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壁画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开放课题(200806)
- 作品数:4 被引量:33H指数:4
- 相关作者:严耿升张虎元王锦芳龙玉凤姜啸更多>>
- 相关机构:兰州大学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敦煌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古代壁画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开放课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历史地理天文地球更多>>
- 莫高窟壁画地仗土的土水特性研究被引量:8
- 2011年
- 水分运动引起的盐分迁移、富集及土水相互作用引起的土体应力变化已成为壁画病害发生的重要原因,本文通过室内试验开展地仗土的土水特性研究,期望能为壁画病害防治提供理论支持。利用压力膜仪实测莫高窟壁画地仗制作材料——澄板土的土水特征曲线,分析了澄板土基质吸力随含水量的变化趋势,研究了澄板土的土水特征曲线形态及描述模型。利用柔性壁渗透仪实测澄板土的饱和导水率,采用Van Genuchten(1980)预测模型计算得到不同含水量条件下澄板土的非饱和导水率,建立了非饱和导水率与含水量、基质吸力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澄板土的非饱和导水率随含水量减小呈非线性降低,高吸力段(100—100000kPa)在双对数坐标中随基质吸力增加以某一特定速率线性下降。
- 赵天宇张虎元严耿升刘平张永霞
- 关键词:含水量土水特征曲线
- 非饱和状态土遗址水盐运移特征研究被引量:5
- 2011年
- 使用Ku-pF非饱和导水率测定系统,测量了交河生土原状样与重塑样的土水特征曲线和非饱和导水率,从非饱和土力学理论出发分析了土遗址的盐害机理。试验结果表明,土遗址非饱和导水率随基质吸力的增大呈指数衰减,当交河生土的体积含水率小于渗透系数为6×10-8cm/s所对应的含水率时,水分及孔隙盐溶液向土体表面的相对运移速率明显减慢,易溶盐可能发生结晶作用。根据实测的非饱和导水率,由一维渗流的盐分运移方程可以描述土遗址中的盐分迁移趋势。
- 王锦芳严耿升龙玉凤
- 关键词:土水特征曲线土遗址盐害
- 壁画地仗非饱和渗透性研究
- 使用压力膜仪和柔性壁渗透仪,进行壁画模拟地仗(麻泥M和草泥C)的持水特征试验和渗透试验,分析麻泥和草泥的土-水特征曲线的特征,查明有机质(麻和麦秸秆)对壁画地仗持水能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尺度内,两种材料制成的地...
- 严耿升张虎元刘平刘吉胜李敏
- 关键词:土力学壁画地仗土-水特征曲线非饱和渗透系数
- 文献传递
- 湿度对盐溶液在壁画地仗中的毛细迁移影响研究被引量:15
- 2014年
- 盐溶液在地仗中毛细迁移引起的盐分迁移、富集已成为壁画病害发生的重要原因。研究不同湿度条件下盐溶液在模拟地仗中的毛细迁移过程对可溶盐再分布的影响。分析不同湿度条件下毛细上升高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含水率和电导率随高度变化关系,毛细饱和后试样表面变化情况及可溶盐含量随试样高度的分布。试验结果表明,空气相对湿度越低,毛细上升过程中水分向空气中迁移越多,水分难以向上迁移。试样的含水率随高度呈递减趋势,而电导率随试样高度增加而增大。可溶盐在毛细水上升过程中发生结晶分异,毛细前锋以NaCl结晶富集为主,亚前锋以Na2SO4结晶富集为主。其研究结果可以为壁画盐害的防治提供基础科学依据。
- 姜啸张虎元严耿升王锦芳
- 关键词:盐溶液壁画地仗
- 土质文物的风蚀模型被引量:5
- 2009年
- 在西北地区寒旱环境条件下,受干湿、冻融、风蚀等自然条件以及人为因素的影响,土质文物逐渐剥落坍塌。在众多破坏因素中,风蚀危害是最严重的因素之一。土质文物本体具有一定的内聚力,表现出不同于散体土壤颗粒的风蚀行为。通过对土壤风蚀影响因素和已有风蚀预测模型的分析,提出了适用于土质文物的风蚀预测模型,研究将土质文物风蚀影响因素分为营力子系统(风力)和响应子系统(粒度、含水率、强度)。通过对土质文物风蚀营力子系统和响应子系统的分析,土质文物的风蚀模型应包括风速(V)、土体含水率(W)、粒径(d)和土体强度(F)四个影响因子,根据分析,其函数形式为E=f(eA0V,W1/2,d-2,F-1)。土质文物不同于土壤,在不被植被覆盖、灌溉翻耕的情况下,能够比较客观地反映土质文物受到风蚀的情况。且在对前人风蚀实验数据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风蚀量与风速、风蚀时间、风蚀面积之间的定量关系,可以用于预报一次风蚀事件的风蚀量。
- 严耿升张虎元郭青林王晓东龙玉凤
- 关键词:风蚀风速含水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