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201015114)
- 作品数:2 被引量:4H指数:1
- 相关作者:张晓东丁壮母连志李少丽孙玉章更多>>
-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稳定表达T7RNA聚合酶的细胞系的构建及鉴定被引量:3
- 2011年
- 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扩增痘苗病毒VTF7-3株的T7RNA聚合酶基因并连接真核表达载体,利用Lipo-fectamineTM2000将重组质粒转染BHK-21细胞,G418筛选2周后,转入验证质粒pT7-HN,经Western-blot和间接免疫荧光鉴定后证实获得了1株能稳定表达T7RNA聚合酶的VT7细胞系。构建的VT7细胞系传30代还能够稳定的表达T7RNA聚合酶,为下一步建立有效的鹅源副黏病毒病毒反向遗传操作平台奠定了基础。
- 母连志孙玉章丛彦龙李少丽张晓东王广美王晓莉丁壮
- 关键词:克隆病毒拯救
- 鹅源副黏病毒致弱株的“拯救”及分子生物学鉴定被引量:1
- 2011年
- 以本课题组前期构建的鹅源副黏病毒NA-1株的全长感染性克隆为模板设计2对引物,用overlap PCR方法将其F蛋白裂解位点处的112、115和117位碱性氨基酸定点突变成为具有典型弱毒株特征的非碱性氨基酸。随后将突变后的F基因序列替换全长感染性克隆的对应序列,构建突变后的克隆质粒FL-cDNA-F′。将改造后的感染性克隆质粒与pCI-NP、pCI-P和pCI-L 3个辅助表达质粒共转染VT7细胞系,成功拯救出了致弱的鹅源副黏病毒。经过分子生物学鉴定,该毒株F基因序列具有典型的弱毒株特征。救获病毒的鸡胚最小致死剂量平均死亡时间(MDT)为96h,表明救获的病毒毒力已被成功致弱,可以作为当前流行的鹅副黏病毒病的一个较为理想的疫苗候选株。
- 张晓东孙玉章刘佳旭母连志母连志王昌庆丁壮
- 关键词:鹅源副黏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