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904040)
- 作品数:8 被引量:54H指数:6
- 相关作者:丁宗华王健姬生云孙树计陈金松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二十二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NSFC-广东联合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电子电信更多>>
- 汶川大地震前电离层参量的变化特征与分析被引量:16
- 2010年
- 利用重庆,兰州,曲靖和拉萨的电离层测高仪数据和IGS全球TEC数据,分析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前电离层参量的变化特征,发现震前2~3天多个电离层参量均出现异常增强现象,且主要出现于震中以南区域.其中f_oF_1和f_oE于震前2天的正午在重庆出现最大约4.5%和9%的相对增加.f_oEs,h′F和h_mF_2出现多次异常增加,无明显规律性,h′F的异常增加主要出现在夜间.f_oF_2和TEC在震前2~3天的午后至日落时段出现显著的异常增强.TEC在南半球磁共轭区也出现异常增强,且随时间推移具有向磁赤道漂移的趋势.f_oF_2和TEC的震前异常现象很明显且具有独特规律性,作为地震电离层异常前兆参数是合适的.根据经验公式由电离层参量估算的可能与地震过程有关的F区异常电场的量级与Pulinets基于异常电场假说的理论模拟值一致.
- 丁宗华吴健孙树计陈金松班盼盼
- 关键词:汶川大地震
- 基于斜向探测最高可用频率反演电离层参数被引量:7
- 2014年
- 提出了一种利用斜向探测F_2层最高可用频率及其对应时延反演传播路径中点临界频率f_0F_2和3000 km传输因子M(3000)F_2的新方法.该方法从工程实用角度出发,利用射线传播理论直接反演得到临界频率和3000 km传输因子.通过对长春-径阳和新乡-赤峰两条斜向探测链路中点电离层参数的反演分析,验证了方法的稳定性;利用反演结果与北京垂直探测数据对比,验证了方法的准确性;通过与Smith方法的对比,验证了方法的实用性.统计分析显示,此方法具有与Smith方法可比的精度,明显优于参考电离层模型给出的结果,其均方误差为0.48 MHz,相对误差为10.50%;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对不同距离的探测链路有较好的适应性,反演精度差异为0.03 MHz;具有可操作性强,易于实现的特点.本研究成果可用于短波通信频率实时预报、动态频率管理及其相关领域.
- 王健姬生云王洪发卢冬鸣王先义
- 关键词:电离层
- 基于MF雷达观测的D区日食效应的研究被引量:7
- 2011年
- 本文利用昆明站(25.6°N,103.8°E)MF雷达在2009年7月22日的观测数据,研究了这次日食期间D区电子密度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日食的开始,D区电子密度逐渐减小,在食甚后,电子密度开始恢复.但观测发现电子密度不与日食同步,而是存在一个大约9 min的时延.利用日食期间的观测数据,尝试建立了两个简单的模型来估算D区的有效复合系数,模型结果与以往的理论研究和观测保持了较好的一致性,其中模型二较模型一更适合于D区有效复合系数的计算.
- 李娜陈金松赵蕾赵振维
- 关键词:日食电子密度D区
- 2009年7月22日日全食期间电离层参量的变化被引量:5
- 2011年
- 利用多个电离层垂测站的数据和IGS-TEC数据资料,结合日地空间环境指数,分析了2009年7月22日日全食期间中国地区电离层参量(反射回波最低频率f_(min)及f_0f_2和TEC)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日食发生后f_(min)迅速降低,日食结束后f_(min)迅速恢复到正常水平;在食甚时刻附近,F_0f_2和TEC出现明显的降低,显示了明显的光食效应.日食结束后5~6 h,f_0f_2和TEC出现不同程度的正扰动,在驼峰区更明显;日食结束后9~10 h,f_0f_2和TEC出现较显著的负扰动.由于此次日食发生时伴随着中等强度的磁暴和低纬电场穿透等空间天气事件,给此次日食电离层效应的深入分析带来很大困难.
- 丁宗华孙树计陈春李娜许正文
- 关键词:日全食电离层F0F2TEC
- 集合卡尔曼滤波在电离层短期预报中的应用被引量:7
- 2010年
- 提出了一种利用集合卡尔曼滤波对电离层f_0F_2短期预报结果进行优化的方法.利用训练好的神经网络对f_0F_2进行提前1~24 h的预报,考虑前一天预报误差的反馈信息,动态跟踪f_0F_2的变化趋势,引入集合卡尔曼滤波对神经网络的预报结果实行进一步修正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的预报效果优于单纯的神经网络模型和IRI模型.此方法还可以应用于其他电离层参量的短期预报.
- 陈春吴振森孙树计丁宗华班盼盼赵振维
- 关键词:F0F2神经网络集合卡尔曼滤波电离层预报
- 高频通信可用频率现报与预报方法被引量:7
- 2013年
- 提出了基于斜向探测数据进行高频通信最大可用频率实时现报和短期预报的一种实用方法。该方法以实时斜向探测的MUF及其短期预报数据为基础,利用经验反演和等比加权重构方法进行电离层参数分析,并基于ITU高频频率预报方法实现了高频通信链路可用频率的实时现报和短期预报。通过预报实例验证了方法的实用性:实时现报统计均方根误差为1.41 MHz、相对误差为10.09%;短期预报统计均方误差为1.48 MHz、相对误差11.90%;对比长期预报结果,实时现报和短期预报有较大的精度提升。
- 付炜王胜平王健刘亚南惠守强姬生云
- 关键词:反演
- 高频频率预测方法中国区域的精细化研究被引量:18
- 2013年
-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中国及邻近区域高频天波传播的精细化频率预测方法:该方法基于ITU-R频率预测方法体系,在应用中国参考电离层模型的基础上,利用1976—2006年10个电离层观测站近三个太阳活动周期电离层特征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充分考虑预测参量随空间位置、昼夜以及太阳活动的变化特性,重建了E层、F1层和F2层OWF-MUF和HPF-MUF转化因子的时空映射.利用中国境内2008年1月6条链路和2012年3月9条链路的观测结果,对本文所述方法和ITU-R建议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对比结果显示本文所述方法较ITU-R建议方法在预测精度上有了明显的改善:MUF、OWF、HPF预测的均方误差分别降低了0.28、0.16、0.45MHz,最大误差降低量为0.90、0.55、1.31MHz,均方相对误差平均降低了4.79%、2.97%和4.91%,最大误差降低量分别为10.14%、8.63%和11.75%.
- 王健冯晓哲赵红梅付炜姬生云王佩
- 关键词:高频精细化研究
- 曲靖地区电离层准6日扰动与MLT大气行星波的相关性被引量:1
- 2012年
- 利用曲靖地区(25.6°N,103.8°E)2008年9~11月共2个月的MF雷达风场数据和电离层垂直探测数据,分析了中层低热层(MLT)大气行星波,电离层Es和F层的准6日行星波状扰动特性.结果表明,电离层foEs的准6日行星波状扰动与MLT大气纬向风场中的准6日行星波存在紧密相关性,后者通过调制半日潮汐间接影响Es层.电离层F区未出现显著的准6日行星波状扰动.这些结果提供了大气行星波与电离层Es层相互耦合的实验证据,加深了对我国低纬地区电离层空间天气扰动特性的认识.
- 丁宗华陈金松赵蕾许正文
- 关键词:电离层行星波潮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