成岩省镁铁-超镁铁侵入岩和玄武岩存在明显差异;较之塔里木大火成岩省镁铁-超镁铁岩体(269~274Ma),黄山-镜儿泉铜镍成矿带镁铁-超镁铁岩体的形成更早(274~298Ma);此外,成矿带内并没有早二叠溢流玄武岩大量出露。黄山西岩体各岩相的MORB标准化微量元素蛛网图显示明显的Nb、Ta、Ti负异常,(87Sr/86Sr)269Ma值较低(0.7034~0.7037),而εΝd(269Ma)较高(5.14~7.14),这些地球化学特征难以用地壳混染来解释,而显示其原始岩浆来自于交代地幔的部分熔融,表明原始岩浆可能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然而,黄山西岩体的岩相学特征与阿拉斯加型岩体存在差别,因此,不能排除交代地幔的部分熔融发生于碰撞造山后的伸展阶段的可能,软流圈的上涌可能起到重要作用。 邓宇峰 宋谢炎 陈列锰 程松林 张新利 李军关键词:软流圈 拉萨地块中南部新生代超钾质岩中单斜辉石斑晶的环带成分研究 被引量:4 2011年 在青藏高原拉萨地块中南部的米巴勒、麦嘎乡、赛利普地区分布有新生代的超钾质火山岩,这些火山岩的斑晶中广泛发育单斜辉石正环带,其记录了超钾质岩浆的早期结晶历史。这些单斜辉石的正环带核部到边部Mg#和镁、铬的氧化物含量降低,而铁、钠、铝、钛的氧化物含量升高,它反映了岩浆正常结晶的顺序。米巴勒地区超钾质岩中的单斜辉石还出现反环带和少量的韵律环带,可能与该地区所发现的共生钠质过碱性火山岩有关,韵律环带揭示了其可能是相同成分的超钾质母岩浆从岩浆源区多次补给形成,而反环带则可能是与钠质过碱性火山岩岩浆存在一定程度的混合造成的。尽管三个地区超钾质火山岩的喷发时间稍不同,但是三地区的单斜辉石正环带核部成分基本相同,它们具有相似的Al-Ti值,指示出超钾质岩形成在相同的构造环境并具有相同的岩浆成因。 于丽芳 赵文霞 陈建林 郭倩 王保弟东天山黄山西含铜镍矿镁铁-超镁铁岩体岩浆地幔源区特征研究 被引量:2 2010年 新疆黄山-镜儿泉铜镍成矿带位于中亚造山带东天山晚古生代造山带,铜镍总储量达百万吨,是我国仅次于金川硫化物矿床的铜镍矿基地。目前,关于黄山-镜儿泉铜镍成矿带含矿岩体形成的构造背景存在以下4种观点:①肖序常(1995)、马瑞士等(1997)认为该地区镁铁-超镁铁岩体是蛇绿岩套;②Xiao等(2008)认为这些岩体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③王京彬等(2006)、顾连兴等(2006)和Mao等(2008) 邓宇峰 宋谢炎 陈列锰关键词:超镁铁岩体 东天山 含矿岩体 大火成岩省 活动大陆边缘 地幔柱 中甸岛弧红山地区两期中酸性侵入岩的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 被引量:46 2012年 青藏高原东部中甸岛弧红山地区发育有印支期和燕山晚期两期中酸性岩浆侵入活动,主要集中在~216Ma和~76Ma两个时期。印支期中酸性岩浆的侵入活动形成于甘孜-理塘洋西向俯冲背景下,与矽卡岩型铜多金属成矿作用密切相关。形成于印支期的红山石英闪长玢岩具有埃达克质岩的部分地球化学特征,如高Sr(平均为938×10-6)、低Y(平均为18.6×10-6)、Yb(平均为1.7×10-6)含量,轻重稀土分异明显((La/Yb)N平均为20.1),同时也有着较高的Mg#(平均为51)、Cr(平均为103×10-6)、Ni(平均为22×10-6)含量,指示印支期红山中酸性岩与普朗-雪鸡坪成矿岩体有着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二者可能有着相似的物质源区和成岩模式。而形成于燕山晚期的红山花岗斑岩具有低Sr含量(平均为149×10-6)和更低的Y(平均为10.8×10-6)、Yb(平均为0.9×10-6)含量,轻重稀土强烈分异((La/Yb)N平均为56.0),明显区别于义敦岛弧弧后区的高贡-措莫隆A型花岗岩,前者很可能是红山中下地壳部分熔融的产物。结合中甸岛弧发育于燕山晚期的斑岩型矿床,我们认为该地区发育于燕山晚期的中酸性岩浆作用以及与之相联系的斑岩型矿床形成于造山后伸展环境下。 黄肖潇 许继峰 陈建林 任江波关键词:斑岩矿床 地球化学 甘肃黑山含铜镍硫化物岩体岩浆源区特征及构造背景探讨 被引量:2 2011年 北山褶皱带位于中亚造山带(CAOB)南部边缘。近年来,北山发现了一系列含铜镍硫化物的基性-超基性岩体,如坡北、红石山、罗东、笔架山、旋窝岭等。这些岩体大多形成于二叠世(260~290Ma,姜常义等,2006;李华芹等,2006;Suet al.,2010,2011;Qin et al.,2011),与新疆其他岩体(如喀拉通克、黄山、图拉尔根、白石泉。 颉炜 宋谢炎 邓宇峰 邓宇峰 陈列锰 把多恒 田毓龙关键词:铜镍硫化物 超基性岩体 中亚造山带 辉长岩 活动大陆边缘 褶皱带 中亚造山带新疆北部Ni-Cu-(PGE)硫化物成矿作用研究进展 2013年 新疆北部是中亚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成矿作用具有特殊性。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东准噶尔造山带西北部、北天山造山带东南部、中天山造山带北部和北山褶皱带西部分别发现喀拉通克、黄山东、黄山、天宇、白石泉、坡北等Ni-Cu-(PGE)硫化物含矿岩体,镍总储量约为>150万t,铜总储量约为>120万t。 颉炜 宋谢炎 邓宇峰 陈列锰关键词:NI-CU PGE 中亚造山带 白石泉 新疆北部 天山造山带 西藏当惹雍错富钾和富钠碱性火山岩的矿物学研究及其成因指示 被引量:2 2012年 对青藏高原西南部当惹雍错地区的中新世超钾质粗面岩及共存的富钠质方沸石(霞石)响岩进行了详细的岩石学、矿物学研究,揭示出两套岩石具有不同的矿物学特征。钠质方沸石(霞石)响岩中橄榄石斑晶的熔体包裹体与钾质火山岩的成分相当,应属于早期残余的钾质岩浆,表明了钠质方沸石(霞石)响岩的形成晚于超钾质粗面岩。两类岩石的全岩化学成分、矿物组合及其单斜辉石核部的化学成分、Ti-Al比值的明显差异,表明钠质方沸石(霞石)响岩不是钾质粗面岩岩浆演化的产物,它们来自于不同的岩浆源区,即富钾和富钠的地幔源区。 于丽芳 赵文霞 陈建林 郭倩 王保弟关键词:矿物学 碱性火山岩 与俯冲有关的甘肃黑山铜镍硫化物矿矿床成因探讨 <正>目前,世界上超大型岩浆硫化物矿床(如俄罗斯的Noril’sk和中国金川)多形成于与地幔柱或大陆裂谷有关的地质背景,与成矿有关的幔源岩浆往往具有许多类似于洋岛玄武岩(OIB)的地球化学特征(Naldrett et a... 颉炜 宋谢炎 邓宇峰 陈列锰 郑文勤 张晓琪 栾燕 王玉山 巴多恒 马波 张超波 俞军真 周河 李东文献传递 拉萨地块中北部晚白垩世(约90Ma)拔拉扎含矿斑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 被引量:36 2011年 拉萨地块中北部形成于90-88Ma的拔拉扎含矿斑岩具有明显的埃达克质岩特征:高SiO2(〉69%)、Al2O3(平均为15·89%)、Sr(平均为354×10-6),低Y(平均为12·97×10-6)、Yb(平均为0·95×10-6)含量,轻重稀土强烈分异((La/Yb)N平均为19·8);同时它们有着高Mg#(平均为65)、Cr(平均为107×10-6)、Ni(平均为13×10-6)含量。研究区这些具有埃达克质岩特征的含矿斑岩并非源于俯冲洋壳、底侵或加厚下地壳部分熔融的产物,也不是玄武质岩浆结晶分异的产物,而很可能是拆沉下地壳部分熔融的结果。另一方面,南向俯冲的Slainajap洋壳或班公湖-怒江洋壳的断离也可能诱发板片窗上部的壳幔物质发生部分熔融而形成研究区的含矿斑岩。 余红霞 陈建林 许继峰 王保弟 邬建斌 梁华英关键词:晚白垩世 含矿斑岩 地球化学 拉萨地块 青藏米巴勒地区中新世钠质方沸石(霞石)响岩中单斜辉石环带研究:对岩浆-构造演化的启示 被引量:10 2011年 在拉萨地块中部米巴勒地区产出的中新世钠质方沸石(霞石)响岩中的单斜辉石发育大量环带结构,环带结构包括正环带、反环带和韵律环带。其中正环带结构从核部到边部Mg#、MgO、Cr2O3呈逐渐降低趋势,而FeO、Na2O、Al2O3、TiO2呈逐渐升高的趋势,它反映了岩浆正常结晶的历史。反环带结构中Mg#、MgO、Cr2O3从核部到边部呈升高的趋势,FeO、Na2O、Al2O3的含量总体上呈降低趋势,本文认为响岩中单斜辉石的这种环带结构是受到了和它共存的钾质-超钾质火山岩岩浆混合或混染所致,两种岩石应是各自独立的母岩浆的结晶产物。具韵律环带结构的单斜辉石从核部到边部出现成分规律性波动,Na2O、Al2O3、TiO2、Cr2O3含量的变化在正反环带的范围内,Mg#值的变化范围较小,在正环带斑晶和基质的范围内,它是岩浆多次混合作用的结果。该地区钠质过碱性岩的出现可能指示青藏高原在这套火山岩喷发时(13-12Ma),构造体制发生了显著的改变,进入到一个典型的陆内伸展阶段。 赵文霞 于丽芳 陈建林 郭倩 王保弟关键词:单斜辉石 中新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