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1BAE06B02)

作品数:45 被引量:197H指数:8
相关作者:王开运关丽杰范志金刘长令李海燕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农业大学中国中化集团公司沈阳化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理学化学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农业科学
  • 14篇理学
  • 11篇化学工程
  • 2篇生物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5篇活性
  • 12篇生物活性
  • 9篇杀菌剂
  • 6篇杀菌活性
  • 5篇药效
  • 5篇酰胺
  • 4篇抑菌
  • 4篇杀虫
  • 4篇生物活性研究
  • 4篇田间
  • 4篇活性研究
  • 4篇病菌
  • 3篇毒力
  • 3篇毒性
  • 3篇新型杀菌剂
  • 3篇抑菌活性
  • 3篇杀虫剂
  • 3篇水稻
  • 3篇田间药效
  • 3篇吡唑

机构

  • 10篇山东农业大学
  • 10篇中国中化集团...
  • 6篇南开大学
  • 6篇沈阳化工大学
  • 4篇中国农业大学
  • 3篇湖南农业大学
  • 3篇山东省农业科...
  • 3篇中国科学院
  • 3篇浙江省化工研...
  • 2篇湖南化工研究...
  • 2篇华东理工大学
  • 2篇上海应用技术...
  • 2篇浙江工业大学
  • 2篇沈阳化工研究...
  • 2篇沈阳中化农药...
  • 1篇济宁医学院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吉林大学
  • 1篇山东棉花研究...
  • 1篇四川农业大学

作者

  • 10篇王开运
  • 6篇范志金
  • 6篇关丽杰
  • 5篇刘长令
  • 5篇李海燕
  • 5篇林琎
  • 4篇王红艳
  • 4篇翟明涛
  • 4篇李志念
  • 3篇陈晓燕
  • 3篇吕龙
  • 3篇慕卫
  • 3篇李岳东
  • 3篇孔小林
  • 3篇房震
  • 3篇王立增
  • 3篇司乃国
  • 3篇芦昕婷
  • 3篇戴良英
  • 3篇杨吉春

传媒

  • 19篇农药
  • 5篇有机化学
  • 4篇农药学学报
  • 3篇科学技术与工...
  • 2篇四川师范大学...
  • 2篇江西化工
  • 1篇化学试剂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精细化工中间...
  • 1篇世界农药
  • 1篇植物病理学报
  • 1篇实验室研究与...
  • 1篇现代农药
  • 1篇实验科学与技...
  • 1篇生态毒理学报
  • 1篇中国生物防治...

年份

  • 1篇2018
  • 5篇2016
  • 5篇2015
  • 12篇2014
  • 14篇2013
  • 7篇2012
  • 2篇2011
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型杀虫剂Flupyradifurone的合成与生物活性被引量:14
2013年
[目的]Flupyradifurone是由拜耳公司开发的新型杀虫剂,探索其合成方法并进行生物活性测试。[方法]以4-氯乙酰乙酸乙酯、二氟乙胺、2-氯-5-氯甲基吡啶为起始原料制备了flupyradifurone,并经核磁验证了结构。[结果]生测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对蚜虫具有较好的杀虫活性。
杨吉春吴峤宋玉泉杨帆刘长令
关键词:杀虫活性
新杀菌剂氟肟菌酯对几种作物病原菌的生物活性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采用含毒介质法和活体盆栽法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品种氟肟菌酯(试验代号HNPC-A4008)进行了生物活性研究。结果表明,氟肟菌酯对稻瘟病菌、水稻纹枯病菌、水稻恶苗病菌、小麦赤霉病菌、玉米小斑病菌和苹果轮纹病菌的菌丝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EC50值分别为4.3652×10-3,8.985 6×10-2,1.752 6×10-1,8.830 0×10-1,2.261 5×10-1,3.031 8×10-1 g/mL,但对辣椒疫霉病菌菌丝生长的抑菌活性作用很弱,其EC50值为8.7039×101 g/mL。氟肟菌酯对黄瓜白粉病、小麦白粉病和水稻稻瘟病具有较好的保护和治疗作用,但内吸传导作用较弱。
张俐欧晓明雷满香裴晖何莲
关键词: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杀菌活性
1-(3-氯吡啶-2-基)-5-二氟甲基-1H-4-吡唑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杀菌活性被引量:7
2013年
以2,3-二氯吡啶(1)为起始原料,经肼基化、环合、水解和酰氯化反应,生成1-(3-氯-2-吡啶)-5-二氟甲基-1H-吡唑-4-甲酰氯(6),(6)与取代基苯胺(7)反应,制得13个未见文献报道的1-吡啶基吡唑酰胺类目标化合物。利用核磁共振氢谱、质谱(LC-MS)和元素分析对目标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初步杀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在50 mg/L下,大部分目标化合物对瓜类炭疽病菌G ibberella zeae、瓜类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和水稻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的抑制活性均不高,仅ZJ-10对瓜类灰霉病菌的抑制率达76.03%。
姬文娟许天明郑志文朱冰春李姣胡伟群孔小林
关键词:杀菌活性
新化合物氟醚菌酰胺的抑菌活性及其对棉花立枯丝核菌的作用方式研究被引量:9
2013年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新化合物氟醚菌酰胺(LH-2010A)对10种常见植物病原菌的毒力,同时研究了其对棉花立枯丝核菌无性繁殖过程、菌丝形态及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氟醚菌酰胺对10种病原菌均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比结构相似的选择性杀菌剂氟吡菌胺具有更广的杀菌谱。氟醚菌酰胺对棉花立枯丝核菌和番茄灰霉病菌的抑菌活性最高,EC50值均小于1.00μg/mL,对其他8种病原菌的EC50值则在1.10~4.63μg/mL之间;而氟吡菌胺只对辣椒疫霉和马铃薯晚疫病菌具有较高的抑菌活性,EC50值分别为0.61和0.72μg/mL。在100.0μg/mL下,氟醚菌酰胺对棉花立枯丝核菌抑菌作用明显,能显著抑制其菌核产生和菌丝生长量,使菌丝分支增多、变短、变粗;以不同浓度的氟醚菌酰胺处理棉花立枯丝核菌时,其细胞膜的通透性随着药剂浓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大,520 min时最高处理浓度下的相对渗率为77.01%。表明氟醚菌酰胺对多种植物病原菌具有较高的抑菌活性,并能明显抑制棉花立枯丝核菌的多项生理指标。
张化霜翟明涛王开运许辉唐剑锋王红艳
关键词:抑菌活性立枯丝核菌
烯肟菌酯正辛醇-水分配系数的测定被引量:1
2012年
建立了水中微量烯肟菌酯的测定方法,水中的烯肟菌酯经二氯甲烷萃取后,进HPLC测定,方法的平均添加回收率为98.1%~100.9%,烯肟菌酯的最小检出量为2×10-9g,最小检出浓度为0.02μg.mL-1.摇瓶法对烯肟菌酯正辛醇-水分配系数的测定结果表明,烯肟菌酯在二次蒸馏水中的lgKow为3.03±0.12.生物体对烯肟菌酯具有较强程度的富集作用.
黄杰付一峰范志金王守信黄云刘长令
关键词:烯肟菌酯杀菌剂正辛醇-水分配系数
吡唑酰胺类化合物SYP-1545的生物活性
2015年
[目的]通过室内及田间试验,准确评价化合物SYP-1545的杀菌活性。[结果]室内杀菌活性试验结果表明SYP-1545对供试靶标病害均有抑制作用;田间试验表明:SYP-1545对小麦纹枯病、水稻稻瘟病、大豆锈病、水稻纹枯病、玉米大斑病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单中刚王立增刘永春王军锋张国生李志念
关键词:小麦纹枯病水稻稻瘟病大豆锈病玉米大斑病
分光光度法测定发酵液中链霉素的效价被引量:5
2013年
建立使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发酵液中链霉素效价的方法。发酵液经草酸预处理后,利用链霉素的专属反应——麦芽酚反应,用硫酸铁铵溶液作为显色剂,于52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检测过程中以链霉素失活的发酵液作为对照,成功排除了发酵液颜色对吸光度的干扰。结果表明:链霉素效价在146.2~1023.4u/mL范围内,吸光值与效价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1,平均回收率为99.16%(RSD=0.94%,n=5)。该法简便、准确、回收率高,可快速测定发酵液中链霉素效价。
李海燕刘蕾关丽杰
关键词:链霉素分光光度法发酵液
UPLC-MS/MS检测水中敌草快的残留被引量:8
2016年
由于除草剂敌草快易溶于水,造成水资源的污染,为快速检测该除草剂在水中的残留量,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串联质谱(MS/MS)法测定敌草快在水中残留量的方法。首先将水样过水系滤膜除去不溶性杂质,再用乙腈定容后直接进样。采用ESI正离子模式测定,多离子反应监测模式扫描,外标法定量。该方法在0.005~5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 1,添加回收率在91.10%~96.58%,相对标准偏差在3.41%~5.95%,检出限为0.005 mg/kg,保留时间0.8 min左右。该方法前处理操作简便,可用于饮用水和环境水体中痕量敌草快的测定。
林琎高云慕卫王开运
关键词:液质联用
氟嘧菌胺的合成与生物活性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氟嘧菌胺(diflumetorim)是由日本宇部兴产公司和日产公司共同开发的新型嘧啶类杀菌剂,为了研究其杀菌活性,对其合成方法进行了探索并进行了生物活性测定。[方法]以乙酰乙酸乙酯和4-羟基苯丙酮为起始原料经过6步反应合成目标化合物氟嘧菌胺,其结构经核磁验证。[结果]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在较低剂量下对黄瓜霜霉病和小麦白粉病防治效果优异。
杨帆王立增张金波李志念
关键词:杀菌活性
抗氟吡菌胺辣椒疫霉菌株的诱导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被引量:16
2014年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采自泰安、平谷、杭州和昆明4个地区的42株辣椒疫霉病菌对氟吡菌胺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其EC50值在0.618—0.927μg·mL-1之间,平均EC50=(0.743±0.0677)μg·mL-1。42个菌株对氟吡菌胺的敏感性分布呈单峰曲线,未出现抗性的病原菌亚群体,可将其单峰曲线作为辣椒疫霉对氟吡菌胺的敏感性基线。采用药剂驯化和紫外照射对辣椒疫霉敏感菌株TA进行诱变处理,获得了2株辣椒疫霉抗氟吡菌胺菌株;利用菌落直径法测定抗氟吡菌胺菌株的遗传稳定性、菌丝生长速率及对其它杀菌剂的交互抗性;通过活体叶盘法测定抗氟吡菌胺菌株和敏感菌株的致病力及产孢子囊能力,分析抗性和敏感菌株之间生物学特性差异。结果表明,敏感菌株TA经过氟吡菌胺48代连续汰选,其抗性达58.0倍,获得中抗菌株TA—R;紫外照射获得了抗性达260.6倍的高抗菌株TA—UV,且其抗性均能稳定遗传;TA—R和TA—uV对甲霜灵、霜脲氰表现出正交互抗性,对烯酰吗啉、百菌清、代森锰锌和丙森锌无交互抗性;抗氟吡菌胺菌株TA—R、TA—uV与敏感菌株在活体叶盘上的致病力、离体产孢能力均差异不显著(P〈0.05),但其菌丝生长速率、菌丝干重均低于敏感菌株。
翟明涛王开运许辉唐剑锋刘杰
关键词:辣椒疫霉抗性诱导抗药性生物学特性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