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4072019)

作品数:5 被引量:8H指数:2
相关作者:王尊亮李学明李学俊李静陈睿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邮电大学西南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电子电信

主题

  • 5篇分布式
  • 3篇信源
  • 3篇信源编码
  • 3篇源编码
  • 3篇视频
  • 3篇视频编码
  • 3篇分布式视频编...
  • 3篇分布式信源
  • 3篇分布式信源编...
  • 2篇分布式编码
  • 2篇WYNER-...
  • 1篇低密度奇偶校...
  • 1篇多进制
  • 1篇奇偶校验
  • 1篇码率
  • 1篇码率控制
  • 1篇进制
  • 1篇非平稳
  • 1篇LDPC

机构

  • 5篇北京邮电大学
  • 2篇西南科技大学

作者

  • 5篇王尊亮
  • 3篇李学明
  • 2篇李学俊
  • 1篇陈睿
  • 1篇李静

传媒

  • 2篇世界科技研究...
  • 1篇武汉理工大学...
  • 1篇计算机工程与...
  • 1篇北京邮电大学...

年份

  • 2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LDPCA在分布式视频编码码率控制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08年
系统的阐述了低密度奇偶校验累积码(Low-Density Parity-Check Accumulate Codes,LDPCA)在分布式视频编码(DistributedVideo Coding,DVC)码率控制中的应用。通过分析DVC中的重要环节:码率控制,在对几种变速率码对比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LDPCA的原理及设计方案,并对其性能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采用中等码长的不规则LDPCA码表现出接近Slepian-Wolf理想界限的优异性能。
李静王尊亮李学明
关键词:分布式视频编码
分布式视频编码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0年
介绍了分布式视频编码与传统视频编码方法思路的不同及各自适用的应用场景,阐述了分布式视频编码的理论基础和目前普遍采用的编解码框架,分析了分布式视频编码中的Wyner-Ziv编解码器设计、辅助边信息生成、虚拟"相关信道"建模等几项关键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各自解决方案的最新研究进展,最后总结了分布式视频编码的发展与研究方向,并介绍了分布式编码在视频领域的其它应用。
王尊亮李学俊
关键词:视频编码分布式编码WYNER-ZIV编码
非平稳相关多进制信源的分布式编码算法
2009年
提出一种基于累积多进制LDPC码的分布式信源编码算法。该方法可以直接对相关的多进制信源进行分布式编码,从而避免了传统方法在将多进制转为二进制时造成的相关性减弱。另外该方法可对相关性非平稳的相关信源提供灵活可变的编码速率。实验结果表明在对非平稳相关多进制信源进行分布式编码时该方法优于传统的基于二进制LDPC的方法。
王尊亮李学俊
关键词:分布式信源编码WYNER-ZIV编码
基于多级编码的分布式信源编码被引量:1
2009年
分布式信源编码是无线通信领域研究的新热点,本文阐述了分布式编码的基础理论,介绍了应用于分布式编码的LDPC编码方法和多级编码方案,最后提出一种基于多级编码的分布式编码方案,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在一定的信噪比下获得了较高的编码效率,灵活地控制了传输码率。
陈睿李学明王尊亮
关键词:分布式编码LDPC
使用联合比特面译码的分布式视频编码被引量:1
2010年
为了避免分布式视频编码(DVC)采用独立比特面译码存在的信源间相关性弱化,提出了一种联合比特面译码(JBPD)算法.该方法利用量化系数已解码比特平面的结果作为先验信息,对其他比特平面进行解码,避免了独立比特面解码时存在的信源间相关性弱化,更充分利用了Wyner-Ziv帧与关键帧间的相关性,可在不增加解码复杂度的情况下提升分布式视频编码的率失真性能.仿真结果表明,在其他环节相同时,采用联合比特面译码算法的分布式视频编码系统比采用独立比特面译码的系统比特率有较大降低,且随着量化级数的增多,性能提升更为明显.
王尊亮李学明
关键词:分布式视频编码分布式信源编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