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农业良种工程项目(2011LZ15-4)
- 作品数:2 被引量:18H指数:2
- 相关作者:葛文华姜杨王宝维张名爱岳斌更多>>
- 相关机构:渤海大学青岛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农业良种工程项目国家水禽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文昌鸡促卵泡激素β基因内含子1的SNP分析及其与早期产蛋性能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 2012年
- 以109只海南文昌鸡为试验动物,利用PCR-SSCP技术检测了促卵泡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β,FSHβ)基因的多态性,在其内含子1区域内发现了1个SNP,在群体中检测出2种基因型:AA、AB。将不同基因型个体与产蛋数、畸形蛋数、体重和开产日龄等进行了关联分析。结果表明,AA基因型鸡个体的产蛋数比AB基因型个体多9.54枚,畸形蛋数比AB基因型个体少1.54枚,开产日龄比AB基因型个体早2.97 d,且差异均不显著(P>0.05)。22~26、27~30和31~34周龄的AA基因型鸡的产蛋量显著高于AB基因型(P<0.05),而18~21和35~39周龄的AA基因型鸡的产蛋量也明显高于AB基因型,但差异不显著(P>0.05)。AA基因型鸡6、8、14、20周龄的体重高于AB基因型个体,AA基因型个体18周龄的体重却低于AB基因型个体,差异均不显著(P>0.05)。总体而言,FSHβ基因位点的A等位基因对产蛋数、畸形蛋数、体重和开产日龄的影响均未达到差异显著水平。
- 王青娟李同明尹逊河骆兰平王慧
- 关键词:文昌鸡PCR-SSCPFSHΒ基因
- 填饲期肥肝鹅脂肪沉积、血脂成分和脂类代谢酶的变化规律被引量:15
- 2014年
- 【目的】通过对不同填饲期肥肝鹅体内脂肪沉积、血脂成分和脂类代谢酶等指标的测定分析,探讨肥肝鹅脂肪代谢规律。【方法】选取同批孵化、相同饲养条件下育成的85日龄体重差异不显著(P>0.05)的肝用型公鹅200只进行填饲,填饲期30 d。从预试期结束起,分别于填饲0、6、12、18、24、30 d取血、屠宰1次;每次随机选取30只体重相近的试验鹅,每只为1个重复,以填饲0 d作为对照。分别测定肝重、皮脂重、腹脂重、肠脂重、皮脂率、腹脂率、肠脂率、血脂成分和脂类代谢相关指标。所有试验鹅填饲同一种饲粮,填饲量定量一致。将经过筛选的玉米粒倒入水锅内,煮沸5—10 min后,捞出沥干,趁热加入1%鹅油、0.3%的食盐并充分拌匀,冷却后作为填饲饲粮;采用双人机械填饲方法。试验鹅采用地面圈养填饲,分栏饲养。【结果】①腹脂重、皮脂重、肠脂重随着填饲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填饲12—18 d腹脂、皮脂、肠脂、肥肝脂肪沉积增重最快,填饲30 d时皮脂重>腹脂重>肠脂重;②除了填饲6 d皮脂率与肥肝重呈显著负相关(r=-0.869)外,不同填饲期肥肝鹅腹脂重、皮脂重、肠脂重、腹脂率、皮脂率、肠脂率与肝脏重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③填饲显著改变游离脂肪酸(non-estesterified fatty acid,NEFA)和载脂蛋白A(apolipoprotein-A,Apo-A)的含量;在整个填饲过程中,载脂蛋白B(apolipoprotein-B,Apo-B)的含量随着填饲时间的延长有下降的趋势,但各填饲阶段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随着填饲时间的延长,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和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ery low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VLDL-C)的含量逐渐增加。④胆碱酯酶(cholinesterase,CHE)、脂肪酶(lipase,LPS)、脂蛋白脂酶
- 王宝维舒常平葛文华岳斌张名爱姜杨
- 关键词:肥肝鹅脂肪沉积血脂成分脂类代谢